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漢風古韻真美漢中

陕西 33℃ 0
摘要:暑期“餘量”告急,快抓住假期的尾巴,走進漢中,共品漢風古韻、感受非遺魅力。漢中的非遺具有和合南北、交融秦蜀的鮮明特色,是彰顯“漢風古韻”城市名片的重要載體。

8月的漢中,驕陽似火。這裡是秦蜀古道的連接地,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發源地,是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交流的重要區域,也是今年暑期遊的熱門打卡地。暑期“餘量”告急,快抓住假期的尾巴,走進漢中,共品漢風古韻、感受非遺魅力。

探秘兩漢三國

今年夏天,漢中市博物館“火”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們被館藏的各種精美文物所吸引。

漢中市博物館是依託著名的“西漢三遺址”之古漢臺、拜將壇、飲馬池建成的組團群落式博物館。館中現藏文物5220件,其中,一級文物45件,尤以石門十三品馳名中外。古漢臺館區曾是漢高祖劉邦舊時行宮遺址,坐北朝南,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漢宮廷風格的建築。

如今的古漢臺館區由自南向北的3個院落組成,設有石門十三品、褒斜古棧道、漢中歷史文化等專題陳列。在石門十三品展櫃前,來自西安的遊客單雨晗等了許久,只為拍出一張畫面上沒有遊客的照片。“我平時愛書法,這次是專門來看石門十三品的。我要好好拍些照片,回去慢慢欣賞學習。”單雨晗說。

漢中市博物館的火爆,也為漢中其他博物館增添了人氣。

從漢中城區乘坐高鐵出發,只用十幾分鐘便可來到張騫故里——城固縣。這裡有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張騫墓景區為典型的漢代風格,重簷飛角、氣勢雄偉。景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共同講述著張騫兩出西域、鑿空萬裏、開闢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的傳奇。漫步其中,既可探尋絲路情懷,亦可領略雅致美景。

位於勉縣城西的武侯祠博物館古色古香,是國內眾多武侯祠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詔修建的祠廟,融古建、園林、文學、書畫、雕刻、彩繪於一體,是一座代表陝南傳統建築風格的千年古祠。在這裡,遊客可以在一磚一瓦間尋覓歷史的足跡,瞭解諸葛亮的傳奇一生,體驗三國文化魅力。

此外,留壩縣留侯鎮的蒼松翠柏中,坐落著一座擁有1700年歷史的名祠古廟——張良廟。張良廟始建於東漢末年,是現時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漢開國謀士——張良的祠廟。廟內有古建築院落9個、房舍156間,摩崖題記、碑刻、匾額、楹聯不勝枚舉,是我國古代建築群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研究秦漢歷史的珍貴文化遺產。

漢中,正以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吸引更多人前往。

感受非遺魅力

蔡倫造紙傳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暑假,位於洋縣的蔡倫墓祠景區都會迎來大批遊客。遊客在此聆聽歷史故事,感受非遺魅力。在蔡倫墓祠景區裏的紙文化博物館內,遊客能看到構樹變成蔡侯紙的過程,還能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蔡侯紙。

踏碓打料、舂搗帚化……8月17日,在博物館的碓房,造紙師傅身旁圍滿了遊客,大家興致勃勃地觀看著。不一會兒,構樹穰就變成了紙漿。在撈紙房,身懷絕技的紙匠師傅手持竹簾,通過一串連貫的動作,將一池紙漿嫺熟地抄撈成一張張紙,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引起一片驚歎。

指尖上的絕活漢中藤編、被譽為“立體水墨畫”的城固架花、精美絢麗的羌繡……漢中市博物館古漢臺館區裏展示著具有漢中特色的非遺產品,引得無數遊客駐足圍觀,紛紛感歎“想將它們帶回家”。

據悉,漢中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505個,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個;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56人,建成省級非遺工坊10個。漢中的非遺具有和合南北、交融秦蜀的鮮明特色,是彰顯“漢風古韻”城市名片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漢中市大力推進非遺進景區,加强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組織非遺項目在甯強縣漢江源、西鄉縣駱家壩、勉縣諸葛古鎮等景區駐場展演,策劃推出了“漢中歷史民俗之旅”“漢中非遺饕餮之旅”“尋味漢中非遺”“漢江之源,羌族故里”等非遺旅遊線路。漢中逐漸成為文化研究、民俗體驗、觀光度假、探尋美食的理想目的地。

“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非遺進景區、進鄉村,依託旅遊景點、文化街區、文化產業園等文旅資源,大力宣傳推廣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非遺項目,讓遊客在遊玩中領略漢中非遺風采、感受非遺魅力。”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紅菊說。

品味羌韻悠悠

8月14日,位於甯強縣的羌族文化產業博覽園裏遊人如織。羌族文化產業博覽園是中國西部唯一羌族主題博覽園,集羌文化展示、民俗體驗、文化研學、休閒度假養生於一體。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為感受“雲朵上的民族”——羌族的浪漫與文化,一睹羌繡的獨特魅力。

甯強自古就是羌族棲息之地。如今,這裡仍然保留著濃厚的“羌族遺風”。遊客可以在青木川景區沉浸式體驗羌族歌舞,在漢江源景區欣賞古老而神秘的羌族儺戲,或者打卡陝西唯一的羌族文化產業博物館,瞭解這一古老民族的千年歷史。

而在地處甯強北部的略陽縣,羌文化之旅通常是從一碗罐罐茶開始的。

略陽縣古稱“興州”。早在戰國時期,羌族就已在這裡繁衍生息,並留下了罐罐茶等茶飲美食,以及唱山歌、跳羊皮鼓舞等文化活動。

如今,在略陽人心中,罐罐茶早已不是單純的美食,而是體現文化融合的一種飲食。

喝完罐罐茶,可以去江神廟民俗博物館逛逛。它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古代戲院建築群,也是羌族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者。

“江神廟古戲樓舞臺下方的高浮雕圖案中,有一處神采奕奕、氣宇軒昂的將軍浮雕。人物濃眉、大眼、高鼻樑,虎背熊腰,頭戴尖頂羊角帽,頂插錦雞翎毛,足蹬尖頭皮靴,長相和裝扮均為典型羌族形象。這些浮雕再現了這裡的古代社會歷史風貌,反映了羌族與漢族間密切的文化交流。”江神廟民俗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鄒雯說。

7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陝西)位列其中。甯強縣和略陽縣自古就是羌族歷史遷徙中的主要通道和繁衍生息之地。兩地現有羌族儺戲、刺繡、木雕竹編、民俗剪紙、薩朗舞、羊皮鼓舞等30餘項羌文化非遺項目,是眾多遊客體驗羌族特色文化的絕佳地。(記者:楊露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