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上做加法、審批上做減法“一加一减”四川加速優質項目落地

四川 34℃ 0
摘要:成都郫都東方氫能產業園主體建築全面完工、西部(德陽)光電資料產業園基礎設施啟動建設……臨近歲末,四川各類重點專案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


近日,位於宜賓高新區的宜賓英發德耀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四期,建設者正在安裝鋼架。蘭鋒攝(C視覺)


近日,位於南充市順慶區的省級重點專案——南充市中醫醫院臨江院區項目建設現場,施工正全力推進。黎濤攝(C視覺)

成都郫都東方氫能產業園主體建築全面完工、西部(德陽)光電資料產業園基礎設施啟動建設……臨近歲末,四川各類重點專案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

近日,2023年度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優化營商環境現場會在宜賓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11月底,今年省政府準予(審查)建設用地1343件、面積42.03萬畝,分別是去年全年的130.5%和107.3%。如何加速優質項目落地?四川自然資源系統聚焦要素保障等工作重點,持續精准發力,在服務上做加法、審批上做減法,為項目落地“保駕護航”。

切片一

宜賓高新區:精准配寘增量用地,助力壯大產業之林

12月15日,位於宜賓高新區的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滿載矽片的工業機器人往來穿梭。“項目一期從開工到出片,用時不到5個月,打破行業紀錄。”公司董事長張敏說。

同樣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還有和光同程32GW太陽能電池項目、四川高景拉棒切片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前者僅用5個月,後者用時不到3個月。

從觀景台上遠眺宜賓高新區,項目從近及遠一字鋪開,光伏產業之林鬱鬱蔥蔥。很難想像,從“一片空白”到預計今年350億元的工業總產值,這裡僅用時1年多。

企業和產業“生根發芽”,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土壤”。“促進項目建設提速,我們打出一套‘組合拳’。”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

項目落地需要高效的土地供應保障。“圍繞‘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跟著項目走’和‘凡用地、先挖潜’的原則,我們組建用地服務保障專班,按照項目建設時序,精准配寘增量用地。”該負責人介紹,今年共組卷上報項目104個,用於保障光伏等宜賓兩大重點產業的項目用地占比達80%。

加速項目落地的同時,也要著力為企業減負。宜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以優化服務為重點,創新服務流程,實行‘一對一’服務,開通多環節綠色通道,加快辦事效率和落地節奏。”

同時,宜賓製定完善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並聯審批實施細則、區域評估實施辦法等16個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配套檔案,精簡審批環節,推進分階段並聯審批,實行“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審批時限平均縮短15天,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切片二

廣安市武勝縣:類比審批,用好“空白期”爭取時間差

“項目一期已經完工,較預期進度提前至少3個月。”廣安市武勝縣,四川勵灃建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進度加快,離不開項目審批的提速。在取得不動產權證後,公司26天就領到施工許可證,是現時武勝縣最快領到施工許可證的企業。

按照通常流程,項目立項後,由於審批各環節呈“串聯”狀態——完成前一道手續才能進入下一道程式,因而土地報批往往要花費較長時間。從取得不動產權證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以上。勵灃建材項目不到1個月即取證,是如何實現的?

“類比審批。”武勝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出答案,通過充分利用土地報批期間的“空白期”,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審批工作,為項目落地爭取時間差。

具體而言,“類比審批”針對未取得土地使用權但有明確建設意向的項目,在其暫不具備法定審批條件的情况下,審批部門按審批程式對企業自願提前編制的用地規劃、工程規劃許可等申報材料進行實質性審查,提出意見。

“出具‘類比審批’意見後,待項目達到法定審批條件後的3個工作日內,就可將類比審批檔案轉換成正式檔案,取得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工程規劃許可證。”武勝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這有效縮短了審批時間,節省了企業成本。

去年10月,四川勵灃建材有限公司申請對其擬建項目進行“類比審批”。經會審,該項目滿足實施條件,自然資源部門對擬用地紅線圖、方案設計文字等進行了實質性審查。

“‘類比審批’相當於讓我們提前走了一遍流程,有什麼問題可以儘快補充完善。”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去年12月,公司拿到土地使用權後,經補充完善資料,3個工作日內便取得相關證件。不到1個月,項目破土動工,較同類企業開工時間縮短至少6個月。

截至目前,廣安市武勝縣已有總投資額近10億元的8個項目通過“類比審批”縮短審批時限,為促進重點專案快速落地打下基礎。

切片三

眉山市青神縣:標準地改革,解决程式繁、落地慢問題

眉山市青神縣西南表面處理迴圈經濟園,遠遠看去,10棟多層標準廠房整齊有序,來往的車輛透露出園區的繁忙。

園區主要進行一站式表面處理服務,也就是為金屬、塑膠等部件塗上一層“保護膜”,提高產品的耐蝕性、耐磨性。對於長期耕耘機械製造產業的青神縣,園區補上了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

青神縣可供土地尤其是工業用地非常有限。產業如何發展?青神縣以標準地改革為抓手,持續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

標準地是指在完成相關區域評估的基礎上,帶著固定資產投資强度、容積率、組織能耗標準等名額出讓的建設用地。“這不僅能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還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最大限度解决以往程式繁、落地慢等問題,用地整體審批時間較改革前縮短4個月以上。”青神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此前企業平均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區域評估等審批,現在,由園區管委會統一組織完成園區礦產資源壓覆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5項區域評估,變“單個項目評”為“區域整體評”,最大限度解决以往評估事項多、時間長等問題,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西南表面處理迴圈經濟園建設運營企業四川金茂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徐慶介紹,現時園區一期已完工,已有25家企業簽約入駐、18家企業投產。

標準地上拔地而起的產業園裏,是可以“拎包入駐”的標準化廠房,節省了入駐企業的初期投資,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

徐慶介紹,園區規劃建設53棟標準廠房,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將容納航太、航空、高鐵等領域的表面處理企業200家,促進解决四川乃至西南地區製造業末端電鍍產業配套能力不足問題。

標準地供應,“標準”在先。為此,青神縣製定工業用地標準地控制性指標體系。“以西南表面處理迴圈經濟園為例,”青神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園區固定資產投入達400萬元/畝,達產後畝均稅收17萬元/畝,容積率達1.45,畝均效益及開發强度遠高於其他同類工業園區,累計節約土地525畝。

自開展標準地改革以來,青神縣累計出讓工業用地1025畝,100%按標準地管道供應。

新聞多一點

優化營商環境自然資源領域出硬招

今年以來,四川自然資源系統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突出位置,全鏈條發力、多領域協同,推動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優化陞級。

要素保障方面,今年爭取下達我省基礎和專項土地利用計畫名額近13萬畝,居全國第一;爭取145個項目納入2023年度國家重大專案清單,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同時,做實“用地保姆”“綠色通道”等服務機制,在重大專案可研階段提前介入,主動提供政策諮詢、數據套合、聯合選址選線等服務,提前化解空間衝突。

政務服務方面,將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當地政務中心視窗辦理,實行“一個視窗進、一個視窗出”。同時,持續開展“一網通辦”專項創新,實現26個事項“川渝通辦”,14個事項“省內通辦”,5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23個事項“智慧審批”。

不動產登記是直接面對羣衆的“第一公里”。今年以來,四川自然資源系統全面取消不必要環節、合併相近環節,全省企業非住宅轉移登記和抵押登記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即時辦結,19個市(州)開展“交房/交地即交證”改革,涉及項目706個、頒發證書9萬餘本。全面設定“辦不成事”反映視窗,為企業辦事提供“兜底服務”。

不動產登記視窗也延伸到企業羣衆“門口”。四川在開發企業、仲介機構開放登記埠,或辦理網點1233個,設立鄉(鎮)村登記點631個。

工程項目審批方面,通過深入推進“多審合一”“多論合一”“多測合一”,不斷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此外,平穩有序開展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規劃核實工作,其中全省規劃核實平均辦理週期為6.58個工作日,遠快於法定的20個工作日時限。(記者王若曄

标签: 項目 落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