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稼樓啟動改造:避免“千鎮一面”,探索特色服務

上海 29℃ 0
摘要:如何避免落入“千鎮一面”的窠臼,閔行區浦江鎮調研組日前走訪多地,尋求兼顧土著和遊客的更新之路。調研組回收的百餘份調查問卷顯示,召稼樓“城中村”有88%的人希望居住條件得到改善,69%的人希望整體環境變好。

  記者戚穎璞

  今年上半年,有800年歷史的上海浦江鎮召稼樓“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召稼樓古鎮也暫別市民遊客,將在幾年之後再以新生姿態回歸。

  開街才短短13年的召稼樓古鎮又要改造,曾讓很多市民不解。業內人士分析,除了村民生活條件改善的願望强烈,古鎮自身特色不突出也是推動陞級的一大原因。如何避免落入“千鎮一面”的窠臼,閔行區浦江鎮調研組日前走訪多地,尋求兼顧土著和遊客的更新之路。

  古鎮發展出現難點堵點

  在走訪中,調研組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發現,隨著古鎮發展進入快車道,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難點堵點問題。

  古鎮不古。部分建築沒有“修舊如舊”,人為打造痕迹明顯;商業步行街、店鋪式樣、店鋪陳設、店鋪商品等缺乏古韻意境,與文化內涵聯系不大。在更新過程中,居民需要部分或整體搬遷,如何防止一些優秀的民間習俗流失,有針對性地做好保護傳承工作,需要更多關注。隨著商戶搬遷,召稼樓古鎮的農耕文化、老字型大小年貨食集、滬劇文化等傳承發揚面臨挑戰。

  古鎮不便。調研組瞭解到,古鎮更新前原有河道被填埋和侵佔,小商販集聚,亂搭亂建情况普遍,當地村民普遍希望早日動遷安置,徹底改變環境“髒、亂、差”,居住配套“遠、少、舊”等現狀。調研組回收的百餘份調查問卷顯示,召稼樓“城中村”有88%的人希望居住條件得到改善,69%的人希望整體環境變好。之前,召稼樓古鎮景區內,商戶與民宅混雜,喧鬧人群給“高山族”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古鎮不特。調研組發現,雖然古鎮各有文化底蘊,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因遊客喜好導向,再加上風貌保護內涵與品牌開發、創意設計等高端產業融合不足等因素,古鎮項目逐漸趨於同質化,對旅遊的吸引力被同質化商品和服務沖淡,形成不了差异化競爭。在調研遊客對古鎮特色的看法時,只有7%的人認為古鎮特色鮮明,47%的人認為古鎮基本都一樣,已然出現“審古疲勞”。

  古鎮不富。上海有多個古鎮,雖客流量大,入駐商戶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但如果項目單一、深度開發不足,僅僅依靠門票、租金等收益,無法形成產業體系,對周邊區域的溢出帶動效應就不明顯。像召稼樓這樣的古鎮,商鋪租金不高,更新改造的投入產出很難平衡。

  培育文旅消費新增長點

  古鎮有機更新不是一改了之,而是長期命題。

  “通過調研,我們感受到古鎮有機更新的過程,在形成多贏格局、提供優質特色服務、完善營運模式等方面需進一步探索。”閔行區浦江鎮黨委書記陶興煒說。

  首先是實現多元主體利益共贏。古鎮更新要讓“高山族”安居宜居,重點包括房屋綜合改造、公共設施配套,還要完善旅遊、娛樂和休閒等功能。比如,朱家角古鎮先後投入10多億元,對古鎮基礎設施、道路橋樑、綜合管網等進行改造。在安居宜居的基礎上,實現各方互利共生。通過投資、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利用古建修繕活化、生態環境整治、古鎮空間織補、產業導入運營等手段,提升遊客感受體驗,提效古鎮消費場景,提高都市服務水平。

  其次是兼顧保護與開發,將特色文化轉化為發展動能。立足古鎮特色文化,發展文旅品牌,打造文旅新亮點,培育文旅消費新增長點,實現“以文促旅、以旅養文”的聯動效應,持續增强文旅發展後勁,推動文旅事業帶動區域協同發展。比如,泗涇古鎮結合自身實際,開發希爾頓格芮精品酒店、趙氏工坊、嘉風印傳金石文化館、魯班藝術館、一尺花園、六扇門料理等項目,現時已完成意向簽約。

  最後是尋找更新和運營的獨特性。在更新方面,通過科學業態規劃與政策引導,優化資源佈局,反覆運算特色項目,陞級宣傳推廣,發揮自身優勢的溢出帶動效應,促進形成差异化競爭的良好局面。在運營方面,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古鎮產業項目的投資運營,提升各個環節文旅資源的市場響應能力,推動文旅要素自主高效流轉配寘,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