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川市上下以特色現代農業“1359”發展計畫為抓手,通過建園區、擴規模、樹品牌、强鏈條、抓集羣、拓市場,不斷夯實農民增收基礎,全力推動特色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99元左右,同比增長7.4%,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與全省同步。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7.6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8%,增速排名全省第5,高於全省平均水準0.2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以《銅川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為引領,對標特色現代農業“1359”發展計畫,重點圍繞做大做强旱地小麥“銅麥”系列、蘋果、櫻桃3大優勢產業,做精做優生猪、果蔬苗木、中藥材3大特色產業,通過3至5年時間,優勢特色產業引領作用更加明顯,集羣效應更加凸顯,區域公用品牌特色更加突出,產業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旱地糧食特色鮮明。全市糧食面積常年保持在100萬畝以上,“宜君玉米”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和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畝產1070公斤創渭北旱地春玉米新紀錄。選育的旱地小麥品種“銅麥6號”在全國累計推廣1000多萬畝,以畝產766.42公斤創全國旱地小麥畝產最高紀錄。為陝西渭北旱原乃至整個黃淮冬麥區品種更新換代和小麥生產水准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推行“一鎮一網站”,已創建7個縣級農事服務中心和30個“全機械化+綜合農事”鎮級服務站,實現區縣、涉農鎮辦全覆蓋。
特色現代畜牧業發展迅猛。堅持一體化設計、多元化投資、全域化佈局、集羣化發展,聚力打造活豬“育、繁、養、宰、銷、加”全產業鏈條,著力構建生產高效、資源節約、佈局合理、產銷協調的活豬產業高品質發展新格局。產業鏈上游引進了英聯飼料、大唐種業等頭部企業,實現了源頭把控、高標準生產;產業中游引進了大北農、新希望等國內龍頭企業,帶動活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產業鏈下游將本地養殖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育肥主力軍,將農戶緊密鑲嵌到產業鏈中,實現了利益共用、優勢互補、風險共擔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加大延鏈補鏈、强鏈力度,引進了上海題橋等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企業、康旺等中獸藥加工企業和大耀農等獸醫社會化服務企業,實現了活豬全產業鏈綠色迴圈發展。全市新建設施漁業基地5個,新建陸基高位圓池48個,容積0.62萬立方米,新建水產養殖大棚36座,面積1.35萬平方米,實現漁業畝均產值倍增。
中藥產業發展潜力大。按照“上規模、突道地、重加工、提效益”思路,全市建成道地藥材生產基地30萬畝,建設產地初加工基地15個、中藥材深加工基地21個,引進2家中獸藥加工企業,基本建成秦耀源中藥材農業綜合產業基地建設和中獸藥科技產業園。“宜君黨參”“耀州黃芩”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稱號。耀州區中藥材產業鏈被認定為首批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中藥材產業鏈不斷延鏈壯鏈。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每年開展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和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調查研判,建立重點企業幫扶聯系機制,實行一對一包抓制度,切實協調解決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現時全市中、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44家。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7個、市級示範家庭農場28個、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28個。推進集體經濟“消薄培强”行動,實現了35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村有收入,其中2022年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95個,較上年新增16個。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縣全覆蓋,宜君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第三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宜君縣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印臺區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創建,秦創原銅川農業科技創新融合示範園啟動建設。(記者:朱紅衛)
【銅川】鏈群同構打造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模範
摘要:近年來,銅川市上下以特色現代農業“1359”發展計畫為抓手,通過建園區、擴規模、樹品牌、强鏈條、抓集羣、拓市場,不斷夯實農民增收基礎,全力推動特色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