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綏德:非遺群星正閃耀

陕西 39℃ 0
摘要:

綏德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秧歌之鄉、石雕之鄉、民歌之鄉、嗩呐之鄉、剪紙之鄉。榮譽的背後,是一批批飽含深情、甘於奉獻的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現時,綏德有縣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3人。他們擇一行、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為非遺文化傳承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11月1日,記者採訪了綏德縣的3比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走近他們的藝術人生。

石雕“癡”人

將這門手藝代代傳承下去

13歲時,汪建勃就鑿出了人生中第一個石雕的楔窩。相識的石匠們驚奇地說:“門裡出身,自會三分。真是塊幹石匠的好資料!”

如今,汪建勃已74歲,是綏德石雕雕刻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所雕的炕頭石獅、龍鳳、麒麟,或威風凜凜,或精美細膩,皆栩栩如生。

汪建勃出生於綏德縣的一個石雕世家,從小學習綏德石雕雕刻技藝。憑著對石雕的熱愛、極强的美術天賦以及經年累月的練習,24歲時,汪建勃成功雕出一件精美的仿古小石獅,也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同行們看來,汪建勃是個石雕“癡”人。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在陝北鄉村的夜晚,人們只能用煤油燈或蠟燭來照明。為了儘快完成石雕作品,汪建勃常常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昏暗的院落裏,一錘一鏨地雕著。“我從不覺得孤獨。石雕對我而言,已經不只是為了生計,更是一份熱愛。”汪建勃說。

多年來,汪建勃教出幾十名徒弟,但從未收過學費,總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所感傳授給他們。“我只希望他們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這門手藝代代傳承下去。”汪建勃說。

泥塑“達”人

做泥塑也是在做自己

“捏泥人前,腦子裏要有人物的年齡、性別、表情、動作,要做到心中有數、沉心靜氣。”這位說起陝北民間泥塑便滔滔不絕的老藝人,就是綏德民間泥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瑜。

王文瑜自幼家境貧寒,國中未畢業就輟學了。但他酷愛繪畫、剪紙,還掌握了編筐篩等手藝。因為手巧,逢年過節,村裡人都樂意來找他剪窗花。

“我從小就在農村的土堆裏玩,跟黃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囙此,我覺得做泥塑也是在做自己。”王文瑜說。

生於斯長於斯,歌頌勞動人民是王文瑜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他的作品生動傳神,大多表現的是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陝北人民的日常生活、生產場景。

穿著羊皮襖的背柴老頭、做針線活的陝北婆姨、憨態可掬的小孩……王文瑜的這些作品原汁原味,妙趣橫生,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向人們講述鮮活的黃土文化和動人故事。他的作品遠銷國內外,《對火》《財(柴)源廣進》等多個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

滲透在骨子裡的鄉村生活和時代記憶,為王文瑜的民俗泥塑創作提供了源頭活水。如今,58歲的王文瑜每週都會準時到綏德中小學給喜歡泥塑的學生現場授課,讓孩子們通過泥塑瞭解黃土文化。空閒時,王文瑜會坐在泥塑館靜靜地和泥、捏泥,處理作品的細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沉浸在黃土的世界裏,靜靜地與自己對話。

秧歌“能”人

秧歌是我一生的摯愛

“扭秧歌講究一個‘美’字!走扭搖擺踢,閃顛柔脆俏。想扭好秧歌,必須功在腿上、藝在手上、情在眼上!”

在綏德縣文化廣場,人們常能見到一比特熱情的老人為秧歌愛好者指導動作要領。他便是秧歌(陝北秧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魏建明。

魏建明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秧歌表演天賦。10歲時,他便能跟著村裡的秧歌隊扭得有模有樣。20歲出頭,魏建明就熟練掌握踢場子、搬水船、唱傘頭等秧歌技藝,成了遠近聞名的秧歌“能”人。

1995年,魏建明任綏德縣文化館館長。他說:“不能只我一人傳承陝北秧歌,要讓專業化的隊伍將秧歌藝術更好地發揚傳承。”囙此,他决心組建黃土地藝術團。

面對缺專業人才、經費等重重困難,魏建明想方設法解决問題。在他的努力下,53人的藝術團終於成立了。

魏建明回憶,排練初期,演員們基本功弱,他就一遍遍地耐心教導。經過長期創作、排練,陝北秧歌表演《黃土風情》讓藝術團打出了名氣。藝術團先後參加了荷蘭國際民間藝術節以及第四届、第五届中國民間藝術節等演出。

多年來,魏建明培養出陝北秧歌藝人60多人,包括陝北秧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4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10餘人。

今年75歲的魏建明,已不大能扭得動了,但他仍堅持到縣文化館、綏德大道、廣場等地為秧歌愛好者義務指導。“秧歌是我一生的摯愛,我會不遺餘力地為秧歌事業作貢獻。”魏建明說。(記者:張樂佳通訊員:張丹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