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季輝走進“線上訪談”節目談推進農業現代化——“慧”種地興產業强科技走在前

江苏 32℃ 0
摘要: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日前,江蘇省人民政府網、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用戶端、新江蘇·中國江蘇網、“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眾號聯合推出的“線上訪談”節目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季輝圍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與網友、讀者分享江蘇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經驗做法和未來規劃。

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日前,江蘇省人民政府網、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用戶端、新江蘇·中國江蘇網、“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眾號聯合推出的“線上訪談”節目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季輝圍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與網友、讀者分享江蘇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經驗做法和未來規劃。

糧生產開局良好,讓“豐收在望”變“豐收到手”

江蘇是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也是糧食大省。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去年首次突破750億斤、達753.8億斤,達到歷史最好水準。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數據,今年全省夏糧生產呈現面積和總產雙增、單產基本持平的特點,總產達281.4億斤,比上年新增1.4億斤。

“去年秋播開始,我們堅持‘種足種好’:‘種足’是狠抓糧食面積落實,只有面積有保障了,糧食產量才有基礎;‘種好’是要讓在田的小麥長好,加强田間管理,從春季田管、防病减灾到機械收割,每個重點時節盯緊盯牢、每個關鍵環節緊抓不放。”季輝介紹,5月下旬,我省出現區域性、多輪次持續降雨天氣,給夏收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全省農業農村部門主動應對、迅速行動,加强灾害性天氣預警與防範指導,加强農機調度,全力保障夏糧顆粒歸倉、豐收成果到手。基本沒有發生最擔心的“爛麥場”問題,主要是機械化水准比較高,糧食收割基本實現100%全程機械化,產地烘乾能力超過90%。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一般占到全年糧食產量的2/3。江蘇的秋糧主要是水稻、玉米和大豆。現時,全省秋糧長勢如何?

“水稻是江蘇老百姓的口糧,所以我們對秋糧生產尤其重視,當前總體呈現面積落實足、夏種質量高、當前苗情好的特點。”季輝說,秋糧生產重點抓3項工作:一是確保面積穩定新增,各地克服階段性強對流天氣影響,及時高品質整地播栽,預計全省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加上夏糧面積,有望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全年糧食面積任務。二是大力推廣機插秧,我省機械化水准比較高,機插秧占比同比提高10%,水稻集中育秧、精確定量栽培、毯苗機插等科技推廣面積均明顯增加。三是抓好一栽就管、一種就管,水稻秧苗栽後及時加强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控落實到位。前段時間,我省降雨量較大,各地搶排積水,疏通溝渠,减少田間積水對秧苗生長的影響。從現時苗情來看,獲得全年豐收基礎是具備的。

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讓“土特產”變“金名片”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如何進一步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好鄉村產業?

季輝表示,“土”即把優勢鄉土資源用足用好用活。圍繞各地不同的資源優勢,用好用活鄉村的山水草木、傳統手藝、民俗文化等資源,培育具有鄉土特徵和鄉土風情的產品產業,實現由“賣產品”向“賣風景”“賣文化”轉變。如通過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江蘇培育了5個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74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吸引大量遊客走進鄉村休閒消費,也推動吳江繭絲綢等鄉土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

“特”即深入挖掘各地資源稟賦、人文歷史特色。現時,全省已培育10億元以上縣域特色產業199個,打造了盱眙龍蝦、陽山水蜜桃等一批有特色、有認可度、有競爭力的“金名片”。將繼續指導各地選准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找准最能體現地域特點、當地風情的產業,把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產業。

“產”,就是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我省正在編制農業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打造“4+13+N”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將“原汁原味”的土特產打造成鏈條更完整、業態更豐富的“多滋多味”土特產,提升附加值。

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總體看,最近兩年我省農民收入增速跑贏了GDP和城鎮居民收入。要實現十年倍增目標,我們將繼續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重中之重,讓農民分享到更多改革發展紅利。”季輝介紹,一是拓寬轉移就業管道,大力推動農村創業,促進農民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二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豐富農業業態,新增農民經營淨收入。三是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集體資產,進一步增強村級經濟實力,新增農民財產淨收入。四是加大對農民增收的支持力度,深入實施富民强村幫促行動,提高轉移淨收入,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在現代化建設行程中不掉隊、趕上來。

持續强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讓“關鍵招”變“新動能”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2022年江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2%,比全國平均水準高近10個百分點。

“提高農業科技現代化水准,我們將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强化成果轉化應用,提升農業科技裝備水准,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智慧農業陞級賦能行動等,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撐。”季輝提到,在農業科技上實現突破,努力解决種業“卡脖子”問題。江蘇正在組建種業集團,發展育繁推一體化;推進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科研人員可以聚焦關鍵問題開展合作攻關。“十四五”期間,江蘇將下更大功夫開展科技攻關,啟動10項重點攻關任務,力爭3至5年內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明顯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在各個階段都推出帶有時代印迹、富有江蘇特色的農村改革舉措,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季輝介紹,綜合來看,我省主要完成了3項改革或改革的基礎性工作——

土地制度改革。江蘇在堅持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不變的情况下,基本完成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我省泰興、高港第二輪土地承包即將到期,正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積極探索多元化延包模式,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鹽城市亭湖區探索“小田變大田”改革,破解承包土地細碎化問題,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我省以村為組織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先把家底摸清,比如有多少土地、魚塘、樹木和廠房,再把資產變成資本來新增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收入。2022年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00萬元,改革紅利得到釋放。接下來,將繼續拓展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2020年,中央農辦和農業農村部在全國104個縣(市、區)及3個地級市開展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其中江蘇有6個試點縣(市、區)。聚焦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改革試點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江蘇要研究怎樣把農民閒置的房子、宅基地盤活利用好,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

“江蘇農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農村改革內容多、空間大,江蘇有條件、也有能力通過改革來推進創新,增强農業農村發展動能。”季輝總結,江蘇將繼續通過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推進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高水准建設農業强省增添新動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