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都市成為體育賽事的“賽場”體育賽事成為都市的“秀場”中國大陸體育都市上海位列第二

上海 25℃ 0
摘要:

  記者陳華

  今天清晨,上海馬拉松激情開跑,參與者用脚丈量這座大家深愛的都市。這場國際白金標級馬拉松賽事,也標誌著上海向著全面建成全球著名體育都市的目標不斷邁進。

  體育賽事與都市發展之間到底有什麼內在關聯,體育賽事如何成為都市發展的引擎,全球著名體育都市的評估標準是什麼,哪些全球著名體育都市已經做到了世界領先,值得上海學習借鑒?

  中國自己的全球體育都市指數

  近日召開的2023體育賽事與都市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上海體育大學聯合國際體育經濟學會共同發佈《2023全球體育城市指數》——中國北京位列全球第十三名,中國上海位列全球第四十七名。

  近年來,隨著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戰畧的不斷推進,中國多個都市掀起打造體育都市的熱潮。對於“體育都市”,全球有三大評估機构:英國SPORTCAL公司GSI排行榜、SportBusiness排行榜、美國博雅體育國際體育都市排行榜。據悉,這三個榜單的入選都市,不僅每年的變化比較大,且彼此之間的結果差异也很大。而且,世界三大評估機构成立的歷史並不長,也就是十年左右,這些評估機构也並不熟悉中國體育的具體情況。2019年,上海體育大學雙一流學科團隊開展關於“全球著名體育都市”的自主研究,花費3年時間,建立起一套既與國際接軌、又融入中國實際情況的全球著名體育都市指數。

  據悉,上海體育大學依託國際體育經濟學會,與世界知名大學與學術機構開展緊密國際合作,成立了由多國知名專家與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為指數研發提供智力支持。

  指數課題組負責人、上海體育大學教授劉東鋒介紹,今年發佈的一個亮點,是在以往發佈全球體育都市排行榜的基礎上,首次新增中國大陸體育都市排行榜,更好服務中國大陸體育城市建設的實踐。

  全球著名體育都市擁有三大特徵

  根據最新發佈的《2023全球體育城市排行榜》,倫敦、洛杉磯、紐約、東京、巴黎和杜哈分列全球前六。這些排名前列的都市核心競爭力何在?

  劉東鋒介紹,《2023全球體育城市指數》從四個方面構成名額維度:體育歷史與傳統、體育賽事影響力、媒體傳播力、職業體育影響力。最終位列排行榜前十的都市,都具有三大特徵:第一,經常舉辦或承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賽事,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體育賽事;第二,職業體育高度發達,大多是國際頂級職業聯賽的舉辦都市,且往往擁有國際知名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第三,體育媒體發達,重視體育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

  按照這三大特徵,上海作為體育都市擁有國內領先的影響力。根據全新發佈的《2023中國大陸地區體育城市指數》,上海僅落後於剛舉辦冬奧會的北京,位列全國第二比特。回顧上海的賽事辦賽歷史,單項頂級賽事居多,這是上海賽事舉辦的顯著特徵。

  2007年女足世界盃、2004—2019年F1中國大獎賽、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等均選擇在上海舉辦。上海馬拉松、上海賽艇公開賽、上海明日之星冠軍杯足球賽等賽事IP,也是上海賽事的亮點。

  上海的職業體育也比較發達,現時是國內唯一擁有足球頂級聯賽德比的都市,上海海港隊、上海申花隊齊頭並進;此外,《五星體育》《東方體育日報》等專業體育媒體以及各大媒體的體育部門,都在講好上海體育故事方面,發揮著頂樑柱的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對外聯絡司二級巡視員李冰認為,體育賽事與都市發展是“雙向奔赴”的過程。舉辦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能展現都市的資金、硬體、管理及資源配置能力等多方面綜合實力,也是都市發展的高階化形態。如何讓都市成為體育賽事的“賽場”,體育賽事成為都市的“秀場”,是一項值得長期關注的重要議題。

  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羅文樺表示,體育賽事作為體育的覈心,在都市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上海為實現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目標,在賽事結構佈局、提升賽事質量與效率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體育賽事價值更多在無形效應

  過去五年,全球體育國際大賽進入亞洲時間:日本舉辦了延后一年進行的2020東京奧運會,中國北京舉辦了近乎完美的2022冬奧會,卡塔爾向全球呈現無與倫比的2022世界盃。

  未來五年,全球體育國際大賽,或將轉換進入美國時間:2026年世界盃將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聯合舉辦,參賽球隊也破天荒新增到48支;美國都市洛杉磯將主辦2028年奧運會,這將是繼1932年和1984年後,洛杉磯第三次迎來夏季奧林匹克盛會。

  國際體育經濟學會主席喬爾·馬克西在《美國體育設施與經濟發展》的主旨演講中,特別提及了美國的國際頂級賽事舉辦、體育場館建設和經濟效應之間的關係:“美國歷史上舉辦的國際重大體育賽事、建設的大型體育場館,其實對經濟的直接拉動效應並不明顯,但不該忽略賽事舉辦、場館建設帶來的政治、社會影響以及帶動區域發展的積極作用,包括對公民國家自豪感、民族文化認同感的極大提升。”

  舉辦奧運會、世界盃等頂級賽事,經濟賬到底要怎麼算?有一種聲音認為,舉辦國際大賽的巨額投入,有可能拖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賽事落幕之後會遭遇“白象效應”。在喬爾·馬克西看來,不能簡單計算直接經濟效益。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體育場館的建設,需要大資本投入,建設大量基礎設施,雖然能帶動旅遊吸引遊客消費,但從一個國家的經濟資料層面,不可能迅速收回成本。”喬爾·馬克西通過日常研究相關資料發現,國際體育大賽更要看重社會效應,“舉辦國際重大賽事,能很大提升都市的國際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大型賽事、場館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很多體育大賽、體育場館的選址,會放在並不十分發達的區域,這就帶動了當地的房地產發展,對商業佈局也產生積極影響。”英國全球永續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邁克·拉福林也認為,這些無形的影響才是體育賽事、體育場館的核心價值。他還建議,在體育場館建設時,需要加入更多人們喜歡的休閒娛樂內容,“簡單的體育設施可能無法吸引當下受眾,必須在體育運動場館加入更多休閒娛樂元素,提升福斯的參與度。”

  2023體育賽事與都市發展國際研討會由上海體育大學主辦,上海體育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