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帶來就診小高峰專家提醒患者身體調理需循序漸進部分冬季易發病全療程要3至5年

上海 51℃ 0
摘要:冬病夏治,首先需弄清什麼是“冬病”。梁永瑛提到,“有些市民覺得冬病夏治就能痊癒,其實不然。”一般來說,整個療程需要3至5年,且治療期間原本的藥物不能停用,如抗過敏藥物、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等。

  記者黃楊子

  今年長達40天的伏天帶來一波就診小高峰。在長寧區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午12時許,關節康復科副主任梁永瑛的門診診室外仍有人排隊,也不乏一家四口組團問診。“父母年紀大了,想來調理一下膝關節;我和家後上班久坐,感覺肩頸不太舒服。”拿著單據,蔣先生來到隔壁診療室,由簾帳分隔的病床不時飄出幾縷輕煙。“除了敷貼,火罐、針灸、艾灸、耳穴等傳統的中醫綜合診療管道在冬病夏治上都大有可為。”梁永瑛說。

  冬病夏治,首先需弄清什麼是“冬病”。“老百姓大多認為哮喘、久咳不愈、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就是冬病,其實這只是冬病的一部分。”梁永瑛說,在冬季易發病的一類疾病均可稱為冬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强直性脊柱炎、退行性骨關節病等骨科疾病,亦如喝氷水胃痛、痛經、疲勞綜合征等查不出實質性疾病,卻又造成不適的症狀,究其原因,在中醫上都屬於陽氣虛弱。

  梁永瑛提到,“有些市民覺得冬病夏治就能痊癒,其實不然。”一般來說,整個療程需要3至5年,且治療期間原本的藥物不能停用,如抗過敏藥物、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等。此外,體質太弱、病情較重的患者也不適宜敷貼,“嚴重的糖尿病患者、皮膚過敏者也不宜此類治療,因為藥粉辛辣,恐引起發泡感染。”

  記者進行了首次敷貼嘗試,當裹著藥粉的藥膏貼在足三裡後,短短幾分鐘,穴位就有了灼熱感。“單次貼不要超過4小時,一般以兩三個小時為宜,如果穴位感到辣,忍受不了,可以提早揭下。敷貼後4小時內不要洗澡,以免影響散寒通絡的效果。”梁永瑛叮囑道。

  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治療最好?“儘量在上午貼,按照頭伏、中伏、末伏以10天為一個組織的計算管道,大多數患者前後需貼滿10次,每週大約兩次。如果來院路途較遠需要奔波、容易體虛出汗的老年患者,我們建議在院內休息,待治療完成後再回家。”梁永瑛說,一些講究的患者會特意選擇每年的頭伏首日來治療,保證整個週期循序漸進、完整治療。

  梁永瑛說,三伏天雖然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但也有市民反而把“冬病”變成了“夏病”。前些日子,她接診的徐先生就是典型病例,“貪圖一時凉快,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還對著空調風口躺著、坐著。”幾天後,膝蓋、腰椎都發出警報,徐先生不得不請假來看病。“高溫、高濕環境中,毛孔張開,機體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風、寒、濕’三邪容易乘虛而入,累及關節,引發骨關節炎症狀或舊疾復發。”為此,她提醒市民,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間,應適當新增衣物;不要貪涼、過多進食冷飲。

  “除了關節病和頸肩腰腿疾病,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耳鼻喉科、兒科、陽虛型體質、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長新冠人群等都可利用三伏天,通過中醫藥手段進行調理。”她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