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政策,搭好舞臺,建好環境,海南計畫三年新增十五萬技能人才
工匠成長進行時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9月16日,倒數計時……”
8月30日,劉雅翻看著行事曆,計算著距離第二届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時間。前不久,她在第二届海南自貿港技能大賽中,奪得數位建造項目第一名。“省賽”奪冠後,她正在全力備戰“國賽”。
現時,在海南各行業像劉雅一樣的技能人才總量已達68.9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6萬人。
不過,這個數量與海南自貿港高品質發展的任務要求相比,儲備並不算太高,結構比例也有待優化。海南亟須打造一支規模宏大、與產業發展相匹配、掌握新技術新技能的“新工匠”隊伍。對此,海南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部署,從今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技能自貿港”行動,到8月1日出臺實施《“技能自貿港”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3年內新增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海南正在用行動化解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與技能人才短缺之間的衝突。
如何讓更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技能自貿港”行動開始破題,構建符合自貿港建設需求的技能生態,成為接下來的考卷。
A
產業鏈上聚人才
堅持“引育留用”並舉,產業發展與人才成長相得益彰
在第二届海南自貿港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的技能人才不止劉雅。海南技師學院教師趙亞迪獲得人工智慧賽項第一名。“很多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需要人工智慧訓練師對其進行訓練。”她將備賽與教學相結合,培養了一批人工智慧方向的技能人才,馮錦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馮錦從海南技師學院畢業後,從事智慧網聯工作。“海南自貿港建設為智能網聯等新興產業,拓寬了潜力巨大的發展空間。”對個人職業,他有著明晰的規劃,“我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技能,為今後在海南創業打好基礎。”
劉雅、趙亞迪、馮錦等技能人才背後,是海南茁壯成長的數字經濟。2022年,我省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實現營收1279.6億元,同比增長5.55%,對高新技術產業貢獻率達47%。
2019年以來,我省連續舉辦綜合性的職業技能大賽,帶動院校師生、各行業從業人員近3萬人參賽,培養選拔技能人才6600餘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00餘人。全省企業崗位“練兵”、院校科技“比武”蔚然成風,呈現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建的局面。
除了持續舉辦技能大賽,我省著力培養產業生態,多舉措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我省聚焦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圍繞國家急需、海南所長培育發展南繁、深海、航太三個未來產業,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這既催生出大量崗位需求,也為技能人才構築起施展才能的寬廣舞臺。
為幫助技能人才快速成長,我省通過校企對接,讓更多技能人才在實踐中磨礪技能。
“我們已從中美洲、南美洲、東南亞等地引進熱帶特色水果500餘種,其中350多個特色品種已成功選育,50個優選品種開始產業化推廣。”瓊海市“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專家服務基地負責人、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王俏介紹,基地聯合多所高校建立世界熱帶水果研究院,讓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與專業人才精准對接,並帶動一批技能人才快速成長。
8月11日,海南國際商業航太發射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與西北工業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服務中心在文昌市簽約。該公司依託重點高校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促進在職員工繼續教育,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能力。
為引進和打造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隊,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與省外70家院校共建引才工作站。這些院校中,既有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重點高校,也有省級高校和職業技術學校。
在今年舉辦的海南“百場萬崗”校招活動中,電子科技大學電腦專業博士王軒瀚等高端人才與海南相關研發機構達成就業意向。我省還在海口、三亞等省內市縣以及貴州、甘肅、湖北等省份多所職業學校開展“招工留才”活動。
產業發展與人才成長相得益彰,成為我省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突出特徵。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局長趙微表示,海南堅持“引育留用”並舉,通過暢通體制機制,持續優化人才服務,為各類人才提供開放、包容、多元的人文環境和幹事創業的寬廣平臺。
B
評價體系重人才
營造對技能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的社會生態
下班後,同事們都已回家,國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設備保障部高級修理工羅健仍待在車間裏。他把耳朵貼近設備,仔細辨聽機器內部的聲音。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不止一次,我從細微的聲音中聽出雜音,第一時間排除了故障。”羅健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是長期檢修中練出來的功夫。
多年前從四川來到洋浦港時,羅健還只是一名裝卸工。利用業餘時間,他努力鑽研電工與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曾奪得公司設備保障部電力維保人員技能比武一等獎,更是在無數次檢修中解决了多個技術難題,並毫無保留地指導培養了一批徒弟。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公司還專門成立了“羅健工作室”。近3年來,他帶領團隊做好設備維保,推動37個項目落地實施,為公司直接節約資金逾300萬元。
從羅健的例子來看,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能人才,除了個人努力,也離不開企業給力、社會助力。怎樣讓更多像羅健一樣的技能人才有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行動方案》以一系列舉措給出答案——
首先是加快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根據《行動方案》,海南將發揮行業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强化職業學校培養技能人才的基礎作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加大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加强技能領域基礎能力建設。
其次是不斷深化技能人才評估制度改革。根據《行動方案》,對2023年度及以後畢業的技工院校學制教育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參照大學本科畢業生標準給予住房租賃補貼和購房補貼。同時,海南將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級各類表彰和榮譽評選中的名額分配比例,適當調整獎勵人數和標準,推薦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優先推薦參加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評選等。計畫到2025年,我省新增不少於100名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的高技能人才。
再次是為優秀技能人才提供剛性的組織保障。《行動方案》注重從技能人才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實行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工會等群團組織中掛職或兼職制度,明確縣級以上工會組織領導班子中,至少有1名高技能人才掛職或兼職。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以及省委聯系服務專家中,應有一定數量的高技能人才。
“技能自貿港”行動是自貿港建設的堅實底座。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讓技能人才有職有比特,彰顯出我省對技能人才的重視和尊崇,將營造出對技能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的社會生態。
C
凝神聚力育人才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幹事創業的文化土壤
在國家能源集團樂東發電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制水車間,“國產化四足機器狗智慧巡視系統”一投入使用就顯得風頭無兩——每天24小時巡檢,能完成200多項工作,效率遠超人力巡檢。
作為機器狗智慧AI巡視技術研發人員之一,林師師回憶道,研發歷經1年,尤其是2021年疫情期間,正值攻關階段,參與的研發人員克服一切困難,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組裝、調試,並在不同應用場景中反復驗證,才於2022年10月將機器狗投入使用。“儘管機器狗在使用中效果不錯,但我們還要不斷改進優化。”他說。
“不斷改進優化”,是很多技能人才永不滿足、精益求精的共同追求。
“深海勇士”號總裝過程中,水准尾翼軸承基座由於焊接變形,安裝後轉軸無法旋轉。曾被人社部授予“中華技能大獎”稱號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鉗工周皓,連續工作4個晝夜,通過各種辦法精心調整,成功化解難題,助力我國首艘國產載人潜水器順利下水。
新技術、新設備的落地,離不開技能人才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離不開技能文化生態的培育。海南正從弘揚工匠精神、講好優秀技能人才故事等方面展開探索。
“在製造業領域,儘管工業機器人應用日趨廣泛,但某些特種行業的特殊場景,仍然離不開人工工作,這對產業工人科技水准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致力於研究和推廣機器人焊接技術的海南省技師學院教師吳鷓分析道,在“技能自貿港”行動中,機器人工作抑或人工工作,都需要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據瞭解,省人社廳計畫在全省建設100家左右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對弘揚工匠精神,將起到言傳身教的示範作用。
不僅是弘揚精神,海南還將進一步塑造技能人才形象。《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宣傳技能人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作用和貢獻,塑造高品質的“南海工匠”形象。省人社廳將組織實施“海南省優秀高技能人才獎”評選活動,從這些技能人才以及“南海工匠”育才計畫中,重點推薦申報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參評“中華技能大獎”“全國科技能手”等國家級榮譽候選人。講好這些優秀技能人才的成長成才故事,有利於發揮文化育人、匠心致遠的效應。
同時,《行動方案》提出,實施“南海新星”技能人才平臺項目,支持技能人才參與科技推廣、專利申請、標準製定、傳技帶徒以及承擔企業技能人才培養任務;鼓勵企業根據需要,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以及參與重大生產決策、重大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的制度。這有助於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營造敢想、敢幹、敢擔當的工作氛圍,厚植幹事創業的文化土壤,為技能人才搭建創新發展平臺。
把政策用好,把舞臺搭好,把環境建好,自貿港建設必將吸引更多能工巧匠。正如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發展研究院院長李世傑指出:“用才之道,機制為王;留才策略,事業為上。”(本報海口8月30日訊)
“技能自貿港”
三年行動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技能自貿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更加完善,培養、引進、使用、評估、激勵機制更加健全,尊重技能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技能人才社會地位明顯提昇。全省新增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技能人才總量達到8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2萬人以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