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晨露
古琴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朱晞輕撫琴弦,戰國時即有故事流傳的《高山》之音在會場流淌,荧幕上滾動著一個個看似“天書”的文字——中國古琴特有的減字譜,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尚君舉起手機連連拍攝。通過上海音樂出版社多年探索的“古譜今譯”融合出版科技,昔日書寫困難的減字譜成功數位化,多譜合一的標準出版品為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打下根基。
當荧幕上出現來自上海企業米哈遊出品的《原神》中“雲堇”的形象,台下上海京劇院“80後”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頓時關注到了。“雲堇”是遊戲世界的戲曲藝術家,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揚為其配唱,一曲《神女劈觀》盪氣迴腸。“要讓國劇觸達當下年輕一代甚至海外受眾,必須為它找到一種新的、喜聞樂見的載體,使其重回日常生活場景。國劇是如此,傳統文化也是這樣。”米哈遊創始人、董事長劉偉分享道,“雲堇”和《神女劈觀》成功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成為海外Z世代年輕人瞭解中國戲曲文化的一張新名片,“年輕人並非不喜歡傳統文化,而是傳統文化需要更多現代表達。遊戲天然具備互動、參與内容,是傳統文化重回福斯視野,特別是走進全球Z世代群體的最好媒介之一。”
昨天,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上海文宣文化人才論壇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上海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展開,來自上海文宣思想文化系統各行各業的大家、英才濟濟一堂,類似交流碰撞比比皆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則是論壇演講嘉賓不約而同聚焦的主題。
“任何優秀文化都是傳承與創新的統一。”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熊月之談到,上海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上海地區傳統文化具有五個鮮明特點,即悠久性、豐富性、開放性、創新性與包容性。“上海地域不算大,但已確立三個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崧澤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這些文化遺存串聯起上海古代文明發生、發展的軌跡,為瞭解包括上海地區在內的江南地區的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中華文明探源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無論是按空間還是文化表現形態來分類,上海文化都極其豐富,特別是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而襟江帶海的地理位置和近代以來的社會、制度、思想因素决定了上海文化的開放、創新、包容。”
陳尚君說,古籍整理是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工作,今年6月,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古籍整理對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的意義更加凸顯。陳尚君耕耘40餘年的《唐五代詩全編》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為全國學界所矚目,“古籍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唐詩是中國文學皇冠上的明珠。有幸時值升平,沐浴時代與科學的恩惠,感恩前賢時哲為古籍整理所作偉大而持久的努力,努力精進,希望不負此生。”
上海博物館是國內博物館中國際交流啟動最早、國際交往範圍最廣、國際合作開展最深入的博物館之一。以中國古代藝術通史為主的上博東館即將建成開放;以展示世界文明為主的人民廣場館啟動轉型陞級;以長江口二號古船等考古主題為覈心的北館也將啟動建設,構建起上博“一體三館、全城聯動、特色清晰、相輔合璧”的新發展格局。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劇透”:以三星堆、金沙遺址等古蜀文明為內容的“何以中國”第三展作為上博東館開館大展,不僅將大規模展出來自四川三星堆的珍貴文物,還將綜合全國數十家博物館資源,講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故事;引發轟動的“對話世界”系列第三個展覽將對話達·芬奇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實現上博館藏中國傳統繪畫名作與文藝復興時期傑作的“對話”。
“傳統藝術一定要朝前發展,一定會不斷創新。”上海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吳雙說,“上海是一方‘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沃土,從《臨川四夢》到全本五十五出《牡丹亭》,傳承好、傳播好、傳揚好昆曲,是我們的文化使命。在上海文化生活多元的沃土,還需要昆曲以多元化的文化姿態、藝術管道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昆曲藝術發展新的觀眾群體。”
“米哈遊是在上海這個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土生土長的年輕團隊,有發自內心的文化自信。”劉偉說,在世界範圍內對中國文化內容的高品質表達是稀缺資源,也是能讓國際用戶眼前一亮的資源,“以最高的品質做創新的內容表達,感動全世界年輕人,這是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力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