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瑞哲
在滬閔路近劍川路路口,記者走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覈心區,找到“華誼萬創·新所”6號樓,抬頭看見“交芯科”3個大字。不難發現,這裡與一河一路之隔的“交大”,以及“晶片”“科技”有關。
在交芯科(上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二樓辦公區最顯眼的一個玻璃櫃裏,是光類比數位轉換(光AD)系統樣機和集成板卡等。成立不過一兩年的“交芯科”是初創型高科技企業,現已接受投資行業4家頭部資本的種子輪融資,估值超2億元。公司裏與箱子一般大、與主機板一般大的微系統,最終將在單枚晶片上形成一個片上系統。通過自主可控研發出寬帶化、數位化、智能化的光電融合晶片,以此突破高速信息流中的缺“芯”困境。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鄒衛文是“交芯科”的發起人和創始人。“交芯科”由依託“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國重)”的“智慧微波光波融合創新中心(iMLic)”發起。這裡有20多個用於系統驗證的實驗平臺,以及2個用於晶片加工和封裝測試的潔淨間,每位博士、碩士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工位。
實驗室研製的新一代光類比數位轉換晶片(光AD晶片)實現了從射頻到毫米波頻段的超寬帶訊號直接採集,可應用在移動通信、先進雷達、自動駕駛、高端示波器、智慧醫療等領域。
不少教授帶領團隊搞原理創新、模型驗證,走好了“最初一公里”。往後的路怎麼走?依託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點政策,鄒衛文以“完成人實施”、持股權激勵等管道,走出創業第一步。
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創業團隊看來,這棵大樹就是新一代晶片國家重大需求,以及上海交大校內扎實的科技基礎與儲備。同時,從科技部門到經信部門,辦事部門都在此“一門式”服務,創業者在校企之間頻繁而短距的“折返跑”十分便利。完全企業化運作的“交芯科”團隊中有3名職業經理人就出自鄒衛文團隊。這一切,都有助於更快跑完“最後一公里”,打通工程化、產品化、市場化鏈條。
在校內,他們的實驗室約600平方米,辦公區約300平方米,具備系統驗證、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研發能力;在校外,“交芯科”現時使用面積已近1200平方米,可拓展至5500多平方米。與已經不小的高校實驗室相比,“交芯科”的孵化器大了約5倍。
原來,這個本就由廠房改造而來的雙創空間層高充裕、通透敞亮。儘管兩層樓共4個高大空間眼下還處於裝修前的狀態,但研發人員已經可以利用場地條件,在室內進行無人機探測的研究實驗,驗證晶片的訊號採集效能。
按照自身規劃,“交芯科”去年啟動運營,目前正在接洽“種子輪+”投資。從明年到後年實現小規模量產,產品走向商品化;2027年有望規模化量產,加速佔據國際國內市場。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