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型研發機構達555家位居全國第一

江苏 32℃ 0
摘要:在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的《2022年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中,江蘇省、湖北省、山東省、廣東省和重慶市新型研發機構數量位列全國前五。其中,江蘇省數量最多,達到555家,占全國總量的23.01%。如何激發新型研發機構活力,使其在科技供給、人才引育、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方面向深層次拓展?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家新型研發機構相關負責人。

在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的《2022年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中,江蘇省、湖北省、山東省、廣東省和重慶市新型研發機構數量位列全國前五。其中,江蘇省數量最多,達到555家,占全國總量的23.01%。如何激發新型研發機構活力,使其在科技供給、人才引育、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方面向深層次拓展?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家新型研發機構相關負責人。

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報告》顯示,投入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化、圍繞創新鏈和產業鏈融通佈局開展多元業務,新型研發機構“新”內涵進一步凸顯。

在江蘇碳氫元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總經理趙强看來,以需求為導向找到合適的科研方向尤為重要,繼而推動科技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那麼,如何找尋科研選題?他認為,要從戰略性原則、開拓性原則、價值性原則、可行性原則4個方面入手,符合國家或行業戰畧需求,能解决長期困擾行業的難點和痛點,具有獨創、新意,能解决重大工程難題或實現關鍵科技的突破,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聚力攻堅、向新而行,江蘇碳氫元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抓住推進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先機,積極搶佔未來發展新空間。趙强介紹,煤炭脫水提質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主要途徑之一。每降低10%水分,可使噸煤熱值提升600大卡,燃煤效率提升1.8%,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5%,實現清潔化和綠色化發展。“同時,煤炭低水分可節省鐵路運力,新增運輸半徑,提升煤炭資源輻射區域,保障能源安全。”

新型研發機構,不僅要聚焦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還要開拓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南京工大膜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發負責人周劍介紹,化工廢水污染物用傳統處理方法難以達標,團隊針對外地某石化公司膜污染嚴重,回用水外送量大幅减少,嚴重影響運行效率和生產成本的問題,使用高品質國產膜組件,使該公司運行情况及出水水質穩定,節約成本約1600萬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發揮金融杠杆作用,加速科創生態迴圈

新型研發機構如何在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常州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劉從峰給出的答案是聚焦戰畧產業技術研發,服務行業共性科技。他以常州光電技術研究所為例,光電所立足核心技術,為空間站建設和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等國家重大專案提供科技支撐。同時,圍繞地區企業技術需求,解决行業共性難題,提供技術服務。

“項目孵化落地只是第一步。助力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既要‘頂天’,攻堅尖端科研,也要‘入地’,助推高新產業項目孵化能力,研發、孵化,雙輪驅動。”劉從峰表示,新型研發機構是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引入者、助力者、融合者和受益者。

系統佈局,促進成果轉化。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錢俊介紹,現時研究院已孵化38家初創企業,集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智慧新能源產業孵化平臺、智慧新能源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多種角色於一身。

新型研發機構資金投入大、建設週期長,這就需要發揮金融杠杆作用,推動科創投融資,注入金融活水,保障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成長。錢俊介紹,研究院設立盈華科創基金,並與力合創投、達泰資本、孚威創投等資本達成戰略合作,為初創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為保障海德氫能良性發展,去年3月,研究院發起融資,英諾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基金進行投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

融合產業鏈創新鏈,破解企業人才困境

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大連理工大學江蘇研究院與重點產業園區共建區域產業創新中心。大連理工大學江蘇研究院副院長查志鋒介紹,這些創新中心承擔區域產業需求蒐集、區域創新支持團隊建立、區域科技商業運營、科技孵化器運營與管理,是江蘇研究院服務區域的有效載體。“區域產業技術創新支持中心將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讓創新支持產業、產業拉動創新,是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能量之源。”

“成為企業創新資源的管理中心、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心、企業技術貿易中心、企業戰略研發的決策支援中心與高端人才引育中心,連結全球開放式創新網絡。”查志鋒說,除了與重點產業園區共建創新中心,大連理工大學江蘇研究院還探索與企業共建聯合創新中心,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幫助企業找到可以依賴的專精特新路徑。“現時研究院累計服務企業700餘家,孵化培育企業近160家,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攻關項目180餘項。”

科技人才困境,是現時中小城市較為頭痛的問題。如何彌補人才缺口,打破人才困境?華北電力大學揚中智慧電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穎濤表示,共建科研平臺不失為一個良策。研究中心通過政府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高校提供學術創新和科研指導技術支援,共建科研平臺。同時,將人才培養與市場對接,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培養體系,開設實踐型、融合項目制等課程,共育創新人才。“5年已累計培養研究生156人,為企業輸送科技人才隊伍,涵蓋電力、新能源、電子、人工智慧等領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