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河南加快推進氣象高品質發展

河南 39℃ 0
摘要:氣象工作是應對自然變化的“千里眼”“順風耳”,如何提供高品質氣象服務,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氣象防灾减灾、“氣象+”賦能行動、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支撐、創新引領、智慧氣象5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任務,明確到2025年河南省智慧氣象建設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到2035年建成氣象强省

氣象工作是應對自然變化的“千里眼”“順風耳”,如何提供高品質氣象服務,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氣象防灾减灾、“氣象+”賦能行動、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支撐、創新引領、智慧氣象5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任務,明確到2025年河南省智慧氣象建設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到2035年建成氣象强省。

保障生命安全築牢氣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線

“河南省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地處太行山區、伏牛山區向黃淮平原過渡以及溫帶向亞熱帶過渡‘雙過渡’地帶,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象災害種類多、頻次高、危害大,是全國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强,風險和影響不斷加劇,經濟社會發展與氣象的關聯性和敏感性越來越强,統籌發展和安全對防範氣象災害重大風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築牢氣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線?“《意見》聚焦防灾减灾,從加强氣象防灾减灾機制建設、都市氣象災害風險韌性應對能力建設和全社會灾害防禦能力建設3個方面提出發展要求,推動氣象災害風險防範關口前移。”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說。

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河南日報用戶端資料圖)

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氣象防灾减灾體制機制。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建立致灾風險聯合研判、風險預警聯合發佈、極端天氣防灾避險、氣象災害鑒定評估等制度。

將氣象災害防禦全面融入都市精細化治理。全面融入“都市大腦”,建設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防洪排澇、交通出行、建築節能等智慧氣象服務系統。實施鄭州都市圈智慧氣象工程,提高局地强降雨、雷暴大風等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精密監測水准。

今年7月,第5號颱風“杜蘇芮”在福建晋江登入,一路北上給華北、黃淮等地帶來了較大範圍的特大豪雨。記者從省氣象局瞭解到,全省氣象部門面向公眾共發佈豪雨、雷暴大風等預警信號536條,同時,利用全媒體矩陣開展“遞進式氣象服務+伴隨式氣象科普”,覆蓋人次超1億。《意見》明確,完善突發事件預警資訊發佈系統,建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資訊快速發佈“綠色”通道,將氣象災害防禦科學普及工作納入各級綜合科普體系和全民科學貭素行動計畫。

  推進融合發展實施“氣象+”賦能行動

三門峽市氣象局直通式氣象服務為早熟蘋果保駕護航。(圖源河南省氣象局)

8月22日,三門峽市氣象局農業氣象科技人員深入陝州區西張村鎮和大營鎮的二仙坡等多個蘋果種植基地,開展早熟蘋果直通式氣象服務。同時將《早熟蘋果氣象服務專報》送到果農手中,指導他們科學應對灾害性天氣,合理規避氣象災害風險,提高為農服務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為蘋果高產豐收保駕護航。

河南是農業大省,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氣象+農業”會有哪些發展?《意見》提出,實施氣象為農服務示範創建行動,實施農業氣象能力建設工程,規範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體系建設。建設中原農穀·現代農業氣象科技園、周口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等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示範基地和黃淮平原農業與生態氣象綜合試驗基地,打造國家級農業氣象重點實驗室。

老君山雲海如夢如幻(河南日報用戶端資料圖)

峰林雲海、冰雪霧凇、紅葉黃花……大自然變化萬千的天氣與氣候具有造景和育景的功能。近年來,河南持續開展氣候品牌創建活動,成功創建15個中國天然氧吧、2個中國氣候宜居都市、10個避暑旅遊目的地等,助力各地康養旅遊發展。2022年5月,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公佈了全國首批15個“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老君山雲海景觀成功入選。

《意見》提出,强化氣象旅遊資源和景觀資源開發利用,實現4A級以上旅遊景區氣象監測設施和預報預警資訊傳播設施全覆蓋。加强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積極爭創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都市(縣)、避暑旅遊目的地等國家級氣候品牌,打造鄉村氧吧、氣候康養鄉村、氣候宜居鄉村等省級氣候生態品牌。“氣象部門將積極探索日出、星空、雲海、霧凇等景觀氣象預報,方便遊客安排打卡日程,幫助遊客確定最佳觀賞期。”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氣象+交通”方面,《意見》明確建設河南省交通氣象服務中心,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氣象服務平臺,提供分灾種、分路段精細化交通氣象服務。開展交通氣象災害風險普查,科學規劃佈局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交通氣象監測站網。加强氣象交通資料共用共用。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將探索構建車、路、人之間互動式服務,借助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車道級天氣實时跟踪,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高水准氣象服務供給。

 構建“氣象大腦”發展智慧氣象

現時,我省建成包括2000多個地面氣象站、3個國家氣象衛星地面站、9部S波段和7部X波段天氣雷達的綜合立體氣象觀測網。全省天氣預報實現從傳統城鎮網站預報向網格預報的轉變,建成精細到5公里的智慧網格預報系統。“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穩定在90%左右,最高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超過80%,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35分鐘。”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促進氣象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能力不斷提升,《意見》明確推進數位化改革,發展智慧氣象。

建設高解析度立體協同精密氣象監測系統,健全相關行業氣象統籌發展機制,將各部門各行業自建的氣象探測設施納入國家氣象觀測網絡,由氣象部門實行統一規劃和監督協調。

完善智慧網格精准氣象預報系統。建設氣象數值預報系統,實現黃河流域公里級、鄭州都市圈百米級逐小時滾動精細預報,提升強對流和强降水天氣的精細化預報能力。逐步實現提前1小時預警局地强天氣、提前1天預報逐小時天氣、提前1周預報灾害性天氣、提前1月預報重大天氣過程、提前1年預測氣候異常。

發展智慧精細氣象服務系統,推進氣象服務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提升整體智慧氣象資訊支撐水准,發展數位孿生大氣,提升大氣模擬模擬和分析能力,構建“氣象大腦”。

據介紹,河南省氣象高品質發展還需要在提升氣象科技創新水准、健全綜合立體氣象監測體系、智慧氣象設備融入新基建,提高“五個1”的精准預報能力、推進氣象服務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等方面持續用力。“《意見》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河南省氣象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將加快推動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說。(郭栩汝)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