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晨露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餘年歷史。古琴的聲音,既是天籟之聲,也是先賢遺音,而古琴藝術的源遠流長,不僅記錄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是一代代文人雅士心靈的呈現。
2023年是古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周年,“看shàng古琴——三千年的迴響”古琴藝術展8日晚在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揭開面紗。策展人之一,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員、上海市非遺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致儉所著的新書《中國古琴傳統制作藝術》同時首發。
展覽集名琴、實物、文獻、書籍、視聽和互動於一體,以古琴製作藝術為圓心,從“琴”(名琴展示)、“式”(古琴式樣)、“斫”(製作藝術)、“譜”(琴譜介紹)、“曲”(琴曲賞析)等多個角度展示古琴的人文之美。
展覽現場猶如一個小型園林,也像一個巨大的文人書房,松柏盆景營造美學意蘊,而入口處的一張古琴,可供讀者輕撫。設計師李岑介紹,展覽的覈心創意是“再現西園雅集”,使用大量具有透視感和溫度的織物,主色調用的是故宮的紅和古畫的黃和白,“希望這裡不僅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場景,還有一種生活的氛圍,讓參觀者願意在其中,或徜徉漫步,或席地而坐,慢下來欣賞古琴藝術”。
五把珍貴古琴的複刻版在展區亮相,其中有三把故宮名琴——唐代“九霄環佩”琴、宋代“清籟”琴和明代“峨嵋松”琴的複刻版。參觀者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古代名琴的風采,還能領略琴銘的意蘊。這些書法精美的詩文,記載了相關史實,寄託了琴家、藏家、觀賞者的理想、意趣,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
從古至今,古琴有幾十種風格各異、形態不同的式樣,而且為錶致敬,這些式樣多以中國先賢的名字命名,如伏羲式、仲尼式等。不同樣式的主要區別在於琴項和琴腰的曲線樣式不同,展覽也介紹了古琴的豐富形制。
如何做出一張古琴?展覽中不僅展示了古琴的折開結構,更直觀展示了古琴的製作步驟。琴有四美,一曰良質,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斫琴,是一門時間與大自然交融共生的藝術,與特定的木材、空氣、溫度、濕度等大自然内容纏繞在一起,歷經四季,才能誕生一把完美的古琴。
展覽的另一大看點是琴譜。古琴有特有的記譜和演奏方法,通過圖、文、影像、手工互動等多種形式,展示《秋鴻》等古琴譜和古琴指法的奧秘。上海圖書館館藏的《樂我齋琴譜》清鈔本、《絲桐協奏琴譜》清鈔本等古琴文獻並置展示,讓讀者從古籍中體會古琴的智慧。最後,來到“曲”的部分,讀者可以通過“耳機森林”區域的智慧點播設備欣賞古琴名曲。
“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華音樂文化的代表性音樂品種,古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清、遠、淡、雅’的藝術格調,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新時代保護好、傳承好古琴藝術,更能激發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增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專程從北京來滬的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說。
“看shàng古琴——三千年的迴響”古琴藝術展名稱中的“shàng”來自另一比特策展人、廣西師大出版社集團副總裁劉廣漢的創意,“shàng”是對古琴藝術的“崇尚”,也是“上海”之“上”,還是“時尚”之“尚”。與展覽配套,讀者可以體驗多項互動活動,如“琴印記”拓印琴譜,“細品古琴”古琴文化展導覽和“聆聽古琴”琴曲賞析分享和互動。開幕式現場,描金工藝資質技師蔣東平以泥金工藝為古琴銘文填金,就讓不少讀者大開眼界。
一系列以古琴為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陸續舉辦。昨天,《琴書密碼》新書分享會暨孟秋古琴雅集將開啟一場古琴與書法的對話;9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文學博士郎淨、古琴演奏家黃偉鈞將帶來古琴知識專題講座與導賞;10月13日,嚴曉星《琴門徘徊錄》新書分享會將邀請古琴名家龔一對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