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明晚首播用考古實證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歷程故事

上海 28℃ 0
摘要:  由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系列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10月20日起每週五20:30將在東方衛視、百視TV同步播出。

  記者張熠

  由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系列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10月20日起每週五20:30將在東方衛視、百視TV同步播出。

  紀錄片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以百年中國考古的豐碩成果為依託,以縱向時間為線索,追溯中華文明的根基、發源與早期形成和發展。用總導演幹超的話來形容,所謂“何以中國”,即用考古實證,追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歷程故事。

  “透物見人”,回到歷史現場

  紀錄片《何以中國》共8集,以《秦漢》《搖籃》《星鬥》《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為題,從邁向一體化的秦漢帝國講起,進而溯源至新舊石器之交,見證中國大地的人們走向農業定居社會,建立美學和信仰,組成家庭和社會,開始天南海北的文化交流,形成城邦和區域國家,最終誕生廣域王權國家,形成早期中國大一統格局。

  幹超介紹,考古學的宗旨是“透物見人”,紀錄片以大量的全國性考古成果和文物組合,通過影視化敘事,描繪更為具體且有溫度的先人所處時代的社會面貌。從2021年初啟動籌備,《何以中國》紀實攝製團隊歷經700多個日夜,跋涉超過四萬公里,到訪全國考古遺址、考古工作站、博物館等點比特230餘個。主創團隊梳理文字資料300多萬字,前後腳本撰寫達40萬字。攝製組進入中國幾乎所有最高等級的博物館、考古所,90%的文物都是從玻璃櫃中被取出拍攝的,觀眾囙此得以近距離觀摩文物的細節。

  尤為特殊的是,攝製組進行了難得的組合拍攝。安徽淩家灘遺址07M23號墓,隨葬玉石器多達300餘件。紀錄片拍攝時,攝製組特意請考古學家復原了這批玉石器的擺放位置。“300多件玉石器分四層擺放,分佈於墓主人的身上、身下、頭部、耳邊等。我們沒有孤立地去拍文物,去講它們的造型、紋樣、科技,而是讓人穿越時空,走進那場5000年前的盛大葬禮,看那些代表身份的尊貴玉器,怎樣一件件按禮制放在重要位置,這些東西又是如何影響後世的。”幹超說,這是《何以中國》的視角,即透過文物,看到它的文化意義以及它在歷史中的深度。

  每一個細節,都有考古實證

  紀錄片在創制上彙聚了强大的電影團隊,將紀實、電影、重建等表達手段融為一體,其中,電影再現部分共拍攝近400場,演員超4000人次,根據考古成果復原製作的服裝多達2268套,復原飾品1500件,復原道具3600餘件,復原場景僅史前部分就達到驚人的100餘處。

  紀錄片首集《秦漢》,講到解憂公主和親烏孫,公主進入營帳的畫面只有幾秒鐘,但烏孫營帳的造型、公主的服飾、託盤上的動物皮毛等該如何呈現,攝製組尋求了多位專家學者的意見。“每一個場景,不光是導演組的心血,專家也會反復推敲,找到更堅實的證據。”

  在反山墓地現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就著攝像機的燈光繪製反山20號墓。“那天是晚上拍攝,很黑很安靜。我就在20號墓的邊上,看著這座5000多年前的,良渚的王一級的大墓。用我的專業知識,畫完了墓主人複雜的、非常能够代表良渚用玉禮儀制度的葬儀過程。感謝《何以中國》,能够為大家提供如此生動,可以跨越時空的另一種對話場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