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體綠化總量已超550公頃成為家門口重要的綠化形式

上海 55℃ 0
摘要:覆蓋社區圍牆的立體綠化改造還新增了供居民休憩的座椅。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立體綠化總量已超過550公頃,成為市民家門口重要的綠化形式,具有新增綠量、豐富綠化空間結構層次、改善生態環境等功能。

覆蓋社區圍牆的立體綠化改造還新增了供居民休憩的座椅.jpeg

覆蓋社區圍牆的立體綠化改造還新增了供居民休憩的座椅。資料圖片

  記者陳璽撼

  從家到閘北公園的200多米路,以前陪伴繆正發的只有沿途的社區圍牆,略顯沉悶,從去年開始,這段路因立體綠化變得美好,“一出門就好像進了公園”。

  1980年,華亭飯店建設屋頂綠化,立體綠化首次進入上海市民的視野。40多年後,大家對立體綠化早已不再陌生。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立體綠化總量已超過550公頃,成為市民家門口重要的綠化形式,具有新增綠量、豐富綠化空間結構層次、改善生態環境等功能。市綠化市容局日前發佈,去年上海新增立體綠化44.63公頃,超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對標“十四五”期間上海新建立體綠化200公頃的目標任務,截至今年8月底,已建設完成約116公頃。

  提升街區便利性和觀賞性

  記者在平型關路西側看到,總共160平方米的立體綠化分成數段,覆蓋原本裸露的社區實心圍牆,形成綿延之勢,除了幾處社區的出入口和沿街商鋪不得不斷開,整體看起來相當連貫,許多行人沿著綠牆行走時不禁慢下脚步。

  “我在附近住了50年,從來沒想到社區圍牆能搞得這麼好。”繆正發感慨道,以前圍牆離道路較遠的角落是髒亂差的死角,這次立體綠化改造用了“凹變凸”的管道,把牆根死角用漂亮的花壇和木質座椅“填”上,大幅提升街區的便利性和觀賞性。此外,這些圍牆鋪設了內寘燈光的藝術鋼板,晚間可有效補充路燈照明。

  看似簡單卻藏“繡花功夫”

  立體綠化看似簡單,其實藏著不少“繡花功夫”。上海凱豔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專案經理陳學仲表示,類似平型關路這樣的社區圍牆“轉型”並不一定適合所有街區。

  首先,圍牆要能“掛”上鋼制框架,可以承受包括鋼架、綠化、澆灌水等在內的所有物件的重量;其次,鋼架厚度約30釐米,覆蓋圍牆後,不能影響人行道通行,要至少留出2米空間;第三,空間相對連貫,立體綠化改造成規模的街區優先實施這類項目,而處在偏遠角落或長度有限的圍牆,改造的意義不大,不具備接水接電條件的區域也很難改造。

  此外,符合條件的圍牆在新增立體綠化的過程中,還須考慮植物的種類。平型關路上的綠牆用了鳥巢蕨、金葉石菖蒲、鴨腳木、瓜子黃楊、千葉蘭、彩葉草等40多種植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耐陰,因為周邊行道樹和樓房較多,牆面光照不太理想。”陳學仲說,這些習性近似的植物“組團”後還有較好的共生性,避免個別品種瘋長,搶佔其他植物養分導致其他植物衰敗的情况,减少後期養護成本。

  拓展生態空間重要增長點

  “實施這類立體綠化項目的初衷就是服務周邊百姓,從初期設計到後期養護,我們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靜安區綠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章棟賢說,比如,藝術鋼板上的透光圖案有牡丹、梅花等閘北公園內大家喜愛的花卉,立體綠化的頂部做成坡頂式樣等,都融入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在項目交付使用後,當地居委會還組織社區志願者定期參與立體綠化的巡檢、養護,為家門口的風景盡一份力。

  平型關路的社區外牆改造,只是上海多種立體綠化的形式之一——垂直綠化。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專家表示,立體綠化的形式豐富,包括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棚架綠化、沿口綠化四大類。徐家匯連廊立體綠化就是組合式屋頂綠化和沿口綠化的結合體。數十種新優花卉讓連廊和天橋成為徐家匯一道靚麗風景線。

  綠化市容部門表示,立足超大都市實際,在寸土寸金的空間壓力下,通過“見縫插綠”管道打造的眾多立體綠化已成為多維度拓展生態空間的重要增長點,現時已納入上海市生態空間規劃以及公園都市指標體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