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法治江蘇建設中期觀察——以高水准法治保障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

江苏 37℃ 0
摘要: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强則國家强。“十四五”以來,江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範”重大定位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堅持法治江蘇、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動法治成為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顯著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高水准法治保障社會主義…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强則國家强。“十四五”以來,江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範”重大定位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堅持法治江蘇、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動法治成為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顯著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高水准法治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在江蘇有了更多生動展示和注腳。

思想引領啟新程

江蘇始終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學深悟透篤行上持續用力,推動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在江蘇全面加强。

綱舉目張,法治江蘇建設任務書、時間表確立形成——

2021年3月,省委召開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會議,在新起點上全面部署高水准法治江蘇建設,法治江蘇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及其分工方案相繼出臺,構建起法治江蘇、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工作格局,一幅恢弘而生動的法治畫卷徐徐展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及時出臺《法治服務保障江蘇“爭當錶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大力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江蘇實踐名額,創新組織開展全面依法治省專項行動,普法、立法等專項規劃相繼出臺,13個設區市全部出臺本地區法治建設規劃或實施方案。

把“推進全面依法治省”作為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專門一節,將法治建設滿意度納入其主要指標之一,將法治建設納入高品質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實現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落地見效,233項任務舉措持續推進——

我省率先著手、全面開展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貫徹落實情况中期評估工作,創新製定中期評估指標體系,著力提煉具有江蘇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法治成效,進一步明確後半程工作思路舉措。233項法治江蘇建設任務舉措中,創新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機制、完善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深化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機制、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等178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法治督察夯實法治建設責任,深入推動法治督察省市縣三級聯動,構建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合作配合機制,蘇州市以法治督察推動法治建設提質增效,南通市試點實施“提級法治督察”,宿遷市推動法治督察與黨委政治巡察有機銜接。

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出臺全省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共性綜合清單,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况列入年終述職和民主測評內容,推動領導幹部述法與年終述職考核深度融合,推動“共性清單述”細化為“個性精准述”、“書面述”豐富為“多元述”、“當下述”固化為“常態長效述”,全省市縣鄉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黨政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累計參加述法22991人。

法治引領,著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勢賦能——

著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製定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3項措施,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畫,省級27個重點領域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在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稅務等領域先行試點推行涉企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工作,徐州市、連雲港市製定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揚州市出臺全國首個公平競爭審查地方標準,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讓企業生產經營更安心、更順心、更暖心。

聚焦促進科技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出臺促進科技人才發展的决定、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强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出臺全國首部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省級地方性法規,創設知識產權省級執法司法合作機制,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檢察集中統一履職,實施全鏈條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服務體系,推廣商業秘密線上公證保護。創新“產業鏈+法律服務”機制,省級以上園區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

護航美麗江蘇建設,推動綠色發展,織密生態環境法治保障網,出臺全國首部生態文明教育促進辦法,製定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首創並深入實施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設立全國首家生態多樣性司法保護館。

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法治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完善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制度體系,實行農產品品質安全等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管理,開展涉農執法專項行動,建立23個司法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基地,持續打造“法潤蘇農”普法品牌,建成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12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212個,培育“法律明白人”21萬餘名,評選1.9萬多個“農村學法用法示範戶”。

夯實根基,構建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准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省市縣三級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构及其辦事機構建設運行機制不斷健全,積極開展“七五”普法、“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等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連續七届舉辦江蘇省法治建設創新項目評選活動,鼓勵、宣導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能够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值班律師法律幫助、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等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等8項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向社會免費提供。

常態長效培養法治人才隊伍,出臺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規劃、加强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實施意見。推行人民警察單獨職務序列,深化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度改革,健全常態化遴選機制,全省員額法官、檢察官分別達6850名、3370名,全省律師近4.8萬人,居全國第三。

立法先行繪底色

每一次立法,都是時代命題的回應、人民智慧的彙聚、法治建設的躍升。我省通過製定、修改、廢止等程式,進一步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全省現行有效省級地方性法規276部、政府規章117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江蘇新實踐在法治軌道上蹄疾步穩、闊步前進。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立法工作新格局——

2023年11月10日,全省立法工作會議召開,旨在高品質推進地方立法,高標準推動法規實施,推動立法工作更好符合客觀規律、省情實際,更好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發展,讓立法不斷“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臺《關於立法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意見》,完善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管道,健全立法項目民意徵集機制和立法項目遴選論證機制,打造“法治民意直通車”,建立省人大、省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48個。

提高立法品質,健全完善立法各環節工作機制——

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品質。我省在全國率先製定行政立法風險評估制度,探索將風險評估作為立法必經程式,出臺立法後評估辦法,有序推進法規規章實施情況報告工作。

推進區域協同立法,南京市與鎮江市等地協同開展長江江豚單一物種保護立法,徐州市、宿遷市製定淮海經濟區首個立法協同項目駱馬湖水環境保護條例。

既有“大塊頭”,也要“小快靈”。我省啟動立法創新動力源,院前醫療急救條例、住宅物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一批有特色、真精准、敢創新的地方性法規規章相繼出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立法中不斷得到回應。

立改廢釋並舉,增强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我省率先出臺行政程式條例、哲學社會科學促進條例、對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高速公路滅火與應急救援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率先出臺促進車聯網和智慧網聯汽車發展、在城鄉建設中加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法規性决定;率先製定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管理辦法、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率先組織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頒佈的省政府規章進行集中清理,廢止19件,全面修改18件,形成更多原創性、引領性、標誌性制度成果。

“嚴禁照抄照搬照轉上級檔案、以檔案‘落實’檔案”“2022年8月1日以後施行的行政規範性檔有效期不能超過5年”……我省專門出臺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規定,為“紅頭文件”立規矩、劃紅線。同時,組織開展省政府行政規範性檔專項清理,對220件行政規範性檔予以廢止、對89件行政規範性檔予以修改,提前實現現行有效行政規範性檔統一公開査詢。

法治政府先突破

2022年底,中央依法治國辦公佈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無錫市、宿遷市、溧陽市獲評示範市(縣、區),南通市、淮安市、常州市新北區、張家港市等地4個項目入選示範專案,引領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高效開展。

我省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全面依法治省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協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全面突破,依法行政建設邁出堅實脚步。

“清單化”為政府管理定邊界——

“權力清單”是一項好的制度,為了更好地發揮制度效能,我省大力推行清單管理制度,及時發佈和動態調整各類清單,修訂完善《江蘇省行政權力事項清單管理辦法》,全面編制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行政權力清單、市設權力清單和鄉鎮(街道)法定權力事項清單。

清單之外無事項,流程之外無環節!我省分級分類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更新省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至722項,在泰州市試點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在全國率先對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進行梳理,仲介服務事項精簡近38.7%,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建設“江蘇省網上仲介服務量販店”,打造公開透明的網上仲介交易服務平臺。

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有事找政府,就撥12345。”2021年底,我省全面完成35條熱線優化歸併至12345工作,實現企業羣衆訴求“一號響應”,為企業羣衆提供一站式、集成式政策諮詢服務,服務滿意率高達95%。

乘“雲”而上,政務服務有新突破。我省著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蘇服辦”總門戶,移動端逐步成為企業掌上辦事主管道,160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200個事項實現“省內通辦”,連雲港“海事政務閉環管理”試點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裏——

2022年9月29日,《江蘇省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臺前向省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的决定》出臺,這是在全國省級層面首次明確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要向同級人大報告。

把權力曬在陽光下,出臺《關於加强全省基層綜合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意見》,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完成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公示平臺建設。南京市出臺全國首部多部門非現場執法地方政府規章,蘇州市實施全國首個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機构建設地方標準,讓執法公正得以昭彰,讓執法腐敗無處藏身。

從修訂《江蘇省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到全省部署應用行政執法管理和監督綜合平臺,再到深化行政覆議體制改革、行政應訴辦案系統與行政審判數據互聯互通……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推動行政權力監督全覆蓋、無縫隙。

公正司法守底線

在全國率先實現三級法院少年審判機构全覆蓋,設立首家地方勞動法庭,知識產權法庭、國際商事法庭數量位列全國第一,率先以省域為組織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全面建成應用執法辦案平臺……

我省司法機關將公平正義作為生命線,以各項創新舉措,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抓住司法體制改革的“牛鼻子”——

我省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進一步推動庭審實質化,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决機制,統一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優化辦案評估。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機构實現專門化,工作規範化水准不斷提高。推進警察執法改革,制定出臺執法管理委員會工作規則,推動偵查執法辦案規範化建設,張家港市警察局法制大隊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模範警察組織”稱號。開展人民陪審員工作專項督查,人民監督員的作用從監督辦案延伸至參與企業合規等治理工作。

訴訟制度效能充分釋放——

我省推行刑事案件簡案快辦、繁案精辦,2021年以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保持在90%以上,促進準確及時懲罰犯罪,有效提升辦案效率。扎實推進民事訴訟案件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推廣全流程線上訴訟、線上庭審,常態化開展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完善公益訴訟工作制度,在5個地方性法規中增設檢察公益訴訟條款,探索辦理公共安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21年以來累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9773件。

源頭治理力破執行難題——

當前,我省積極探索推動形成31家組織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民事案件首次執行結案平均用時從154天縮短至81天,結案率從75.2%提高到97.1%。完善執行轉破產機制,率先實現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省市縣全覆蓋,探索建立經營异常企業公益清算退出機制。大力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監獄規範執法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全面修訂《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深化社區矯正“133模式”,監獄戒毒和地方司法局互幫共建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

法治社會固根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3年來,江蘇法治社會建設朝著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總要求持續邁進,全社會法治觀念普遍增强。

構建大普法格局——

2021年12月,第十六次全省法治文宣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八五”普法大幕正式拉開。

以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抓手,推動構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出臺《關於進一步落實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創新提出立法制規過程普法,推行“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建立“三單一書”制度,年度普法責任制履職報告評議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

積極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推廣“法治素養基準+權利義務清單+法律風險提示+典型案例發佈”的精准普法模式。組建省“八五”普法講師團,組織“百名法學家百場法治報告會”,推動“民法典文宣月”活動届次化,深入開展“法潤江蘇”系列專項活動……普法工作從群眾生活入手,講羣衆聽得懂的話,讓法治信仰在羣衆心中落地生根。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潤澤千家萬戶——

2023年12月4日,省暨南京市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主題活動在南京憲法公園舉行,同一天,《南京市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强南京憲法公園使用管理的决定》正式實施。

大力實施法治文化建設“五大行動”,累計建成市縣鎮村四級法治文化陣地近1.8萬個。“十四五”以來新增全國法治文宣教育基地2個,新建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79個、大運河法治文化品牌項目10個、法治文化特色園12個,新創作法治戲曲劇本2400餘部、法治書畫攝影1.9萬餘幅,法治動漫、微電影等1200餘部。民法典“抖”來學微視頻、“美好生活·法典相伴”系列動漫、《以案釋法·漫畫民法典》深受羣衆喜愛。

注重將弘揚法治文化與傳承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相結合,揚州、蘇州等地以立法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扛起“讓古運河重生”歷史使命;南通市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治文明相結合、生態文明與法治建設相結合,建成張謇法治文化園;鹽城、淮安等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依託新四軍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等打造紅色法治文化教育新基地。

公共法律服務更有品質——

高品質的公共法律服務是最好的推廣。我省出臺《江蘇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推行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與司法所一體規劃、一體建設,切實為羣衆提供“一站式”“綜合化”法律服務。實施村(社區)法律顧問鞏固提升工程,全省近1.12萬名村(社區)法律顧問掛鉤服務全省2.08萬個村(居)。進一步健全法律援助服務網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4萬餘件,泰州市率先試點推行審查起訴階段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出臺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檔案管理辦法等,製定法醫精神病、法醫物證、微量物證等鑒定標準,填補行業空白。

高水准涉外法律服務塑造開放强省新優勢。我省積極推進涉外法律服務先導區建設,建立健全外國法查明和中立評估調解機制,成立“一帶一路”法庭合作聯盟;推進16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實體化規範化運作,“一帶一路”國際法律服務聯盟持續發展壯大,海外遠程視頻公證廣泛運用,全面實施“涉外公證+領事認證”一體聯辦,發佈首部自貿區仲裁規則……法治激發對外開放新活力,“走出去”“引進來”步伐明顯加快。

社會治理呈現新面貌——

“5分鐘內做好登記、40分鐘內趕赴現場、小問題3小時內解决、複雜問題2天給出方案、1星期內上門回訪。”常州市鐘樓區永紅街道清一社區推出“54321”解憂機制,讓“老破小”蝶變為“理想居”。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我省積極探索“訂立規矩、重塑習慣、涵養法治”的法治社會建設江蘇模式,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16年推出法治惠民實事,2021年以來持續推動36件法治惠民項目落地落實,推動解决人民群眾法治領域急難愁盼問題,維護羣衆合法權益,促進基層社會穩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推進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决管道對接工作,市縣鄉三級全面建成實體化運行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創新開展“精網微格”工程,推進衝突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持續擦亮“援法議事”“有事好商量”“蘇解紛”等品牌。鹽城、淮安、泰州等地積極探索法治社區建設新路徑,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蘇州市吳江區委政法委、淮安市淮陰區司法局、泰州市泰興市河失鎮光榮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組織。基層治理更主動、更精准、更高效、更惠民,95%以上衝突糾紛在基層化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