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修繕改造和改陳布展後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紅色內涵更彰顯紅色意蘊更豐富
煥然一新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9月23日,在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紅色娘子軍戰士王運梅的外孫女馬世菊(左一)接受記者採訪。
9月23日,紀念館內展播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紀念館內的復原場景。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內的雕塑。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內的雕塑作品《曙光》。本版圖片均由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攝
海南日報記者張琬茜劉曉惠
秋風拂面,天朗氣清。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內,人物雕塑赫然矗立,鮮豔的五星紅旗懸掛在兩側,似在靜靜等待四面八方的遊客。
9月23日上午,瓊海市溫泉鎮金雞嶺村村民曾繁慧和同村姐妹早早就來到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要親眼看看自己參與修繕的紀念園開園!”
這一天,是瓊崖縱隊成立96周年紀念日,也是位於瓊海市嘉積鎮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正式開園的日子。
當前,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修繕改造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改造後的紅色娘子軍紀念館,充實了館藏文物展品、陞級了設施設備、優化了參觀體驗,紅色內涵更加彰顯,紅色意蘊更加豐富,進一步擦亮海南經典紅色名片。
步行在園區內,目光所及之處,無不透著一個字:新。
場景新——紅色娘子軍主題陳列展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原餐廳和空置房屋改造成了遊客服務中心,園區的廣場、道路、綠化工程等也進行了必要的修繕和改造。
入園處,高5.5米、以一比特娘子軍頭像為主要創作元素的浮雕《曙光》首先映入眼簾,生動展現了紅色娘子軍堅定的革命意志;浮雕背後的4座群像雕塑,則分別刻畫了紅色娘子軍英勇戰鬥、艱苦生活、刻苦訓練、軍民情深的戰鬥生活場景,一鑿一刀重塑經典人物,為園區紅色文化內涵增添了更具象、更視覺化的藝術形態。
展陳新——展陳面積1760平方米、展線長度300米的《戰地瓊花——紅色娘子軍主題陳列展》是園區覈心,分為“女子軍特務連戰地紀實”和“《紅色娘子軍》經典流傳”兩個板塊,全面、生動地展示了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
“我們前期徵集了130餘件套藏品,現時已展出50餘件套,後續還將陸續上展。”負責展覽策劃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陳列部副主任李東風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展館還著重從紅色文化文藝作品入手,再現耳熟能詳的紅色娘子軍故事、電影、芭蕾舞劇、瓊劇等,推動紅色文化文藝作品與時代元素相結合,適應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設計新——展館內,博鼇碼頭送夫出洋、娘子軍連部、馬鞍嶺阻擊戰三處復原場景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這些場景多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再呈現,目的是讓紅色娘子軍的歷史更加可知可感。”展館布展組織相關人員介紹。
園區煥然一新,細微之處更“走心”。
“這是我阿罵王運梅,其他這些阿婆都曾來過我們家……”娘子軍戰士王運梅的外孫女馬世菊站在“最後的紅色娘子軍群像”展板前,一邊指著牆上的圖片,一邊向記者介紹。群像展板左側,是羅列著娘子軍連隊名錄的名字牆。
展館布展組織相關人員介紹,在“女子軍特務連戰地紀實”部分,特別採用了主造型一線式貫穿的管道,“讓觀眾在觀展一開始,就將思緒帶入到這條歷史長河中,也契合了萬泉河的具象表達。”
此外,展廳內還設有娘子軍連歌模擬留聲機裝置、大型LED折幕影院等,讓觀眾在熟悉的旋律和影像中銘記崢嶸歲月;印章打卡區域整齊排列著10塊印章,包括斗笠、娘子軍戰士不同風姿等圖案,供參觀者自由蓋印,留作紀念。
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揚紅色娘子軍的優良作風,持續管理好園子、展示好牌子、創新好點子,利用好紀念園陣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凝聚精神力量。
(海南日報嘉積9月23日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