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熠
中華大地錦繡河山,滋養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並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國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製作出品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昨晚黃金檔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首播。當天上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發佈暨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開播儀式在北京舉行。
立足考古實證探尋“何以中國”
正如中國考古學泰斗嚴文明所說:所謂“何以中國”,即用考古實證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歷程故事。百年以來,經由一代代考古學家的努力,實證了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紀錄片《何以中國》立足考古實證,從時空的長鏡頭中探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壯大的客觀規律和內生動力。
紀錄片分《秦漢》《搖籃》《星鬥》《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8集,從邁向一體化的秦漢王朝講起,進而溯源至舊、新石器時代之交,見證中華大地的先民走向農業定居,組成家庭和社會,建立早期信仰與文化審美,開始五湖四海間的交流,形成區域古國和早期文明,開啟夏商周的王朝時代,直至秦漢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偉大歷程。
作為一部“考古寫史”的紀錄片,《何以中國》引導觀眾以沉浸管道進入歷史長河。在國家文物局的專業指導和資源支持下,紀錄片共拍攝全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比特230餘個,足迹遍佈全國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跋涉超過4萬公里。創作組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依據扎實、多學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歷史場景拍攝階段共復原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餘件。
總導演幹超如此闡釋《何以中國》:“考古寫史,以考古引領,跨越萬年時光,實證早期文明國家中國的發源和發展;透物見人,以大量的考古成果和文物組合,通過影視化敘事,描繪更為具體有溫度的先人所處時代的社會面貌;連接現實,以嚴謹負責的治學精神,回答中國何以為今日中國的內在邏輯和動力;視聽創造,創新紀錄片的視聽語言,並使節目各部分都具備長尾的檔案價值。”
首集內容聚焦“秦漢”
紀錄片首集《秦漢》,依託百年中國考古發現,從湖南裡耶古城遺址出土的秦代木方、渤海灣畔的秦代行宮遺址、秦直道遺址、漢代南越國宮苑遺址、海昏侯墓等歷史遺存中,解析史料、透物見人,解碼秦漢王朝統一的歷史行程,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歷史答案。
安陸城外“睡虎地”四號墓裏的一封家書,讓人窺見20多個世紀之前,秦軍普通士兵黑夫和驚對家人的牽掛,以及戰爭年代對統一與和平的嚮往。就在他們寫下家書的兩年後,西元前221年,秦掃六合,完成廣闊疆域的統一。在六國故地和秦都咸陽所在的關中地區,大量鑲嵌秦詔版的銅權和鐵權出土,鐫刻著秦統一度量衡的歷史。
攝製組利用三維地圖,呈現了秦漢各階段的文化疆域版圖以及地理地貌特徵,在考古發現的基礎上類比還原了古代宮闕的面貌。蒙恬、劉邦、霍去病、衛青、劉賀、解憂公主等歷史人物形象,則參攷了秦兵馬俑、漢畫像磚等眾多考古發現中的造型。就連南越國宮苑中的梅花鹿、龜鱉,宮人清點從北邊移植過來的棗樹所結果實數量等一閃而過的影視畫面,也都有考古實證為依託。
同天,上海廣播電視臺與華納兄弟探索集團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標誌著《何以中國》將啟動國際版的製作和傳播。同時舉行《何以中國》版權授權儀式,首批收藏《何以中國》的18家博物館,包括中國考古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良渚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都是與中華文明探源及早期發展密切相關的文物收藏、研究、保護、展示、傳播機构。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會議並講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