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非農業合作論壇與會嘉賓認為——
海南與非洲農業合作大有可為
海南日報記者陳彬曹馬志李豔玫
11月14日,第二届中非農業合作論壇在三亞召開。圍繞“糧安非洲,譜寫中非農業合作新篇章”大會主題,與會嘉賓積極探討,為拓展中非農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助力非洲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言獻策。
現代農業是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和重點方向之一,如何繼續深化海南與非洲國家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也是當天嘉賓們熱議的話題。
中非農業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10年來,中非農業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雙方就糧食安全、减貧、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關注的議題持續開展對話交流;中非農業技術和人才培訓體系進一步健全,300多項先進適用科技在非推廣,讓非洲100多萬小農戶受益;中非農產品貿易額比10年前翻了近一番。
“中方將堅定支持非洲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以務實舉措開展非洲糧食作物和農業產能提升行動,助力非洲早日實現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
非洲聯盟委員會農業、農村發展、藍色經濟和永續環境委員薩科認為,中國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大量投資於科技創新,與此同時也為非盟提供了促進非洲農業生產、加工以及農食價值鏈轉型的機會。“非洲具有廣袤的可耕地,還有豐富的海洋和水資源,囙此可為中非合作帶來重大機遇。”
在中非合作中,企業一直是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琴說,荃銀高科在非洲的農業探索之路從2009年開始,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在非洲開展綠色超級稻研究推廣,利用蓋茨項目基金在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培育出了一系列適合當地的綠色超級稻品種。
中非農業合作期待注入新動力
據統計,非洲農產品對華出口已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今年1月到7月,中國自非洲進口的農產品貿易額達到約3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這些中非農業合作的最新成果實實在在地惠及了雙方百姓。
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後續委秘書長、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表示,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發揮中國對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帶動作用,需要拓展思路勇於創新,中非農業全產業鏈深加工合作尚處於初期的起步階段,亟待更多的資源扶持。中非雙方需要群策群力破解相關難題,為中非農業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佛得角農業與環境部部長吉爾伯托·席爾瓦認為,中非合作有助於新增佛得角和中國在農業領域的韌性,兩國的合作還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應該創造條件來加速投資,採取最好的科技手段,使得農業更具有生產力、收益性,為人民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應對糧食安全,根本出路在科技,非洲在創新方面進步空間巨大,對於農業技術需求尤為迫切,中國的科技與經驗對非洲解决糧食安全和貧困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金軻表示。
海南與非洲農業合作空間大
作為中國唯一的全域熱帶省份,海南與非洲諸多國家氣候相近、資源相似、產業相配,雙方合作空間大。《中非農業合作論壇三亞宣言》發佈4年來,海南與非洲在農業科技、貿易投資等領域開展一系列交流與合作,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今年前三季度,海南與非洲的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10億元,同比增長77.4%。
與會嘉賓認為,海南正在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可以通過發揮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制度優勢,將中非農業合作推向新的高度,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動力。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表示,下一步,海南與非洲國家可以在農業領域開展以下合作:一是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加强熱帶農業技術、科技創新、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推動非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二是深化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和交流,提高雙方的科技和管理水准,增强農業合作的可持續性。三是開展農業領域全方位合作,依託海南自貿港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在熱帶果蔬資源開發、農產品加工、病蟲害防治、漁業養殖等方面開展合作。
“中國熱科院在海南有6萬畝高標準科研示範基地,建有多種先進的熱帶農業生產科技模式,熱誠歡迎大家會後交流訪問!”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崔鵬偉向參會的各國嘉賓發出誠摯邀請。
(海南日報三亞11月14日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