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精神障礙社會康復服務治療“心病”應從“心”做起

河南 47℃ 0
摘要:11月13日下午,平頂山市衛東區一社區門口,王麗正在賣饅頭

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精神障礙社會康復服務治療“心病”應從“心”做起

11月13日下午,平頂山市衛東區一社區門口,王麗正在賣饅頭。(王向前攝)

社會中有這樣一類人——從身體上看來,他們大多與常人無異,但在他們的身體裏卻有一個受傷的靈魂——他們是精神障礙患者。

資料顯示,世界上約有八分之一的人患有精神障礙。焦慮症和抑鬱症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他們中有的人幻聽幻視,有的人躁狂易怒,有的人卻被沮喪籠罩……他們自身在飽受精神折磨的同時,也給家人帶來苦楚。

精神衛生,既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重要的民生問題。11月13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為更好地幫助這一群體,近日,省民政廳等部門印發通知,完善我省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要開展精神障礙社會康復服務。

 特殊群體應有特殊關懷

11月13日下午4點,平頂山市衛東區東湖社區門口,商販攤位緊貼著大門在兩邊排列,吆喝聲此起彼伏,居民進進出出。門口邊顯眼位置,王麗(化名)肩上斜挎小皮包,守著饅頭攤位,忙個不停。

“饅頭都是熱的,不信你摸摸。”一比特老先生手裡拿著兩塊錢來買饅頭,擔心桌子上的饅頭凉了,39歲的王麗馬上帶著笑容解釋,“這些饅頭是今天下午送過來的,都存放在保溫箱裏,熱乎乎不會凉的。”說著話,她利索地從保溫箱裏又拿出一袋饅頭遞給老先生,同時順手接過錢,裝進小皮包。

看著老先生滿意地走進社區,站在一旁的平頂山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項目“喜樂之家”負責人朱喜紅小聲說,王麗是他們的幫扶對象,賣的饅頭也是他們工作間專門蒸的。朱喜紅說,精神障礙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監護難度大、家庭負擔重、還存在一定風險,幫助他們減輕病痛、融入社會是一件急迫而又漫長的事情,日常工作之餘,他們於今年6月中旬推出喜樂饅頭工坊,配合心理治療,引導部分精神障礙人士生產和銷售饅頭,一方面減輕了這些人的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他們的生活自信心。

截至目前,“喜樂之家”先後在市區團結路社區北團社區、市長途汽車站、五一路、沁園社區等處設立了9個賣饅頭點,日均售賣饅頭2000多個。

“其他事情我也幹不成,這事挺輕鬆。當時‘喜樂之家’找我商量時,我一聽就同意了,覺得適合自己,比在家啥事不幹强。”王麗說,她每天下午3點出攤,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收攤,生意好的話,出一次攤能賣100多塊錢,扣除各種費用能掙幾十塊錢,每月還能領幾百塊錢補貼。

 精神衛生是個系統工程

從8月下旬開始出攤,王麗已經賣了將近100天的喜樂饅頭,風雨無阻。當天,王麗的保溫箱裏有紅棗饅頭、南瓜饅頭等4個品種,社區似乎早就熟悉了她的存在,不斷有居民專門前來購買。

“協助王麗融入社會是家庭的大事,幫助‘王麗們’進行康復治療更牽動著我們的心。”平頂山市衛東區民政局黨組副書記張紅傑說,精神障礙康複非一朝一夕可行,幫助精神障礙人士早日回歸社區、融入社會也非一人一力或一家庭可為,需要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支撐。

支撐體系中,在社區對精神障礙人士進行干預是保證精神障礙治療效果的關鍵環節,而社區康復服務又是改善和提高精神障礙人士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與參與能力以及就業能力,促進其回歸和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

不過在社區康復服務方面,平頂山市面臨著難題。平頂山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人才短缺、服務供給不足等實際問題,平頂山市以衛東區河西社區、東湖社區為試點,引入專業社工機构,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社區康復體系,為精神障礙人士提供健康發展、情感關懷、社會融入、就業探索等個性化服務。

喜樂饅頭就是試點社區和團隊在工作中論證出來的一個點子,效果正在“發酵”。另一比特精神障礙康復者馬先生的妹妹告訴記者,哥哥身體不好,不能外出打工,家裡經濟壓力又大,導致思想出現了問題,在家裡鬱鬱寡歡,還動不動發脾氣,家人們備受折磨,“自從在社工幫助下到社區賣饅頭後,每天出門前都會早早準備,精神面貌變化非常大,說話有激情了。”

 社區康複惠及眾多家庭

製作饅頭,售賣饅頭,“喜樂之家”的覆蓋對象通過勞動擁有了收入,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得到了別人的尊重。

“自今年3月‘喜樂之家’的兩個試點運營以來,社工們開展了以走訪評估、科普學習、情感溝通、社區訓練、融入回歸等為主要內容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張紅傑說,精神障礙康復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他們立足於精神康復者及家庭的實際需要,採用多元化社區康復服務模式和社會工作專業手法,幫助精神康復者重建自我認知、社會認知,發展人際關係,使他們能够真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從而順利融入和回歸社會。

截至目前,“喜樂之家”已經成功提供線上線下康復服務8609人次,入戶探訪184人次,物資幫扶414人,跟進服務316人次,個案扶持35人次。

社區對精神障礙人士康復的重要作用,正在引起社會廣泛重視。近日,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和省殘疾人聯合會等4部門聯合印發《河南省“精康融合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佈局健全合理、服務主體組成多元、形式方法多樣靈活、轉介銜接順暢有序、管理機制專業規範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精神障礙社會康復服務,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範服務率達60%以上。

“我們將綜合和集中使用相關部門的資金、政策及設施等資源,加强社區康復陣地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和經費保障機制,引導多方資源投入和社會力量參與,促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可持續發展。”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有關負責人說。(記者王向前逯彥萃)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