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讀懂《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

海南 48℃ 0
摘要:8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了首批國家公園總體規劃,規劃期為2023年至2030年。其中包括《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


海南長臂猿。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

8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了首批國家公園總體規劃,規劃期為2023年至2030年。其中包括《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以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為目標,以保護管理體系、監測監管平臺、科技支撐平臺和教育體驗平臺建設為重點,以構建和諧社區為依託,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撐保障。

一、主要內容

《規劃》共有9章

包括

基本情况總體要求總體佈局保護管理體系監測監管平臺

科技支撐平臺教育體驗平臺和諧社區保障措施

二、規劃目標

本規劃基準年為2021年,規劃期限為2023—2030年。

總體目標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建設保護管理體系、監測監管平臺、科研支撐平臺和教育體驗平臺。實現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穩定增長,社區綠色和諧發展。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生態安全保障,成為世界熱帶雨林保護的典範。

階段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統一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逐步完善制度保障和共建共管等體系。完成覈心保護區人工林處置,以熱帶雨林為代表的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強、服務功能顯著提升;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得到嚴格保護和恢復,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達到38只以上;完成熱帶雨林類型與結構、重點保護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覆蓋率達到60%;科研、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等功能全面加强。

到2030年,雨林公園管理體制更加健全、運行機制更加高效、支撐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以熱帶雨林為代表的自然生態系統破碎化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達到50只以上;完成本底資源調查,全面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等監測監管平臺、科技支撐平臺和教育體驗平臺。社區公共服務和生態產業發展水准顯著提高,將雨林公園建設成為熱帶雨林珍貴自然資源傳承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三、規劃範圍

以海南島中南部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等雨林集中分佈的自然山脈為主體,劃定雨林公園範圍,東起萬寧市南橋鎮,西至東方市板橋鎮,南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北至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總面積4269平方公里。

保護分區

將雨林公園劃分為覈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行差別化管控。

覈心保護區是熱帶雨林集中分佈區,面積2331平方公里,占雨林公園總面積的54.6%。

一般控制區是熱帶雨林分佈以及海南長臂猿的擴展緩衝空間和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區域,面積1938平方公里,占雨林公園總面積的45.4%。

建設佈局

以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覈心,以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保護修復為重點,以山系、水系等地理特徵為參照,銜接國土空間等相關規劃,將雨林公園劃分為五指山、吊羅山、霸王嶺和尖峰嶺4個管理片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

四、保護管理體系

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野生動植物保護

野生動物——保護海南長臂猿、海南坡鹿及其他珍稀瀕危物種。

野生植物——保護珍稀瀕危特有植物。

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保護:

自然景觀保護——雨林景觀、地文景觀、水文景觀。

文化遺產保護——實施黎苗雨林文化遺產保護。

五、監測監管平臺、科技支撐平臺、教育體驗平臺三大平臺

(一)監測監管平臺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建立天基、空基、地基一體化監測體系。“天”主要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實現對地類變化的智慧分析監測。“空”主要通過有人機、無人機等搭載影像採集設備,對雨林公園生態資源變化情况進行監測。“地”主要通過監測網站等對雨林公園生態要素開展長期監測。

智慧管理——依託五指山和吊羅山片區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智慧雨林分中心系統,實現視訊會議、智慧導覽服務器、應急預警、智慧調度、訪客管理、科普研學、互動體驗等功能,為雨林公園管理人員與公眾提供資訊互動服務。

監管巡護建設:勘界立標、保護網站、哨卡、巡護網絡、管護隊伍。

(二)科技支撐平臺

海南熱帶雨林科研平臺重點研究內容: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重點物種保護研究、社區發展研究。

長期定位研究建設:科研平臺、野外監測、海南長臂猿野外研究基地。

(三)教育體驗平臺

自然教育體系建設:自然教育場所、學生實訓基地、標識系統建設、解說系統建設、自然教育模式。

生態體驗:打造環園—環島生態體驗圈和山海通道,合理佈設生態體驗步道,建立雨林公園“入口社區、服務基地、雨林驛站”多層次服務體系。

入口社區:綜合考慮自然資源、交通條件、地方特色、區位重要性等因素,重點佈設霸王嶺、俄賢嶺、尖峰嶺、鸚哥嶺、黎母山、五指山、吊羅山等一批入口社區。

雨林文化:培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雨林與您”等區域公共品牌,塑造生態文化IP。


海南長臂猿(資料圖)。方山攝

六、構建和諧社區

社區共建——建立“園”“地”共建共管機制,鼓勵社區參與國家公園建設。

綠色發展——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構建多元化綠色產業發展體系。

公共服務——堅持綠色營建理念,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建設,推動社區建築風貌和環境綜合整治。

七、保障措施

加强組織領導、健全法制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加強宣傳引導、鼓勵社會參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