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逾5300億元

江苏 43℃ 0
摘要: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09.4億元,可比增長4%,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夏糧生產克服越冬期寒潮、收穫期降雨等不利因素影響,實現豐產豐收。”江蘇省地方統計調查局農村統計處處長俞姝介紹,我省秋糧播種面積穩定,長勢總體正常,收割順利進行,全省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穩糧食:滿目皆“豐”景,秋收秋種忙10月下旬,大地流金,秫熟稻馨。

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09.4億元,可比增長4%,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夏糧生產克服越冬期寒潮、收穫期降雨等不利因素影響,實現豐產豐收。”江蘇省地方統計調查局農村統計處處長俞姝介紹,我省秋糧播種面積穩定,長勢總體正常,收割順利進行,全省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穩糧食:滿目皆“豐”景,秋收秋種忙

10月下旬,大地流金,秫熟稻馨。在宿遷市宿城區陳集鎮倉圩村,種植大戶蔡波正在自家的田地裏收割大豆,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國家啟動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大面積示範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去年開始,我嘗試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今年共種植了240畝地,預計玉米畝產量達1200斤,大豆畝產量在300斤左右。我算了一下,與去年相比,今年玉米和大豆的產量都有明顯提升。”蔡波說,經過幾個月的耕耘,大豆、玉米迎來了雙豐收,這令他感到欣喜。

“大豆玉米單產提升是糧食保障的需要,是挖掘產能、持續提升產能的需要,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需要。”10月24日,全省大豆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現場觀摩培訓會在響水召開,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唐明珍表示,我省切實承擔起大豆玉米單產提升的新任務,各地加快佈局優化,推進大豆玉米規模化生產;加大科技集成配套,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搭建單產提升工作平臺,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加强產銷銜接,推進優質大豆玉米產業化開發。

當前正是小麥油菜秋播關鍵時期,今年秋播開始,我省從小麥、油菜抓起,全面啟動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聚焦“當年見效、措施配套、支撐保障”3個重點任務,為明年及中長期單產持續提昇打牢基礎。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瞭解到,今年夏熟小麥、油菜示範方畝產最高分別達819.9公斤、367.6公斤。

“我們已經製定一套秋播品質評價名額,將從品種佈局、適期播種、秸稈還田整地、機械勻播、抗逆應變措施、冬前壯苗等方面對秋播質量進行評估並通報。”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杜永林介紹,今年秋播,省裡已下達100個小麥、30個油菜千畝示範片和10個小麥、1個油菜部級綠色高產高效整建制推進縣,3個油菜單產提升行動整建制示範縣任務。各地將依託各類示範專案,打造一批“百畝攻關田、千畝示範方、萬畝高產片”,加快熟化優化綠色高產高效科技,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參與示範片建設,廣泛開展高產競賽,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强產業:重大專案,為農業現代化夯實基礎

挑高的廠房、平整的地面、嶄新的排水管……位於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的江蘇京海禽業集團忠義種雞場設施農業樓房養雞項目,設備已安裝到位,即將竣工投產。“我們重點實施的設施農業樓房養雞項目,總投資2.4億元,占地118畝,配有環境控制系統、餵料系統、飲水系統、自動集蛋系統,可飼養5萬套父母代種雞。”京海集團總經理王宏勝介紹,項目可帶動農民增收超千萬元。

項目為王,環境是金。海門實施特色農業產業鏈“召集人”制度,圍繞綠色蔬果、海門山羊、海門肉雞等6條農業特色產業鏈,每季度研究會商特色農業產業鏈高品質發展相關事宜。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重大專案建設,呈現出“一增三高”特點——項目數量增,全省已開工建設農業農村重大專案1112個,較去年同期新增36個;項目開工率高,重大專案開工率92.6%,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項目質態高,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占比52%,超億元項目占比35%;投資完成額高,年度已完成投資927億元,投資進度77%,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

為保障推進農業農村重大專案建設,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發佈《江蘇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引領示範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設施蔬菜產量占比達50%、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85%、設施漁業產量占比達60%,設施農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江蘇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優勢更加突出和穩固,成為“農業現代化走在前”的重要標誌;到2030年,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建成全國高水准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地區。

“各市縣區要圍繞全省實施方案,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尤其是要摸清設施用地資源,在此基礎上認真謀劃、做好規劃,制訂好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線路圖’‘施工圖’。”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處長鄒芳剛說,傳統果蔬設施區要加快設施改造提升,推動設施構型與控制設備向大型化、宜機化、智能化轉型。傳統畜牧養殖區設施要加快向集約節約用地、綠色種養迴圈方向轉型。內陸水網地區要加快推進池塘標準化改造,海洋養殖要積極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海養殖模式。

美環境:學習“千萬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蘇鄉

今年正值浙江“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江蘇全面對標對錶,全方位查找問題,加快縮小農村改廁、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名額與浙江的差距。現時,全省農村戶廁改造66.2萬戶年度任務已完成66.1萬戶;727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全省治理率提升至45%左右;1.4萬多個行政村大力推進村莊垃圾清理專項行動,打好村莊清潔行動秋冬季戰役,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鄉鎮(街道)超350個。

“三清三治”向美而行,吳韻錫鄉展現盛景。“隨著無錫市‘三清三治’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農村河道、道路、垃圾等治理日益精細化,環境管護日益規範化、機制化。今年以來累計清理農村垃圾56.3萬噸、河塘溝渠2.3萬餘處,公共空間井然有序、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宜居宜業的生態元素隨處可見。”無錫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張曉慶介紹。

“我們學習浙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科學方法,根據蘇南、蘇中、蘇北地區不同資源稟賦、工作基礎、發展定位,分區分類分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業處處長孟德富介紹,今年全省分3個片區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推進會,指導蘇北片區加快補齊短板,蘇中片區聚焦重點實現質的提升,蘇南片區注重彰顯特色。分地區分年度制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點任務清單,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拓展陞級,力爭到2025年,推動不少於3000個村、200個鎮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走在前、做示範。

“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楚漢文化”……多元文化和地域特徵賦予江蘇鄉村獨特氣韻。江蘇積極挖掘傳承農村傳統文化基因,讓歷史鎮村、文物古迹、農業遺跡等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讓民間藝術、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活態鄉土文化傳下去。今年,全省組織開展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現時已初步梳理摸排出農業文化遺產項目超過120個,吳中傳統水生蔬菜栽培系統、吳江基塘農業系統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省共擁有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0個,公佈省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20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