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科技讓監管更高效,倒逼食品生產經營者更加守法自律。陳璽撼攝
記者陳璽撼
昨天,上海約220萬名中小學生和幼兒迎來開學後的首個週一,學生餐的安全和質量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市場監管部門對滬上部分學校食堂和集體用餐配送組織進行了檢查。更加嚴格的學生餐管理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的食品安全資訊追溯系統和“互聯網+明廚亮灶”項目,確保孩子每一頓都能吃上可口且安心的學生餐。
嚴控食品添加劑
三色蝦仁、黑椒猪柳、花菜胡蘿蔔炒肉片、青菜、卡通小猪包、米飯……10時左右,閔行區實驗小學畹町校區後廚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師傅們熟練地將消過毒的溫度計插入剛出鍋的飯菜,確認中心溫度符合標準,便以最快速度裝入食盒,整齊疊放在新版的泡沫保溫箱內。
“測試裝箱前的溫度和啟用全新的保溫箱,都是為了確保孩子們吃上溫熱的飯菜。”閔行區實驗小學資源管理中心主任金莉敏表示,按規定,飯菜從燒制到用餐的時間應控制在兩小時內,在教室開箱時,餐食中心溫度要保持在60℃以上。
閔行區實驗小學4個校區共有7500多名學生,均有食堂並採用外包的管道,由上海綠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但校方並沒有做“甩手掌櫃”。金莉敏介紹,每週一,由學校教務和後勤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家委會代表、食堂經理等四方組成的決策小組會定制下一周的學生餐選單。
記者注意到,除了對原料的來源、品質以及燒制管道“刨根問底”,營養是否均衡、健康也是必須商定的內容。閔行區實驗小學畹町校區9月6日的選單右側專門標注了營養成分:能量758.7千卡、蛋白質32.2克、脂肪22.8克。
從上學期開始,閔行區實驗小學還加强了對食品添加劑、餐飲具洗潔劑殘留量、禽蛋清洗過程等方面的檢查和管理。
“一些添加了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劑的預製菜,我們嚴格控制用量。”金莉敏告訴記者,學校要求供應商詳細列出學生餐原料的所有成分,如果發現預製的魚片添加了防腐劑或者一些調理肉制品事先加了食品除臭劑、香精等,將“一票否决”。
考慮到生雞蛋外殼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感染,以及許多家長在日本單方面强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後對海產品的顧慮,閔行區實驗小學專門派駐專員在各個校區抽檢雞蛋在加工前是否認真清洗消毒,並在核對海產品產地的基礎上,逐步减少選單裏海產品作為原料的占比。
推廣全新智慧監控系統
在閔行區,有供餐需求的學校有506所,日用餐量多達25萬份。除了自設食堂現場燒制分裝的以外,還有不少學校的餐食是由集體用餐配送組織製作並配送,閔行區內有資質的學校食堂配餐組織目前有4家。
量大面廣,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把好食品安全關?一套全新的食品安全智慧監控系統趕在開學前安裝調試完畢,現時已在部分學校食堂配餐組織試點。
上午,記者跟隨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進入上海綠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燒制車間,不到5分鐘,公司質量部負責人的手機便響起了警報。
打開手機軟體,原因立刻揭曉:執法人員和記者都屬於未取得健康證,且未錄入後廚操作人員名錄的“陌生人”,被設在車間上方的智慧監視器抓拍,相關視頻截圖影像第一時間發送到組織相關負責人的手機上,管理人員馬上趕到現場督導。
這些監視器加裝了人臉識別、行為識別、移動偵測、溫濕度傳感等功能,配備了强大的後臺系統,會對廚師不戴口罩、帽子、手套或吸烟、玩手機等不規範操作問題發出警報,也會即時監控後廚有無老鼠等蟲害,抓拍並發送照片給相關負責人。
如果一些餐飲組織設有冷菜間,當專間溫度超過25℃時,監視器也會感應到並發佈預警資訊。
現時,閔行區已有1000多臺具備圖像識別功能的食安監控探頭被安裝進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該區幼托機构和學校已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的全覆蓋,市場監管部門及經營單位食品安全責任人均能看到食品生產經營關鍵環節、場所的視頻直播。
閔行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科科長耿雪菁表示,新系統是對傳統視頻監管模式的有效補充,未來將在閔行區大規模推廣應用。
此外,上海所有328萬戶市場主體都更換了新版“身份證”——印有市場主體身份碼(企業碼)的新版營業執照,市場監管部門正在研究給學生餐賦碼的可行性,將來老師、家長掃描配送便当箱上的企業碼,就能在手機上查閱配餐組織的電子許可證資訊以及經營异常、行政處罰等監管資訊,還可以追溯每批次學生餐的原材料資訊,甚至是觀看相應經營單位廚房的直播。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