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首次行業高峰論壇聚焦“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與出版人的使命”

上海 37℃ 0
摘要:記者施晨露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與出版人的使命”為主題,昨天下午,2023上海書展行業高峰論壇在友誼會堂舉行。

  記者施晨露

  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與出版人的使命”為主題,昨天下午,2023上海書展行業高峰論壇在友誼會堂舉行。今年,進一步面向全國辦展的上海書展,吸引了全國出版業頭部企業、領軍人物,首次舉辦的行業高峰論壇以更好服務國家戰畧與行業大局為指向,被與會業界人士認為“恰逢其時”。

  深化傳統文化的現代闡釋

  提到文化傳承發展,出版人想到什麼?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徐海提到近期熱映的電影《封神第一部》;中信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煒分享了與《長安三萬裏》同步出版的《長安詩選》等系列圖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闞寧輝則提及令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傾倒的一首唐詩《獨坐敬亭山》,讀到這首詩的法語譯本讓這位法國作家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與中國學者董强合著《唐詩之路》。在闞寧輝看來,敬亭山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正如出版和閱讀一樣,因為有“獨坐”的堅守與韌性,才有“相看”的共鳴與美好。所謂“傳世”精品,除了在時間維度上的傳之世代,也要有空間維度上的傳之世界,這正是出版人要肩負起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使命。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茅院生提出,探索建設現代文明是中華民族百年來的矢志追求,也催生了中國現代出版業。出版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立根”,强化主題出版價值引領,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鑄魂”,一方面要立足資源稟賦,加强經典古籍的深度整理,立足融合發展,加快傳統資源的活化利用;另一方面要聚焦中國道路,做好當代實踐的理論總結,圍繞“兩個結合”,深化傳統文化的現代闡釋。

  近年來,中國出版集團加强對學術價值高、歷史意義大的重要典籍的深度校勘加工,杜絕附加值不高、低水準重複的整理,如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迄今出書近半。集團所屬中華書局將先進科技與古籍內容深度融合,推進古籍數位化,努力“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建成全國最大的整理本古籍資源資料庫。在科技上,建設開發古籍整理及出版數位化平臺和工具,上線OCR線上工具和“古籍整理數位化平臺”。中國出版集團承擔的國家重大文化工程《複興文庫》全五編共計60多卷、300多册、1.1億多字,時間跨度180多年,現時第一至第三編37卷、195册、6190萬字正式出版發行,第四、第五編也已報審。

  呈現歷史質感和當下新鮮感

  圍繞“從推陳出新到守正創新”,徐海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應當進入創新時代。首先是工具創新,用現代的出版方法、現代的創作方法和現代的研究方法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其次要把更多的精力、資金和資源,集中於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樣才能推動中華民族創建現代文明。

  “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煥新中,要以優質的產品更好地呈現‘歷史的質感’和當下的‘新鮮感’。”陳煒分享了採用VR科技的《了不起的中華服飾》,開發可讀、可聽、可臨摹、可收藏的數字內容藏品《葉嘉瑩讀誦納蘭詞全集》,推出圖書、色卡、系列短視頻、色譜展、主題展產品的“中國傳統色”項目等多個案例。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亦翔提出,出版人要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從打造精品、科技賦能、創新機制三個方面發力,加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出版轉化和推廣普及,加强古籍整理出版特別是工程性出版的力度,打造新時代的高峰之作。

  連續八年,點校本“二十四史”在上海書展中央大廳亮相,成就一段書展與書的佳話。今年,書展序廳以專區形式呈現《複興文庫》,世紀出版集團以“泱泱大國,皇皇巨觀——中華經典文獻世紀精品展”展示在敦煌文獻、出土文獻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領域的厚重積澱……正如陳煒所說,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這一重大使命前,每一家出版機構和每一位出版人都責無旁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