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丹旎見習記者徐曉語
昨天下午,參加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的部分中外嘉賓在學術圓桌之外,受邀展開了一場深入上海都市肌理的實地參訪之旅。
看到基層治理中的都市溫情
漫步於五裏橋街道的樹蔭下,外國學者們在幾幢加裝電梯的居民樓前停下脚步,抬頭認真聆聽講解。南非學者法爾哈娜放大手機鏡頭拍下許多照片,並請志願者幫助自己記錄下與社區的合影。
“南非一家報紙約我寫一篇關於這趟中國之行的文章,我想把今天參觀的照片都收集起來,讓南非的讀者看看中國的都市與社區。”法爾哈娜長期從事中非關係研究,對中國有很深的感情,“讓我感動的是,中國不僅關注經濟領域的發展,還致力於最大限度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無論是社區中的兒童服務中心還是加裝電梯,都充分地關注到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循著咖啡豆的香氣,參訪團走進一座小黃傘下的咖啡館,這裡屬於黃浦區特殊教育職業學校,“謝謝,好漂亮的咖啡!”來自索馬利亞的伊斯曼,雙手接過學生咖啡師遞上的手作咖啡,驚喜地發出讚歎,並迫不及待拍照同家人分享。這所特殊的學校主要招收區域內16歲至20歲中重度智力殘疾、自閉症、腦癱、多重障礙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四年的職業教育及就業轉銜教育服務。印度學者沙海麗一邊品嘗咖啡,一邊用中文輕聲同學生交談起來,並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的管理經驗、都市治理模式,是我一直很關心的話題。”沙海麗在印度索梅亞大學任副教授,她告訴記者,印度和中國共同面臨著城市化、工業化、環境治理等挑戰,“我曾經研究過上海的蘇州河治理,並將它與恒河治理相比較。今天第一次來到人們生活的社區和特殊學校,在現代化之外,我更多地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情”。
中國發展給世界帶來利好
上海自貿試驗區十周年成就展,是參訪團的另一站。一進展館,日本經濟學者丸川知雄大步走在隊伍最前面,凑近瀏覽展板,並在筆記本上快速地記錄著數據。“今天有幸來到這裡參觀,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商品交易、金融服務業開放措施等有了初步的認識。”不斷吸收中國新的資訊、學習新的知識,是丸川知雄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過去幾十年來,中國每年都有新的發展,不及時瞭解最新情况,就會趕不上中國日新月异的變化”。
在自貿區進口商品展臺前,西班牙學者阿曼多與同行者密切交換著意見。阿曼多近期正著手研究16世紀以來中國、西班牙與墨西哥的經貿往來,置身於浦東這一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他深切感到歷史與現實的奇妙呼應,“今天的中國,正以另一種管道與世界發生聯系,並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利好”。除了經貿合作,阿曼多期待21世紀的中國為世界帶來更多積極影響,“作為一個新興的大國,中國有責任也有能力在文化、制度、和平發展理念等各個層面,引領世界前行”。
一個小中心卻“能上能下”
位於長寧區的古北市民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地方。參訪團來到這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左側書櫃展示的八國語言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旁配備互動式荧幕,市民通過掃碼即可借閱。
一小時內,中外嘉賓參觀了一樓的“一網通辦”社區延伸點,二樓的非遺工坊,三樓的愛心助餐點。但這些只是中心一隅,“五站合一”涉外服務、基層立法聯系點……藏匿在樓裏的更多點位向來客展示著“一體兩翼”,而這“一體”指的就是基層羣衆。
“我曾是一個國家的首相,也曾參與探討政策的製定,但今天所見所聞給了我新的啟發。”萊索托前首相穆凱齊·馬喬羅感歎,“一個小中心卻‘能上能下’,往下能帶居民體驗社區互動,往上能帶居民參與國家政策製定,真了不起。”
“文化交流活動對剛來中國的外國人十分重要。”來自土耳其的司馬茹談到非遺工坊裏的昆曲講堂,老師展示的不同唱腔、摺扇手勢讓她體會到了文化的异同。
從“文字漩渦”讀懂文明互鑒
隨後,嘉賓們移步黃浦江畔的浦東美術館。在這個上海地標性建築裏,他們參觀了一些承載中國文化、連通古今的代表性展覽。
許多嘉賓駐足在位於場館中央、由藝術家徐冰創作的巨型裝置“引力劇場”前。這是一個由1600個方塊字形成的“文字漩渦”,從地上四層直抵地下一層,底部恰好觸碰到巨大的鏡面。這個裝置的特殊點在於:在不同樓層和視角下,都只能讀取文字局部資訊。
阿根廷青年學者郝星晴將這個藝術裝置與自己的中國學研究聯系在一起。她指出,觀眾與裝置的關係有時就像外國學者和中國一樣,會產生“盲人摸象”的錯覺。“我想這位藝術家想要突出移動,就像我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進行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當然即使不移動,我們也需要不斷轉換思維去看待一門學科、一種文化、一個國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