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名額不斷細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持續加强江蘇取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九連優”

江苏 51℃ 0
摘要:經國務院審定,2022年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正式發佈,江蘇再次榮獲“優秀”等次。自2013年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以來,我省已取得“九連優”的優異成績。2022年,全省用水總量為611.8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11.4%、10.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至0.6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1.6%。

經國務院審定,2022年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正式發佈,江蘇再次榮獲“優秀”等次。自2013年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以來,我省已取得“九連優”的優異成績。

2022年,全省用水總量為611.8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11.4%、10.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至0.6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1.6%。

務實舉措

深入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嚴格用水强度控制

2022年,江蘇全面完成國家節水行動省級實施方案年度任務,共完成16個縣(市、區)的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完成12個省級節水型工業園區建設;新增高標準農田439.8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確定無錫市新吳區、宿遷市、蘇州張家港市等3個再生水利用配寘試點,協同解决跨部門節水問題,共同推進節水領域重點工作。將節水納入各級政府考核體系,萬元GDP用水量名額納入省對市、市對縣的高品質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層層壓實責任。

江蘇嚴格計畫用水管理,及時下達7900餘個自備水源用水戶、3萬餘家公共供水用水戶年度用水計畫,計畫用水下達率100%。在用水計畫的下達、核定及日常管理中,嚴格使用用水定額。對超計畫用水組織,嚴格落實警示、累進加價制度並督促及時整改。開展全省節約用水監督檢查,確保計畫用水管理各項要求落實到位。不斷健全用水定額體系,嚴格採用實際用水計量和監測數據制(修)訂用水定額,嚴格用水定額執行,把用水定額作為取水許可、計畫用水、節水評估、節水型社會載體建設等工作的重要依據,超定額的一律不予通過。加强都市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和漏損控制,推進城市供水分區計量,加大管網漏損治理,全省都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8.9%。

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强化節約用水監管

我省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超額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任務。加快長江沿線、環太湖地區、沿海地區等區域的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行程,全省累計建成84個,建成率87%。完成57家水利行業節水型組織建設,實現全省水利行業節水型組織全覆蓋。持續推進節水型高校建設,2022年完成23個、累計完成109個節水型高校建設,全省節水型高校建成率達到56%。加大節水型企業建設力度,組織開展全省規模以上高耗水行業用水組織用水調查,覆核調整省、市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大力推進各級節水型企業建設,國家、省、市三級重點監控用水組織名錄中高耗水行業600個,其中396個建成節水型企業,建成率為66%。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評選“江蘇省第三批水效領跑者”,年內建成11家節水標杆企業,累計評選出三批共49個省級水效領跑者。全域推進節水型灌區創建,制定出臺省級節水型灌區建設評估標準,2022年共完成26個節水型灌區建設。我省46個灌區被水利部評為第一批國家級節水型灌區。全面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2022年共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4.12萬畝,超額完成20萬畝的年度目標任務。

在强化節約用水監管方面,我省開展節水監督檢查,省級製定年度節約用水監督檢查方案,對重點行業的390個用水大戶開展節約用水監督檢查,並下達問題整改清單。强化重點監控用水組織管理,建立發佈國家、省、市三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並及時調整完善,將年用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的工業企業、服務業和大型灌區納入省級名錄。按要求及時報送國家重點監控用水組織用水資訊。加强重點監控用水組織日常節水監管,强化直報數據與資訊系統監控數據校核比對,提高數據質量。

加強水資源調度嚴格取用水監管

我省全面强化水資源調度管理,印發第一批省內需要開展水資源調度的江河流域以及重大調水工程名錄,全面開展水量調度工作,覆蓋率100%。嚴格執行水資源調度計畫,加强用水計畫管理,開展巡查督查,强化監測預警,有效保障城鄉生活和生產航運等用水需求。南水北調工程2022年累計調水出省3.48億立方米,圓滿完成水利部下達的調水出省任務。引江濟太工程累計調水入太湖10.9億立方米,新孟河抗旱調水試運行共引長江水4.3億立方米。嚴格執行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指令,各項控制指標全部達標。

認真落實取用水管理措施。按照取水許可管理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對取水組織或個人取水行為開展監管,省、市、縣“互聯網+監管”平臺認領比例達到規定要求。製定頒佈全國首個《取用水管理技術規範》,全面推進取水工程規範化建設。全面完成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回頭看”。按照水利部“回頭看”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將電子證照數據質量、大中型灌區資訊填報、取水工程(設施)規範化建設一併納入“回頭看”工作內容。製定省級專項工作方案,按時完成整治任務並向水利部上報工作成果。深入推進取用水管理信息化,製定《江蘇智慧水利—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信息化總體實施方案》,組織編制《江蘇省取用水管理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通過水利部科技審查後,落實建設資金和項目實施組織,完成年度試點任務。加快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數據治理,治理率達93%。

加快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加强水源地保護

結合我省實際,組織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試點,確定丁堡河—江海河作為試點河流,編制“一河一策”方案。出臺《生態水比特流量)監測與評估技術指南》,建設監測預警系統,實行日監測、月評估、年考核制度,全省重點河湖生態流量(水位)均得到有效保障。

全面加强飲用水水源保護,完成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覆核調整,推進水源地管理保護規範化。在率先實現縣級以上都市水源地達標建設、雙源供水、長效管護全覆蓋基礎上,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管理與保護規範》地方標準,完成2/3以上都市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建成水源地資訊共用平臺,開展水量和水質例行監測,按月編發水文情報,動態掌握水源地狀況。

彰顯成效

水資源管理名額不斷細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持續加强。率先探索豐水地區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和指標體系,全面完成河湖水量分配工作,製定地下水管控名額,將用水總量控制名額分解至水源和重點河湖,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用水總量與强度控制體系,推動形成“高效利用地表水、鼓勵使用再生水、限制開採地下水”的水資源配寘新格局。

管理保護措施不斷實化,規範化管理水准持續提升。先後出臺50多項取用水管理、水源地長效管護、河湖管理保護等規章、標準和規劃,頒佈實施全國首個水源地管理、取用水管理、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生態河湖狀況評估標準。建設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應用系統,上線取用水戶政務服務系統、水源地資訊共用和視頻監控系統,水資源智慧管水模式在全國推廣。率先推進取水工程、水源地、監測計量規範化建設,50%以上非農取水口、2/3都市水源地完成規範化改造,重點大中型灌區全面實現渠首線上計量,建立取水計量設施協力廠商抽檢校準機制。

水資源保護措施不斷強化,河湖生態環境加快復蘇。系統推進河湖生態復蘇,建立生態流量(水位)監測預警系統,28個省級、148個市級重點河湖的控制斷面生態流量(水位)得到有效保障。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重點河湖生態狀況優良率逐年提升,水域面積穩中有增,長江岸線問題實現“動態清零”,太湖“兩保兩提”治理目標不斷鞏固提升,洪澤湖生態湖岸不斷恢復,全省地下水保護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地下水水位保持穩定回升。

國家節水行動深入實施,水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節約。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强化農業節水增產、工業節水增效、城鎮節水降損等措施,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主要節水名額年度任務超額完成。健全節水政策、標準體系,不斷夯實節水管理工作基礎。拓展載體範圍,實現節水型社會建設質效雙升。嚴格節水監管,建立節水管理長效機制。探索節水開源,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逐年提高,水資源利用集約高效。

機制體制創新不斷深化,水資源管理保護試點示範持續突破。率先開展8個水資源剛性約束“四水四定”和3個再生水利用配寘試點,水權交易類型和範圍不斷拓展,“節水貸”“水權貸”等深入探索實踐。7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完成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取水許可承諾告知制全面推行。數位孿生流域試點加快實施,資訊技術與水利業務加速融合。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五位一體”綜合管護經驗、河湖確權劃界“五化”工作模式在全國推廣。創新共治機制,跨省河湖建立省際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跨市、縣河湖全面建立聯合河長制,並向鄉鎮級河湖延伸。

樹立目標

持續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按照强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要求,加强用水總量和强度管控,推進區域發展規模、產業結構、空間佈局與水資源稟賦的協調適配。嚴格取水許可准入,强化取水事中事後監管,基本完成取水工程和監測計量規範化建設。落實全面節約戰畧要求,深入開展國家節水行動,開展重點領域節水工作,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减排、城鎮節水降損,重點推進再生水利用配寘試點建設,探索豐水地區再生水利用配寘新模式。

加快推進河湖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河湖長制高品質發展,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數位賦能助力幸福河湖建設。强化飲用水水源地監管,持續開展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大力推進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和太湖滆湖生態清淤,進一步加強洪澤湖管理和保護。强化河湖空間管控,推動河湖岸線綜合整治,建立健全重點河湖監測評價體系,全力維護水域面積。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完成新一輪超采區劃定,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全面完成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記造册。

大力提升水資源支撐和保障能力。密切關注水雨情和河湖蓄水動態,優化水利工程調度和水資源配寘,保障合理用水需求。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位賦能、提升能力”要求,深入推進數位孿生流域建設,加强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等科技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加强資訊技術在管理和服務末端的推廣和應用,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激發基層管理活力。

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加大“放管服”改革推進力度,全面實施取水許可審批告知承諾制。繼續推進水權改革,加快形成買方賣方市場、價格確定機制,推動建立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展不同類型水權交易。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實現工程建設和管護整體性突破。强化水域監測評估,建立骨幹河湖健康檔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