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改革開路用創新破局

江苏 31℃ 0
摘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今年是黨的十八届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作為省委十四届四次全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具體安排的10項具有牽引性的重點工作之一,我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實舉措全面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完善體制機制,轉變發展管道,共同彙聚起走在前、做示範的澎湃動能。

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今年是黨的十八届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作為省委十四届四次全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具體安排的10項具有牽引性的重點工作之一,我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實舉措全面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完善體制機制,轉變發展管道,共同彙聚起走在前、做示範的澎湃動能。

在實踐中探索,為全國發展探路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截至目前,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需要江蘇落實的改革方案,已全部結合我省實際貫徹落實,全省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全社會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擁護改革的氛圍更加濃厚。

路相通、渠相連,高標準水渠灌溉,無人機均勻噴灑……眼下,鹽城亭湖區鹽東鎮曙陽村5589.4畝整齊劃一的高標準農田中,稻穗漸漸轉為金黃,又一年豐收在望。“田埂、壟溝整平了,人心也齊了,收成也提高了。”村書記蔡紹景說,自從前年試行“小田變大田”改革,農田平整成片,村內道路迴圈暢通,畝均稻麥兩季總產1200公斤以上。這項因地制宜、大膽探索的改革做法被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吸收,今年7月被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推廣。

試點先行成為推進改革的突破和先導。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內外貿一體化試點省份,寧錫常接合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率先在全國啟動生態島試驗區建設,推進小劇場建設經驗在全國推廣,宿遷“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探索的多項舉措獲全國推廣……省領導每年聯系一批重點改革任務,省市縣三級領導層層推進,一批重點改革任務先行先試取得突破性進展。

區域協調發展,是一盤著眼全域、縱橫聯動東西南北、統籌聯通國內國外的發展大棋局,也是身為長三角“重要一翼”的江蘇大膽探索的著力點。合力推動國家出臺《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方案》《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方案》,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進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項目落地建設。統籌推進揚子江城市群、沿海經濟帶、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大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力度……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和實現路徑正不斷豐富。

集中力量辦大事,“一號工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改革,呼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增强“敢改”的勇氣、提升“善改”的本領,我省深入推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通過這項新征程上江蘇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不斷增添前進的動力、激發創新的活力。

半年來,由法爾勝泓昇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江陰興澄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江陰金屬材料創新研究院、東南大學等產業鏈上下游8家組織參與的創新聯合體,針對江蘇金屬線材製品產業存在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持續攻關。截至目前,全省首批10家聯合體共計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創新主體136家,累計承擔省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超150個,攻堅解决了一批單一創新主體無法突破的共性技術難題。

突破體制和機制的藩籬,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全產業鏈上下齊心協力集中力量辦大事,成為通過改革釋放活力源泉的生動縮影。制度機制的規範創新,不斷提升著改革創新舉措的“含金量”: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實施方案》明確改革任務;頒佈實施《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在强化基礎研究、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營造創新生態等方面作出規定;在全國率先發佈《關於促進科技人才發展的决定》,從培養、使用、引進、流動、評估、激勵、服務、保障等八個方面,對科技人才給予集成支持;印發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明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印發《蘇南自創區“十四五”發展規劃》,按年度推進實施重點工作任務、重要改革舉措、重大科技平臺、重大科技專案清單等“四重清單”,率先探索開展企業基礎研究投入獎補、高層次科技人才貢獻獎勵補助、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等試點,“五城九區多園”的創新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為發揮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雙輪驅動”效果,一系列力度十足、誠意滿滿的政策舉措不斷出臺。省委出臺加强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工作的意見,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建立直接聯系掌握戰畧科技領軍人才工作機制,推動省級重點人才工程向“卡脖子”科技聚焦。省委組織部將省級人才計畫精簡為2項,遴選支持首批人才攻關聯合體,優化組建新一批科技鎮長團,加大人才金融支持力度,著力打造“蘇暢”人才服務環境。省委宣傳部發佈12名最美科技人物先進事蹟。省財政廳研究出臺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改革“20條”,實行“預算+負面清單”,推行經費“包乾制”。省教育廳推動22所高校入圍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百强榜,其中4所位居前十。省人社廳推出取消人才稱號、獎項與升等直接掛鉤的舉措。省委編辦建立省級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南京大學等4家組織深入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3項改革成果入選科技部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

錘煉改革“硬本領”,提升企業和羣衆獲得感

10月8日,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廠區內,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上,機器人、機械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太陽能電池板的上料、串焊、排版、裝框、層壓等工序。

“3月份投產以來出口值已超2億元,通過淮安港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物流成本每標箱較陸運降低約1000元,我們的發展信心更足了。”公司關務經理王波對口岸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深有感觸。南京海關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29條措施後,不少省內外貿企業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優渥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定心丸”。去年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畫,大力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一件事”改革集成綜合多個相關聯的事項,“不見面審批”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數位政府“四梁八柱”初步形成。

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遵循問題導向,我省研究製定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畫。出臺就業促進條例,製定穩定和擴大就業27條措施,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32萬人。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省9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達到省定辦學標準。大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不斷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全省居民縣域內就診率93.94%。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從前期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進入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省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說,走在前,關鍵是“改在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還有許多未知領域,我們必須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努力在改革創新上爭當表率,緊緊依靠改革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活力,堅持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