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持續加强國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科創朋友圈越來越大

海南 42℃ 0
摘要:海南持續加强國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科創朋友圈越來越大以開放促創新用合作謀發展海南日報邱江華節水50%,降碳90%,栽培稻有了新的突破——節水抗旱稻,這一兼具水稻高產優質和旱稻節水抗旱特性的新型水稻品種,由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原創研發,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如今在海南三亞、陵水等地得到大面積種植推廣應用。

海南持續加强國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科創朋友圈越來越大
以開放促創新用合作謀發展

海南日報記者邱江華

節水50%,降碳90%,栽培稻有了新的突破——節水抗旱稻,這一兼具水稻高產優質和旱稻節水抗旱特性的新型水稻品種,由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原創研發,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如今在海南三亞、陵水等地得到大面積種植推廣應用。

日前,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與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就《節水抗旱稻在海南示範應用及產業化推廣》項目達成合作。“我們希望能進一步豐富適宜海南栽培的水稻品種,助力農業高品質發展。”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成果促進部副主任趙洪陽說。

上海種子,海南收穫。這背後除了科研人員不遠千里的奔赴,也是海南持續加强科技交流與合作,科創朋友圈越來越大的縮影。

近年來,海南以“開放”為創新開路,置身全球視野,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優勢,最大程度聚集創新資源,以高水准的資源聚集、要素配寘來提升創新潜能,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隨著海南自貿港相關生物醫藥產業政策紅利逐漸釋放,不僅加速全球創新藥走進中國市場,也有望為一批中國創新藥吸引來全球患者。”上海優卡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南說,也正囙此,許多生物醫藥企業正與海南攜手合作。

徐南透露,優卡迪已在海南建立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研發基地,並與海南本地醫院進行聯合攻關。“我們研發的全球首款安全性第四代ssCART-19注射液已進入二期臨床階段。未來藥品一旦能正式應用,將第一時間落地海南自貿港並為全球患者開展治療。”徐南說。

源源不斷的科技力量正湧入海南。今年以來,海南與廣西、山西簽訂了科技合作協定,在共建高水准種業創新平臺、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亯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

而把目光放得更遠,聚焦國際科技合作領域,海南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創新發展三年行動,出臺《海南省省級財政科技專項項目經費跨境支付實施細則》等檔案,為進一步推動海南自貿港科技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撐。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畧定位、“陸海空”三大創新高地、“全健康”體系、近海藍碳等重點場景建設的關鍵需求,我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聯合國(境)外合作單位共同開展前沿理論、科學方法、科技實驗等方面的國際科學研究合作項目。

截至今年11月底,省科技廳立項支持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研發項目11個,扶持經費996萬元。海南大學和香港大學合作建立了海南熱帶特色乳酸菌菌種資源庫、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選育了早結椰子……以項目合作為紐帶,海南不斷深化與中國香港以及英國、美國、新加坡、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區和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

高品質建設自貿港,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引領和創新水准的提高。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强化與國內重點地區的科技合作,不斷健全國際科技合作機制,構建高水准的開放創新生態,塑造海南科技發展新優勢。(本報海口12月24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