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園:打開未來的創新之門

天津 40℃ 0
摘要:天開園建設是推進科技創新的重點之舉、都市更新提升的亮點之舉。開園以來,我市策劃開展系列活動238場,進一步點燃了天開園這片創新創業熱土的引擎。

天開園“啟航”已經百日,新增入駐企業528家,其中,覈心區318家,儲備各類項目198個……科創資源“聚寶盆”正在轉化為創新發展“動力源”

毗鄰名校、資源彙聚。在天津的創新版圖上,天開高教科創園被定位為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天開園建設是推進科技創新的重點之舉、都市更新提升的亮點之舉。未來之門要靠創新打開,天津向科創要未來,建設天開園就是夯實天津的未來。

如今,天開園“啟航”已經百日,新增入駐企業528家,其中,覈心區318家,儲備各類項目198個。天開園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成為津沽大地創新創業、實現夢想的新沃土,描繪出大學與都市相互滋養、雙向奔赴的新圖景。

構築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天開園方陣”

高校是“知本”的富礦。天開園立足“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功能定位,充分依託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為代表的高校資源,推動更多“知本”聚集,加速智力優勢蝶變為產業優勢。天開園覈心先導區的5號樓、6號樓,分別是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項目集中入駐載體。推開這裡的每一扇門,都能發現讓人激情澎湃的創新寶藏。

“自飛秒鐳射誕生至今,天津大學超快雷射研究室與國際同步,一直走在飛秒鐳射科技的前沿。我們入駐天開園的項目就是基於飛秒微納加工這項世界前沿技術延展的玻璃焊接應用項目,採用了飛秒鐳射焊接技術的雙層真空玻璃,其隔熱、隔音能力達到甚至超過四玻三腔建材玻璃,如能大面積推廣使用,可為節能減排作出很大貢獻。”天津大學精儀學院教授胡明列帶著世界前沿科研成果進駐了天開園。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科學家段峰團隊的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介面實驗取得成功後,迅速獲得社會融資,作為轉化載體的嶸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天開園注册並進入運營階段。企業力爭在3—5年內完成臨床樣機動物試驗,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打造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品牌,造福廣大腦卒中、漸凍症患者。

同樣瞄準天開園落戶的還有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丁輝。“我們團隊開發了無需高溫、無需高壓放電、無需紫外光的常溫常壓條件下分解VOCs的創新技術,產生了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負氧離子,在常溫低碳淨化空氣的同時可以實現森系呼吸。”丁輝告訴記者,常溫催化低碳空氣淨化科技作為天津大學自主創新項目,現時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30餘項,科技成果評估為國際領先水準。

天開園為高校師生架起了一座橋樑,越來越多的自主創新項目走出實驗室,紮根天開園,構築起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天開園方陣”。

市科技局製定了《天開高教科創園天津科技廣場項目准入機制》,建立了項目常態化遴選入駐辦法,保障優秀項目持續入駐。優中選優,使得天開園的項目存量不斷擴容,現時天開園入駐企業涵蓋了人工智慧、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

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的“加速器”

“要把科研成果從書架搬到貨架,讓人們用得上。”說這話的小夥子叫李雙陽,是天津心脈聯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他的項目也是首批入駐天開園的學生創業項目。今年27歲的李雙陽已申報了4項國家專利,其中由他和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體內視覺化小口徑水凝膠人工血管獲得了3項國家級金獎。李雙陽開心地跟記者說:“我們要乘著天開園的東風加倍努力,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

有力的政策支持、良好的發展環境、貼心的配套服務、優質的人才保障,讓不少像李雙陽這樣的創業者在天開園安了“家”。

日前,靈犀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天開園綜合服務中心,諮詢企業證照辦理事宜。南開區政務辦“首席服務官”隨即“報到”,為企業提供線上申報、審批、蓋章及線上送達的全流程電子化服務,僅用2小時就將現場列印的民辦非企業許可證照送到企業手中。

駕駛員體檢拍照立等可取,自助列印營業執照、開發票、辦稅無需申請即來即辦……在天開園綜合服務中心,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務讓初創企業感覺非常“貼心”。如果遇到自己搞不定的事項,“一站式”政務服務視窗工作人員組成的“首席服務官”,將上門為企業定制“服務套餐”。

除了需要辦理各類事項,創業初期,少則幾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的大型儀器設備,也是橫在眾多創業者面前一道非常高的門檻。天津出臺扶持天開園發展34條措施中明確提出,支持在津高校院所和海河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准創新平臺將科學儀器和實驗設施面向園區企業開放服務。

“信創海河實驗室可以為企業提供算力支撐,還能為企業進行信創產品的適配認證和科技選型諮詢。我們在算力上擁有經驗和優勢,已經在藥物篩選、高分子材料篩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與天開園企業有非常多的合作機會。”信創海河實驗室主任助理南松輝看好天開園企業的發展。

天津在海河實驗室創新聯合體基礎上進行擴容,成立了天開實驗室創新發展聯盟。現時,天開實驗室聯盟吸納了我市447家實驗室和服務機構,包括全國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河實驗室、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46家科技和金融服務機構,聚天津科研資源為天開園賦能。

“天開園依託高校集聚區建設,擁有‘出校門、進園區’的區位優勢,是校企握手、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的天然通道。”市科技局局長朱玉兵說,“我們將推進天開園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准,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真正形成‘學科+人才+產業’創新發展模式。”

營造創新創業的“生態雨林”

科技創新猶如“栽樹工程”,要讓一顆顆創新成果的種子,成長為茂盛的森林,要給他們雨露陽光和肥沃的創新土壤。天開園是天津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沿陣地,一顆顆創新的“種子”在這裡破土而出,天開園也正在營造一片生機勃勃的“創新生態雨林”。

“如果每個創業者都把前人的彎路再走一遍,那創業的成功率就太低了。成功的創業者要將自己積累多年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年輕的創業者,讓年輕人少走彎路。”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成為“天開大講堂”的第一位講師,面對面為天開園的企業傳授經驗,“今後我會介紹其他企業家來天開園交流經驗,在天津營造更加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

天開發展論壇、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訓練營、名師大咖匯、創業大講堂……開園以來,我市策劃開展系列活動238場,進一步點燃了天開園這片創新創業熱土的引擎。

有想法,沒辦法,這是過去不少高校師生研究成果落地的一大瓶頸。天開園在諸多優質項目集聚的同時,還吸引了一批科技服務機構從北京、上海等國內科創高地進入天開園,助力初創企業打通科研落地轉化的最後一公里。

天開園的建設讓北京邁坦科技公司副總裁李守亮看到了新的機遇:“天開園科研成果豐富、科研人員集中、成果轉化需求强,我們已經入駐天開園,可以利用北京的資源和經驗貼身服務天開園企業。”既要對接高校尋找有潜力的成果,又要尋找有需要的企業撮合雙方對談,這些都難不倒我們這個科技“紅娘”。

永續新材料公司是首批入駐天開園的企業,為了幫助企業研發的新材料“納米纖維素”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李守亮聯系了山東4家橡膠輪胎和刹車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共同赴山東進行面對面交流。“企業規模非常大,並且與我們的研究方向契合,可以說對接非常精准。”永續新材料生產總監崔俊傑告訴記者,這種精准對接有望打開企業新的市場,找到實現爆發式增長的新賽道。

“為科學家配上創業家,提供全週期、全方位的賦能服務,將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由‘智’變‘金’。”何勇軍是北洋海棠基金的發起合夥人,他表示,對於入駐天開園的項目,北洋海棠基金和天大科技園運營團隊會跟天開園服務團隊配合,共同以市場化的管道從諮詢、資源、資本三個大維度提供服務,幫助項目快速發展。據瞭解,現時天開園“一核兩翼”入駐企業共獲得融資總額13709萬元。

如今,天開園構建了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體系,科技創新生態系統“陽光”燦爛、“空氣”新鮮。上下游產業鏈條逐步搭建,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天開園這個科創資源的“聚寶盆”正在轉化成創新發展的“動力源”。

标签: 服務創新 創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