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1月份外貿進出口4825.3億元,規模創15個月新高,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3%。在10月份取得增長後,江蘇外貿連續兩月實現增長,這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外部環境複雜的情况下實屬不易。如何保持韌性,穩住向好勢頭?採訪中記者發現,我省外貿尖兵們一方面守牢原有市場、優勢產品,另一方面也在轉型期中尋到了新方向,積極培育新動能。
民企能闖、外資敢投,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冬日,在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18條自動化產線開足馬力,日均下線9000臺兒童安全座椅。公司供應鏈中心總經理王勇說,現時好孩子旗下的“Evenflo”“Cybex”品牌兒童安全座椅在北美、歐洲兩大市場的銷售份額均為同類產品第一,且優勢地位正逐漸鞏固。“今年1—11月,我們在北美、歐洲兩大市場的訂單同比各增長了19.6%和1.8%。我們計畫在明年持續發力北美、歐洲市場。”
堅守“老本行”,開拓“新市場”,一大批傳統民企在調整期實現突圍。在近幾個月的外貿數據中不難發現,民企是最先回到增長通道的。眼下,江蘇民營企業進出口明顯增長,比重快速提升。1—11月,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2.14萬億元,增長7.4%,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9個百分點至44.8%。
在1—11月的外貿數據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回穩向上”也令人矚目: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進出口2.24萬億元和3983.3億元,分別占46.8%和8.3%。促進外資放心投,激勵外企大膽幹,不久前,江蘇出臺了《江蘇省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這一鞏固我省開放先導地位的重要法規,為外商選擇江蘇注入了強大動力。“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正開展新一輪政策修訂,新版外資總部政策即將出臺。”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津表示,將加大政策宣講力度,加强外資總部企業培育庫建設,引導優質外資企業在江蘇集聚業務、拓展功能、提升能級。
“從各項外貿數據來看,我省呈現出口結構持續優化的亮點,尤其是外資企業出口穩定增長,反映了我省開放型經濟依然活力強勁。”南京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開放經濟方向首席專家張二震說。
加速駛出、勇拓市場,新能源汽車帶動明顯
新能源汽車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也成為中國車企轉向海外擴大銷量、帶動產業鏈不斷“走出去”的重要引擎。前11個月,江蘇出口電動載人汽車貨值97.4億元,同比增長321.6%。
國際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旺盛需求,也帶動了鋰離子電池出口增長。前11個月,江蘇出口鋰離子蓄電池貨值856.6億元,同比增長32.3%。
位於鹽城中韓產業園內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是外貿“新三樣”中炙手可熱的出口產品。1—11月,該公司出口太陽能光伏組件貨值32.5億元,同比增長14.3%。
據南京海關統計,1—11月,江蘇“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81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
值得關注的是,二手車出口在不少地方正實現“從無到有”。11月15日,江蘇世極星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向南京海關所屬蘇州海關以一體化通關管道申報出口一批二手汽車,這批貨值50.13萬元的二手汽車在上海外高橋港區順利裝船後,將以海運管道發往海外。“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二手新能源汽車的海外市場也越來越廣闊,公司作為蘇州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緊抓二手車出口新風口,積極拓展中東、中亞等市場。”江蘇世極星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弘韜說。
科技支撐、創新引路,國產機器人成出海“新貴”
一直以來,工業機器人都被視作“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新興技術的載體和產業轉型陞級的重要支撐裝備。作為製造業强省,江蘇現時已形成蘇州、南京、常州三大機器人產業集群。
在蘇州玖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現代化智慧製造工廠內,一臺臺身高超過一米八,有著自主導航、自主避障、自主充電等“超能力”的自主移動智慧型機器人完成組裝、調試、打包等環節,即將發往海外。
“光伏行業是現時最炙手可熱的賽道,也是機器人需求量最大的行業。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智慧調度系統,500多臺自主移動機器人可以在‘超級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在廠房裏有條不紊地奔走忙碌,大幅度提升了智能化光伏矽晶片廠的生產能效。”玖物智慧副總經理葛建華介紹,公司產品廣泛用於光伏、鋰電池、電晶體等行業,在全球自主導航機器人領域,玖物智慧的市場佔有率連續三年穩居前三。
在工業機器人搶佔國際市場的同時,掃地機器人、料理機器人等家用型機器人也在全球家電市場大放异彩。在蘇州添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加足馬力趕訂單。“在剛剛過去的全球‘黑五’期間,我們的洗地機以絕對的領先優勢,在北美、歐洲等地區網站中均穩居市占率第一。”公司關務經理吳良豔說。
“當前,我省外貿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在穩住已開發國家傳統市場的同時,成功開拓了中東地區等新市場。”張二震表示,眼下,江蘇外貿“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勢頭逐步顯現,企業要用好關鍵期,以求變創新“提韌性”、以新品新模式“挖潜力”、以多元市場拓寬“迴旋餘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