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幫互助團結幸福江城縣康平鎮瑤家山村
普洱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的殷殷囑託,以“弘揚新時代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建設現代化美麗邊疆”為主題,緊扣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强6個方面19項名額,團結帶領各族黨員幹部羣衆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市44個邊境村如期啟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三年來,一個個邊境村煥發新顏,猶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鑲嵌在祖國西南邊陲的錦繡河山上,不斷譜寫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新時代絢麗畫卷。
實幹興邊建設美麗家園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20世紀60年代,西盟佤族人民開創新生活的喜悅,隨著《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聲傳遍全國。如今,伴隨著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深入推進,曾經“一步跨千年”的阿佤人民迎來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響徹邊疆。
“以前村裡是土路,孩子上學、出門看病都不方便。現在蓋起了新房,通水通電通路,以前想都想不到。”西盟縣永俄寨村民岩成說。
普洱市堅持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畧“兩個融合”,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緊盯水電路網建設,加快補齊制約邊境地區發展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短板,規劃建設項目2095個,計畫總投資額約19億元。
全域推廣“綠美+產業”發展模式,內塑“綠美小家”、外樹“綠美大家”,積極謀劃實施拆違拆醜、人畜分離、“兩污”治理等人居環境提升項目,創新探索出“政府建設+企業運作+村民參與”的農村生活垃圾收儲轉運模式,“村規民約+獎勤罰懶”的自我管理機制,全面激發羣衆內生動力;精心打造出江城曼灘、瀾滄阿裡上寨、孟連隴海、西盟永不落二組等20個示範村寨,帶動引領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實現一天一個小變化、一年一個大變化、三年一個大變樣。
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產業支撐是關鍵。立足邊境地區資源稟賦、區位優勢,普洱市聚力提升茶葉、咖啡、橡膠等傳統產業,做强堅果、肉牛等優勢產業,做優牛油果、檸檬、林下中藥材等特色產業,探索“黨組織+企業+村集體+農戶”、“大基地+小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橫向縱向延伸產業鏈,有序綜合特色產業、邊境旅遊、邊民互市、民族文化等資源,推動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現時,全市邊境四縣“一縣一業”、沿邊地區“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人均經濟作物面積達到6.58畝以上,村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均達到10萬元。
團結穩邊維護民族團結
“採摘的時候第一刀剪長一點,第二刀到果蒂這兒留一毫米……”金秋時節,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堅果進入採收季,在景信鄉回俄村拉祜族村民張石的堅果地裏,他家的“賓弄賽嗨”婻寶正在幫助他和家人學習標準化採收規範。
“‘賓弄賽嗨’是傣話,‘賓弄’意為親戚,‘賽嗨’意為朋友,沒有血緣但像親戚一樣的朋友。”婻寶是村裡的傣族,她在自家咖啡地裏套種了25畝堅果,是村裡的種植能手。看到堅果的增收前景,2016年她果斷幫助自己的“賓弄賽嗨”戶張石家發展堅果種植,並不斷與他分享種植經驗。
張石開心地說:“一開始我家的產業比較單一,只種了甘蔗,後期經過我的‘賽嗨’戶幫扶,種起了堅果、咖啡、花生、茶葉,這幾年,經濟效益也更好了。”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長期社會實踐中,普洱市把少數民族雜居村寨的“賓弄賽嗨”傳統活動,創新發展為族際交流、羣衆交往和互幫互助、和諧發展的民族團結工作機制,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繪就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
普洱自古有“民族團結基因”的傳承歷史,千百年來,茶馬古道上的馬幫綿延不絕,促進了沿途各民族的互通有無、相知相交相融;特別是70多年前,26個民族的代表在普洱紅場歃血為盟,勒石銘誓,各族群眾弘揚“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共同維護祖國邊疆的繁榮穩定。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不分民族、不分貴賤,在生產上互幫、生活上互助、經濟上互通、文化上互融。”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普洱市全面準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以“枝繁幹壯”、“石榴紅”、“潤土培根”等,强化文宣教育,夯實思想基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相融合、雙促進,深化邊疆各族群眾對“五個認同”的共識,積極探索“幸福家園共建共用、‘賓弄賽嗨’群策群力”的普洱實踐,堅定邊疆各族群眾感黨恩、跟黨走、聽黨話的信心與决心,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心靠得更緊,情變得更濃。
黨建固邊守護好神聖國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有責任有義務駐紮邊關,守好國門。”江城縣龍富通道岔路聯防所所長羅啟波見證了邊境一線發展穩定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羣衆守土固邊、建設家鄉的傾情付出。
普洱市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國境線長486公里,有著“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獨特區位優勢。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中,普洱市著力打造“牢記誓詞鑄忠誠,團結奮進興邊疆”黨建品牌,全面推進“邊疆黨建長廊示範帶”建設,44個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比例和黨群服務中心覆蓋率全部達標,44個村已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工作新路徑,持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亯的邊境地區治理新格局。
守護神聖國土,是邊疆各族人民的神聖使命和優良傳統。普洱市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邊防”和“五級段長制”責任,深化黨政軍警民合力强邊固防新機制,成功創建9個雲南省强邊固防示範村;探索“綜治中心+網格化”精准化管理模式,推行“五戶聯防”、“十戶聯防”鄰里守望模式,創新推行的班戶“聯建、聯防、聯保、聯懲”機制榮獲雲南省社會治理創新一等獎。
典型引路,打牢基礎。按照“面上達標、點上示範”的思路,在44個邊境村全面達標的基礎上,選擇20個基礎條件好、資源稟賦好、規模適度的自然村提升標準,建設示範型自然村,著力在產業融合、綠美宜居、民族團結、强邊固防邊境幸福村建設上作出示範,樹立典型,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亮點的精品村,打造高品質邊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廊帶。現時,江城縣曼灘村、土卡河、幹田團墩,瀾滄縣糯福鄉阿裡村上寨、聯辦廠、老邁寨,孟連縣允軟、隴海,西盟縣永俄寨、永不落村二組等示範點建設已初見成效。
發動群眾,共建共用。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機制,全面激發沿邊羣衆內生動力,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依靠群眾力量和智慧建設美麗家園,使沿邊羣衆成為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全市4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計畫總投資約19億元,已投入資金16.57億元,2021年以來,已開工建設項目2045個,完工1761個。其中,2023年計畫實施專案300個,已開工256個,開工率為91.6%,已完工122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