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創能力發展智慧農業上海農業科創穀專家研討會舉行

上海 63℃ 0
摘要:日前,上海農業科創穀專家研討會在奉賢舉行。趙春江提到,從更長遠、戰略性的角度來看上海農業科創穀的發展,持續利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很重要。

  見習記者沈思怡

  在上海,農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到0.22%,但郊區鄉村面積超過60%,是典型的“小農業、大郊區”。背靠大都市的郊區鄉村,擁有市場、科技、資金等諸多優勢,如何立足自身優勢和產業特點,提升農業設施現代化水准,以現代科技賦能現代農業,探索出適應超大都市的鄉村振興路徑,是一個大課題。

  日前,上海農業科創穀專家研討會在奉賢舉行。眾多涉農領域的領軍者、帶頭人、實戰家齊聚一堂,商討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新思路、新路徑。

  在去年發佈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指數2022》中,上海躋身十强,位列第一方陣。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齊飛認為,上海的科技創新基礎將利好農業科創穀朝著智慧農業創新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趙春江介紹,智慧農業是一種利用現代科技和資訊技術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模式,涉及眾多方面的科技和應用,包括物聯網、大資料分析、遙感技術、感測器科技等。基於上海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發展的背景,上海農業科創穀可以關注智慧農業技術與裝備的研發、人工智慧模型及算灋在農業中的應用及高端智慧裝備的研發。此外,農業機器人等高端智慧設備的應用同樣會是未來農業降本增效的發展趨勢。

  找准賽道同樣關鍵。在趙春江看來,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種源農業,包括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而基於上海農業科創穀的體量,單一發展種源農業並不具備明顯優勢,不如另闢蹊徑,積極發展高通量植物錶型平臺及育種加速器等方面的探索。

  記者瞭解到,與傳統育種相比,育種加速器具有檢測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通量更大等特點,能够更高效地對更多植株進行基因檢測和迴響,使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裏即可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最優品種從而形成反覆運算。趙春江認為,上海農業科創穀可以借此搭建起種業創新發展平臺,走出農業科技發展的差异化路徑。

  科創科技的最終落地,依然需要依靠人來完成。要留住人才、激發創新活力,需要有穩定的科研支持。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勁松認為,農業科創穀應開展更自由獨立有特色的科研專案,進而吸引不同層次的科研人才加入科創穀的建設隊伍,形成金字塔的人才結構。

  趙春江提到,從更長遠、戰略性的角度來看上海農業科創穀的發展,持續利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很重要。對此,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表示,上海將强化政策供給,加大在源頭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生態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引導更多優秀人才、科技和項目落戶奉賢,推動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