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雀躍”上博人民廣場館重啓

上海 35℃ 0
摘要:

  記者簡工博

  “我預約的是上午10點,但還是想早點過來看看。”昨天9時不到,市民徐先生已經來到上海博物館門前,拍攝等候入場的最早一批觀眾:排隊的人群裏,有人扶老攜幼舉家出動,有人拖著行李箱直奔展覽……

  因配合上博東館文物搬遷和布展等事宜,上博人民廣場館臨時閉館兩個月。昨天9時,上博人民廣場館大門重啓,除了最新的“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大展的第三展“對話達·芬奇——文藝復興與東方美學藝術特展”正式向公眾開放,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明清傢俱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四個常設展也同步免費開放。重啓首日,不少觀眾直言“高興”“雀躍”,“逛博物館、看展覽已經是上海的一種生活方式”。

  還未開館就排起長隊

  8時45分,距離開館還有15分鐘,上博南門外廣場上的等候區域已排起數十米隊伍,占滿回環排隊通道的一列。一側公告參觀流程、參觀須知的資訊板旁,已掛出灰色的提示牌,“今日預約人數已滿”。“我週三就預約了,週五再看上博小程式,已經顯示全部約滿了。”徐先生告訴記者,雖然沒有約到最早一批入館,他還是提前到來,“想記錄下這一刻。”

  站在隊伍尾端的黃先生家住浦東,為了趕上首批入館,他7時15分就起床了,“把週末過成了工作日。”在他的經驗裏,上博特展要趕早,“最早一批入場客流是一天中最少的,觀賞時間更充足。而且上博特展很有話題度,我想不帶任何既定觀點去感受一場展覽。”

  剛剛站定不久,黃先生後面又陸續趕來不少觀眾。8時50分,等候的隊伍已經轉了一個彎,到8時52分,隊伍已占滿排隊通道兩列,成了“U”字形。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開始在隊伍中逐一詢問提醒觀眾是否已有預約。

  9時,館門正式打開。黃先生提前打開二維碼,將身上鑰匙、卡包等零碎物品統一收納進隨身包裏方便安檢,9時5分便進入館內。“雖然排隊看起來不短,但入館等候時間並不長。”

  不少觀眾直奔特展

  短暫分別兩個月,再次開啟的上博人民廣場館在不少老觀眾眼中“一樣,又不一樣”。場館佈置陳列看起來和此前並無變化,中央大廳如上半年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時一樣佈置出主題舞臺,為當晚的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做準備;此次特展設在二樓,剛剛舉辦完“實證中國”展的一樓特展廳和對面的古代青銅器館均未開放。

  入館之後,不少觀眾率先來到二樓的“對話達·芬奇”特展處——首批觀眾中不少人專程為此而來。進入展廳,一些觀眾直奔展覽最重要展品之一、義大利唯一允許出境的達·芬奇作品《頭發飄逸的女子》而來,有觀眾介紹自己的特展觀展心得“先看重點展品,再整體看一遍,最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展品再細看一遍”。

  “實物給我的震撼遠遠超過任何精細的圖片和影像。”一名女觀眾站在這幅作品前端詳良久。據她介紹,來之前她已看過不少這幅作品的高清影像,“這幅畫是畫在木板上的,很多翻拍圖無法避免把木紋也記錄下來,看起來很駁雜。但是站在實物面前,這種資料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畫中的女子真實、溫柔,這是相機無法記錄的美。”

  展覽現場被設計成曲徑通幽的模式,透過拱門、花窗,觀眾往往在欣賞一件展品時,不經意一回頭就能看見另一件同題之作。黃先生和另一部分觀眾一樣選擇根據展覽動線移步參觀,“這樣更能理解策展思路。”

  他對此次展覽的“對話”主題很有興趣,東西方藝術的差別與聯系值得進一步玩味:“都說西方繪畫追求寫實,要形似;中國畫寫意,求神似。但《頭發飄逸的女子》的頭髮,只有寥寥數筆,卻能讓我腦補出她豐盈飄散的髮絲,這是形似還是神似?《秋風紈扇圖軸》仕女的髮際線都畫得根根分明,連衣褶都一絲不苟,但從女子的姿態動作到傾斜的山石無不透露出蕭瑟,這又是寫實還是寫意?”

  據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淩利中介紹,上博提出“對話”創意後,義大利方非常有興趣,主動根據出借的展品與上博商議可對話的中國藝術品;這一創意也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主動提出合作意向。

  與特展同步,上博人民廣場館四個常設館也再次開放,其中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呈現精品文物共計117件,換展更新後呈現了許多久未露面的佳作,唐代《草書法華玄贊卷》、北宋黃庭堅《楷書狄梁公碑册》和明代唐寅《黃茅小景圖卷》等紛紛亮相。雖是常設展,但兩館通常每半年更換一次展品,自1996年以來已向觀眾展示約600件書畫名品,“常展特辦、常辦常新”。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