火熱的藝術夜校、適意的書香都市、走入生活的艺文展覽……觸摸“人民都市”的文化熱度和溫度

上海 45℃ 0
摘要:

  記者施晨露李君娜鐘菡

  “美麗的蘇州河景觀與濃濃的書香氛圍相映生輝,既能淘書,又能觀景。”

  “曾經在巴黎的塞納河畔舊書市集徜徉很久,羡慕有這樣的文化氛圍,在蘇州河畔也看到舊書市集,很是興奮……”

  年末盤點,上圖公司總經理石洪穎時不時會翻開案頭的幾册筆記本。那是今年秋天以來,三季“淘書樂·櫻花穀舊書市集”的讀者留言。一頁頁書寫認真的字句背後,是市民讀者對舊書市集的認可與期許。

  正如一比特市民寫下的,“一個都市的底蘊是需要攢的”,把文化文脈作為精神支柱,把發展為民作為根本目的,人民都市的文化魅力可感可及。

  從舊書市集到市民夜校,從“藝術電梯”到“社區醫院美術館”,從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到家門口的“我嘉書房”,還有113家知名專業文化場館和機构組成的“社會大美育課堂”……歷史建築得到呵護,都市文脈延綿不斷,美好生活綻放詩意暖意,國際化大都市正展現著迷人的文化軟實力。

  藝術夜校,真火!

  上海最時髦的夜生活是什麼?答案既讓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學習。從春季到秋季,拼手速在市民藝術夜校“搶課”是不變的風景。年輕人在社交媒體曬出自己參加戲曲、非遺、手工等特色課程的照片和心得,“羡慕上海ip(指發帖者的網路位址)”成為網絡高頻詞,這股“夜校風”也漸漸從上海刮向全國。

  夜校,不是一間學校,而是“總校+分校+教學點”的完整體系。除了文化館分館、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傳統點比特,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公共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站、專業院團、民辦專業機构、商圈樓宇、企業園區等成為今年市民藝術夜校新的教學點。為滿足市民需求,夜校還引入上海評彈團、上海淮劇團等專業院團,世博會博物館、滬東工人文化宮等文博場館提供專業課程。今年春季班,上海淮劇團開出“戲曲劍舞”,網上報名8秒搶完,秋季班的戲曲水袖課開到了市民藝術夜校總校。12月,各區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陸續結課,上海昆劇團迎來“昆曲Follow Me”的新老營員,冒著速降的氣溫走進課堂,紹興路的冬夜不寂寞,傳統文化在這座城市不缺身體力行的知音。

  作為“社會大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以延時開放、公益性收費模式,為18—55歲中青年提供文化藝術普及課程,自2016年開辦至今共推出1206期課程,線上線下受眾約45萬人次,2023年開設點比特143個,課程686期(含40門雲課堂),服務受眾3.3萬人(含線上1.8萬人)。

  今年,市民藝術夜校總校還與市殘聯合作開出手語課,總校負責人、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吳鵬宏加入“搶課”行列,希望學會日常手語,更好為特殊群體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課程結束後,很多同學表示明年還想繼續上進階班。”吳鵬宏帶來好消息,明年手語課計畫繼續拓展到其他區的教學點,同時希望邀請更多專業手語老師線上授課,在他看來,市民學習手語的熱情背後,更是為人民都市的“溫度”添磚加瓦的一份份心意。

  書香風景,真美!

  上海最美麗的風景在哪裡?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11月下旬,第三季“淘書樂·櫻花穀舊書市集”在蘇州河畔舉辦,市民老江約上老同事老華,在主辦方準備的“浙江路橋舊時掠影”打卡點前留影。風吹著頭頂懸掛的風鈴,發出叮叮噹當的響聲,映襯著兩位老友臉上燦爛的笑容。老華告訴記者:“現在的蘇州河不一樣了,走走逛逛,翻翻舊書,真適意。”

  依託上海圖書公司古舊書刊資源優勢,舊書市集挖掘以蘇州河為中心輻射開的滬上歷史記憶和文化精粹,有舊書可淘,有講座可聽,有展覽可賞,成為蘇州河畔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三季舊書市集活動銷售舊書30257册、8232筆,銷售實洋達41.14萬元,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去年搬到大學路後街偉德路的復旦舊書店,今年接連迎來新鄰居——偵探主題書店謎芸館和悅悅書店,三家書店“抱團”讓這條小馬路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書店街生態。復旦舊書店店長張强欣喜,拄著拐杖來的老讀者還是常客,年輕人來得也更多了。

  在著名的都市地標持續注入書香元素,上海湧現了一批比特處都市C比特的新型閱讀文化空間,思南讀書會、上海之巔讀書會、學習讀書會、陸家嘴讀書會、行知讀書會、建投讀書會……各具特色的讀書會不斷積累著舉辦的期數、年份。

  去年,上海市少兒圖書館新館、上海圖書館東館相繼建成開館;今年,徐匯區圖書館新館(徐家匯書院)、松江區圖書館新館、閔行區大零號灣圖書館(原江川圖書館)、靜安區圖書館天目路館(原閘北區圖書館)等又陸續開放。以上海圖書館和上海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中心館,以18個區級館和218個街鎮圖書館為總分館架構,上海已經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以“一卡通”為基本的世界級都市公共圖書館體系。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新華傳媒以“5+5+N”書店佈局藍圖,打造中心城區五大書城、五個新城五大“江南書局”和一批特色書店、社區書店。今年,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回歸,江南書局·疁城之瞳在遠香湖畔落地,同在四川北路的1925書局、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形成了一條書店打卡的“紅色”路線,南昌路上的書店逆光226迎來一場場殘疾人友好的活動……

  “世界的存在有時就是為了成為一本書”,上海書城福州路店重新打開大門,作家孫甘露想到法國詩人馬拉美的這句話。在他眼中,煥新歸來的上海書城是一個象徵。一座書香之城,四季輪換,閱讀永不停息。

  人民都市,真好!

  “太靈了!”11月的一天,陸家嘴街道市新社區3號樓居民胡阿姨像往常一樣乘坐社區裏的加裝電梯。打開電梯門,電梯牆面上的兩幅吳昌碩畫作映入眼簾。

  這並非社區物業一次心血來潮的佈置,而是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與上海美術學院聯合呈現的“從海派到新海派藝術社區”系列項目之一“藝術電梯”。

  市新社區建於1986年,現時常住居民中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1/3。今年6月初,市新社區15號樓的加裝電梯率先換新顏——海派大師虛穀的《春波魚戲圖》《白猫圖》複製圖分別置於電梯的牆面上,原作來自上海中國畫院藏品。電梯大門每一次開閉,畫作仿佛蝴蝶的翅膀一樣翩躚起舞。“藝術電梯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文化生活就在老百姓身邊。”居民李先生說。

  在上海,越來越多藝術展覽走入市民日常生活。在陸家嘴另一個老舊社區東昌新村,“星夢停車棚”讓居民停車取車時就有可能不期而遇一場展覽。寶山區的“一牆美術館”今年推出“浮生夏夢”“染風化箋”等藝術展覽,還將陳伯吹原創插畫歷屆獲獎精品特展送到全區中小學校。徐匯康健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病區的“生命空間:社區醫院藝術營造展”則讓藝術介入臨終關懷,帶來更深沉的撫慰力量。

  專業藝術展覽越來越“接地氣”的同時,普通人也可以實現策展人夢想。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推出“素人策展計畫(第一季)”,五組六比特非美術專業的“素人”借助館藏資源,呈現五個不同主題又緊密聯結的展覽。上海圖書館東館美術文獻館的“素人策展”第一期邀請中學美術老師從中國傳統色切入解讀古籍之美。

  “我們要做人民的美術館,人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什麼樣的美術展覽?”談及“素人策展”的初衷,時任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館長陳翔表示,這是“人民至上”辦館理念的實踐途徑,“不僅把美術館功能延伸到市民身邊,同時將策展權交給普通市民,讓我們的美術館真正成為人民的美術館。”

  一座人民都市,看得到文化活動、文化消費的熱度,摸得到文化惠民、文化服務的溫度。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