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與會嘉賓建言海南農業現代化發展
探索農業“鏈式發展”發揮優勢做精做强
海南日報記者陳彬
首届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專門設定了農業鏈展區,展示從田園到餐桌全鏈條產品服務,“農業綠色發展”也成為與會嘉賓們熱議的高頻詞。在11月28日舉行的綠色農業專題論壇上,嘉賓們分別就“聚焦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供應鏈暢通”“農業現代化與高品質發展”兩個主題展開討論。
當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農業作為連接田間到舌尖的關鍵產業鏈條,對保障全球糧食體系安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認為,智慧農業對重塑現代農業發展,特別是確保農業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科技以及新一代人工智慧,在農業領域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很多嶄新的應用場景。“在機器上實現精准感知、智慧控制和精細化投入,從而實現綠色化和永續化發展,同時,通過智慧科技把生產環節有機銜接成一個完整鏈條,實現無人化和少人化,這是未來農業發展方向。”趙春江說。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臨時代辦張忠軍表示,糧食和農業涉及全世界60%的生產線,地球綠色化離不開糧食和農業領域的綠色化。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並將其融入全球糧食安全戰略框架,以及國別合作規劃中。並在全球推出“一國一品”行動,重點關注綠色發展,推廣特色農產品永續價值鏈,支持小農充分分享全球市場回報,最終推動綠色糧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全球發展綠色低碳農業的大趨勢下,海南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與高品質發展,增强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鏈博會與會專家。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薑楠認為,對於海南農業來說,做大不是主要目標,做精做强才是首要任務。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打造有海南特色的產品和產業,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的綠色有機食品,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拓寬農業產業鏈,“比如海南有非常豐富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可以和農業有機結合,進而打造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閒農業”。
薑楠還建議,海南要重點用好“南繁”和“自貿港”兩大優勢,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海南要充分依託南繁科研優勢,為國家打造出更多實力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企業。”薑楠表示,與此同時,海南自貿港建設也帶來了很多貿易優勢,可以在農業先進科技和種業方面更多地“引進來”“走出去”,促進農產品貿易及科技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農業流通領域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洪濤表示,海南是國家的“天然菜籃子”,在南菜北運、南果北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囙此應積極探索綠色供應鏈,把海南的“三品一標”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海內外。同時,海南也是中國的“種業之都”,具有良好的綠色供應鏈培育基礎,從選種、育種、培育到田間管理、運輸、銷售,實現全鏈條一體化發展,有利於提高海南農特產品優勢和附加值,新增市場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增加農民收入。“當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更應該在農業‘鏈式發展’方面先行一步,探索現代農業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洪濤表示。
(本報北京11月30日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