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江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一年內,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兩次親臨江蘇考察。總書記的深切關懷、殷殷囑託,為全省幹部群眾注入强大精神動力;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訓示,為江蘇高品質發展、現代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突出重心,抓住關鍵,奮力譜寫“强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放眼江蘇大地,高品質發展的生動畫卷正徐徐鋪展。
培育新動能,加快推動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首個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今年7月,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賦予江蘇“四個新”的重大任務,其中包括“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從“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到“四個新”重大任務,科技創新都在現代化建設全域中佔據覈心地位。聚焦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江蘇奮勇爭先、銳意進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多層次實驗室的建設為江蘇培育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增强原創性引領性研究能力奠定堅實基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仲偉俊說。我省積極構建以實驗室為覈心、以技術創新中心為骨幹、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支撐的創新平臺體系。今年以來,我省獲批牽頭建設2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達31家。
今年6月,省科技廳公佈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路線圖”,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要科技創新名額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前列水准。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表示,江蘇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全省實驗室、高校技術轉移兩大聯盟,集聚創新要素補短强弱揚優,力爭在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6月底,國家積體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成為全國第一家該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
江蘇積極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項目的儲備建設,在納米新材料、極地與極端環境類比等前沿研究領域開展科技預研和項目建設。8月,紫金山實驗室發佈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路系統和全球首個雲原生算網作業系統。
關鍵核心技術缺乏是制約產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障礙。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省科技廳綜合運用“揭榜掛帥”等多種方式,部署實施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截至目前,江蘇組織摸排的59個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工程化攻關項目,今年以來已完成30個專案驗收。
堅持以產聚才、以才促產,著力突破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江蘇過去靠人才驅動,未來也必然靠人才引領。”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季振華表示,江蘇著力强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推動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構築新優勢,撐起高品質發展骨架
江蘇產業版圖上,經濟體系環環相扣,產業鏈條互為支撐,為高品質發展夯“基”壘“臺”。
南通,已形成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六大千億級產業板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32個環節,常州集聚31個,並擁有30多家龍頭企業;圍繞風電裝備,鹽城集聚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
在强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錨定目標,江蘇著力做好“鏈”文章、錘煉“看家本領”。
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强省之要——
今年6月,江蘇省印發《加快建設制造强省行動方案》,聚焦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羣和50條產業鏈“1650”產業體系建設,實施八大行動,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准,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我省產業發展畫好“路線圖”。
以企業為主體,著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准——
企業是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准的關鍵。在江蘇,對企業作為實體經濟基底的培育從不懈怠,一個個企業正茁壯成長。
江蘇捷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上近來一派繁忙,該企業已成為國內功率電晶體晶片和器件研發生產的領先企業;第十六届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上,揚州有86家企業亮相,數量創歷年之最。
從一顆“優質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其間離不開政策支撐。大力實施“千企陞級”三年行動計畫、在全國率先啟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加速企業“智改數轉”……江蘇以鏗鏘行動,加速拉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准,實體經濟“骨骼”愈發强健。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數據的背後,是江蘇產業鏈正發力提檔陞級、昂首闊步向前沖。
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處在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交匯區域和對外開放前沿的江蘇,產業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高,聯通內外貿,暢通雙迴圈,積極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
這段時間,無錫薩科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火爆。“前三季度光電儲類新能源產品出口已超4億元,同比增長超30%。我們搭建了自己的跨境電商獨立站,積極在海外布點,打造品牌經營客戶。”公司市場部經理金惠說。
今年以來,外貿“新三樣”出口表現十分亮眼,成為我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縮影。
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畧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發展內生動能持續增强。12月11日,“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啟動,在這期間將累計開展2600餘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3.7億元惠民消費券,再次掀起一輪消費熱潮。
“隨著促消費政策‘組合拳’持續落地生效,全省消費品市場增長改善形勢進一步顯現。1—10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72.9億元,同比增長6.9%。”省統計局有關人士說。
勇擔新使命,探索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是總書記賦予江蘇的光榮使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强省建設,江蘇勇擔新的文化使命,著力把江蘇打造成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展示地。
11月28日,南通市崇川經濟開發區“星火”青年宣講團成立,集合了來自不同行業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青年人,開展宣講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讓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省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精心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常態長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創新推出一批“現象級”理論傳播產品和高品質理論研究成果,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是實現“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的必然要求。
數位長卷、紙本水墨、分屏影像,令人耳目一新,如入幻境……11月24日,“何以長江——長江文化數位大展”在江蘇大劇院開幕,這是國內首個長江主題數位大展,把浩瀚長江“搬”進展覽館。江蘇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助力古老的長江、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深入實施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積極構建江蘇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一系列舉措扎實推進,助力更好地把珍貴遺產保護好、傳下去。
近日,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團和氣”館正式落成,在這棟700年歷史的老宅裏,展陳的桃花塢木版年畫人氣十足。走在附近古老街巷裏,昆曲、評彈、蘇繡、緙絲非遺遍佈,啟動古老傳統、融入時代語彙,蘇州古城正在人文經濟相融中不斷煥發新活力。
以文化人,廣大群眾文化獲得感持續增强。12月11日,2023年全省“送戲下鄉”省級直接採購配送服務工作彙報演出在南京舉行,該項目全年共計服務線下羣衆約23.7萬人次,省文化館館長趙彥國說:“我們要把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務送到人民心坎上。”
文明浸潤時代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凝聚人心、彙聚民力的精神力量。
冬日晴空下,新四軍紀念館莊嚴肅穆。面對一張張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個個類比實景,觀眾滿懷崇敬之情,認真參觀學習。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精神財富,江蘇充分發揮革命舊址及紀念場館“紅色基因庫”獨特作用,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拓展“江蘇流量”的進場通道,更好地助力傳播中國理念、中國形象。今年9月,“文明遇·鑒:中國昆曲江蘇周”在巴黎成功舉行。從秦淮河到塞納河,水袖旋轉之中,來自江蘇的昆曲在巴黎掀起了一場“昆曲熱”。近年來,《鑒真東渡》等多部原創歌劇、昆劇《牡丹亭》等多部經典傳統戲曲出海巡演,走出一條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路。
著力保民生,羣衆“表情包”就是“風向標”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總書記要求,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
今年,江蘇糧食總產達到759.5億斤,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好形勢。現時,江蘇已在全國率先整省基本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其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達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1.8%。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立足資源與產業優勢,產業集群拔地而起。現時,全省擁有10億元以上縣域特色產業199個,創建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羣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6個。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總書記對江蘇提出“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重大要求,強調“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補短板强弱項,江蘇牢記囑託,制定出臺《强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動方案》,將公共預算收入79%用於民生支出。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領域,現時我省已有數十項工作位居全國前列。
12月18日,江蘇多地迎來降雪。當日,家住南京市六合區金牛湖街道的王偉出門時驚喜發現,家門口主幹道上積雪已被社區網格員清空。這一驚喜來源於我省不斷完善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以提供人民群眾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為追求,我省不斷完善城鄉綜合服務設施,今年已改造提升和新建30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以衝突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為導向,我省不斷深化衝突源頭治理,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衝突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95%的衝突糾紛在鎮、村兩級得到有效化解。
——以有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為關鍵,以治理管道數位化、智能化、精准化為支撐,江蘇設立網格10.5萬個、“微網格”41.7萬個,市縣鎮三級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夯實“平急結合”的基層治理根基。
把羣衆“表情包”作為工作“風向標”,堅持把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作為整體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江蘇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强化基層治理中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86元,同比增長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34元,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79元,增長6.8%。
家住蘇州的薑林欣今年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遇到困難,所在玉蘭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為他推薦技能培訓課程,助其順利就業。這樣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我省今年新建332個。江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畧,實現新增就業人數平穩增長。
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江蘇突出補短板强弱項,把受益面廣、關注度高的基本公共服務納入年度民生實事。現已運營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站1.8萬個,今年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67所、改造提升120個省級示範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