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已建成“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310個幫扶3.4萬人

江苏 33℃ 0
摘要:聚焦就業困難人員的急難愁盼,江蘇今年啟動建設“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三年行動計畫,明確到2025年打造1000個“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10萬名困難人員就業。首批建設300個服務站,幫扶就業3萬人以上,這被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聚焦就業困難人員的急難愁盼,江蘇今年啟動建設“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三年行動計畫,明確到2025年打造1000個“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10萬名困難人員就業。首批建設300個服務站,幫扶就業3萬人以上,這被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各級人社部門把推進“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建設與主題教育緊密結合,推進就業服務埠前置、重心下沉,通過一體化資訊平臺實时回流的“大數據”和勞動保障協理員敲門服務的“鐵脚板”,推動就業服務均等可及,讓就業服務更有“烟火氣”。

截至9月7日,全省已建成“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310個,就近幫扶3.4萬低收入人口、殘疾人、特困職工家庭成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長期失業人員等困難人員就業,提前完成年度建設計畫。

【一線探訪】 “沒想到真能在家門口打到零工”

9月5日上午10點多,蘇州市吳江區退捕漁民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裏人頭攢動。51歲的許麗平站在門口,猶豫地打量著這間坐落在鬧市中的服務站,在接連看到幾個人面帶笑容出來後,他終於鼓起勇氣走了進去。

這座就業服務站,位於七都鎮廟港南太湖大道1168號,北側是居住著600多戶退捕漁民的漁村社區,許麗平從那裡步行過來只要5分鐘。服務站面積並不算大,但諮詢台、招聘展位、自助服務區、等候休息區、洽談室、創業培訓室、技能培訓室等一應俱全。站裡一塊顯示最新報名資訊的電子屏吸引了許麗平的注意,看到許多像他一樣的退捕漁民都已被組織錄用,而且薪資待遇、工作崗位都不錯,他不由眼前一亮。

注意到正在徘徊的許麗平,工作人員吳曉峰立即迎了上去:“我們這裡和招零工的私營機构不同,是蘇州市首個專門為退捕漁民打造的公益零工市場,與本地的蘇州市吳松源勞務專業合作社以及3家保潔公司都有長期合作。”

“找到工作後能保證按時拿到薪水嗎?”許麗平小心翼翼地問。

“這個不用擔心。”吳曉峰微笑著擺擺手,“零工市場每月和用人單位進行結算,確保薪水準時發放到勞動者手上。市場裏還配備了專業的法律顧問和財務人員,可以提供勞務諮詢、協助解决勞動糾紛。”

打消疑慮後,在吳曉峰手把手指導下,許麗平很快用手機掃二維碼錄入了個人資訊,等待與企業用工需求進行匹配。當天,他還學會了在“零工求職”微信小程式平臺發佈求職資訊。

剛走出市場,許麗平就接到了吳松源勞務專業合作社打來的電話,請他第二天試試水上保潔的工作。“沒想到真能在家門口打到零工!”

今年以來,吳江區聚焦“家門口”就業需求,建設10個就業服務站,在提供政策文宣、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崗位匹配等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吳江區退捕漁民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已舉辦專場招聘會13次,累計為314名就業重點人員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部門作為】 “網站靠著困難群眾建,服務跟著羣衆需求走”

“網站靠著困難群眾建,服務跟著羣衆需求走”,這是江蘇“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選址宗旨。各地運用與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部門共建共用的就業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全面摸排五類困難人員居住分佈區域,通過就業大數據,精准鎖定就業困難人員多、就業幫扶需求大的社區(村)建設標準化就業服務站,推動有形網站向無形網站的擴散,常態化把就業服務送進公園、商超、集市、車站。

數位賦能,讓就業幫扶更加精准高效。今年以來,江蘇加快融合“就在江蘇”智慧就業雲平臺和“蘇心聘”就業掌上寶服務功能,引導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通過就業大數據精准鎖定就業困難群體,上門入戶調查走訪,掌握困難人員實名資訊和基本情况,建立“一對一”就業援助檔案,量身定做崗位資訊、政策資訊、培訓資訊“三張服務清單”,並動態更新、持續跟進。

分類採集崗位情况、招聘要求、福利待遇等資訊,為困難人員提供更多就業選擇。基層就業服務人員充分運用“網格化+大數據”,發揚“鐵脚板”精神,走訪社區周邊用工企業,籌集一批對年齡、學歷、技能、工作經驗要求不高的全日制就業崗位,滿足困難人員穩定就業需求;摸排社區周邊個體工商戶,重點對接家政企業和平臺企業,籌集一批可兼顧家庭、勞動強度低的非全日制就業崗位,滿足困難群體靈活就業需求;開發社區公共服務資源,籌集一批養老護理、托嬰助殘、保潔警衛、交通值守等社區公益性崗位,滿足困難群體兜底就業需求。

【百姓呼聲】“這個可以有,社區來變現”

“希望家門口能辦社保”“建議開設烘焙課程”“我想參加與直播有關的培訓”……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院前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接待處的意見簿上,記錄著社區居民一個個心聲。

“這個意見簿有個名字,叫‘這個可以有’。”院前社區的周芷妤指著意見簿封面上的字說,以前社區向羣衆推送服務“全”而不“精”,現在由羣衆提要求、社區來“變現”,服務更精准。

缺乏一技之長、適崗能力弱,是就業困難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把就業技能培訓作為解决這個問題的“關鍵一招”,通過政府補貼、社會運營的管道,推動技能培訓與就業服務深度融合,大力開發健康照護、家政服務、網約配送、直播銷售等市場急需緊缺的政府補貼類培訓專案,提高就業培訓上崗率。鼓勵在具備條件的服務站直接開辦就業技能培訓班,為困難人員提供就業培訓、技能評估、補貼申領、就業推介等“一條龍”服務。

一些就業困難人員還通過培訓走上了創業之路。29歲的陸一瞾原來在無錫新區工作,組織破產後失業在家。今年3月,惠山區堰橋街道林陸巷社區就業創業服務站舉辦免費烘焙培訓,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了名,沒想到一下子就喜歡上了烘焙,後來又主動找師傅深入學習,並參加了就業服務站開設的創業講座課程,獲得免費“一對一”指導,之後服務站推薦她到當地知名蛋糕店實地學習。如今,已成功開店3個多月的陸一瞾也有了自己的粉絲,閒暇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網上收集烘焙食譜、鑽研新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