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熱情不减上海市民將踐行垃圾分類的熱情帶入生活中的更多領域

上海 46℃ 0
摘要:

  記者陳璽撼

  什麼是時尚?《辭海》的解釋是“一種外表行為模式的流傳現象”。能否成為時尚,要看能否符合人們的審美,能否借其表達對美的愛好和欣賞。

  最近,在河北秦皇島海邊,5輛外觀風格華麗又狂野的巡遊車“點燃”了悶熱的夏夜,人們圍在兩側,與車上載歌載舞的藝術家近距離交流。這些專為阿那亞戲劇節打造的裝置藝術品其實使用了大量生活垃圾,在上海完成製作並送往全國各地展示。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已滿4年之時,這些巡遊車的廣受歡迎,是垃圾分類被視為“新時尚”並融入百姓生活的有力佐證。

  “開門第八件事,垃圾分類”,這句廣泛流傳的話說明了垃圾分類的受重視程度,這項“新時尚”已是上海2400多萬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新公佈的“成績單”也反映了“新時尚”的深入人心:今年上半年,上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分出量為7460噸/日、1.98噸/日、9024噸/日,濕垃圾分出量穩定保持在幹、濕垃圾總量的35%左右。與2019年6月的數據相比,“三增一减”效果顯著。

  如今,對於“新時尚”的理解和認同還在不斷加深,並推動垃圾分類向著更自覺、更精細、更低碳的方向前行。

  更自覺

  對分類投放垃圾的過程進行强有力的約束,尤其是限定投放點和投放時間,能確保有限的人力對投放者的分類情况進行高效監督,逐步將外部監督壓力轉化為投放者內心分類的自覺。

  不過,“定時定點”帶來的不便也很明顯:要走更多路才能到投放點,還要記住可投放時間,避免誤點吃閉門羹。囙此,“定時定點”的推行不能一蹴而就。過去4年,上海堅持拿捏好“添麻煩”的度,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怎樣才能確定這種麻煩是相對能接受的?我們先多走幾遍就對了。”對於居民扔垃圾的步行路線,龍南五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秋蘭和同事掐著碼錶走了十幾次。

  2019年發佈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實施導則》提出“社區可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定一個定時定點投放點”,龍南五村有1476戶,按照500戶設一個點來操作,可把10個投放點撤並到3個。可她們用脚實測後,認為這樣的密度不合理,於是把投放點撤並到了4個。

  2019年5月底,“定時定點”正式啟動,西南角28號樓的居民距離垃圾箱房最遠,但單程也不超過3分鐘。遇到抱怨“不方便”的居民,周秋蘭耐心解釋,“這段路我走過,不超過3分鐘”,對方都能服氣。

  “麻煩”能够被大部分居民接受,這種底氣讓許多社區不需要“人盯人”,就能自覺做好垃圾分類。

  今年春節後,愛博五村調整了投放時間,將7個投放點改為24小時開放,除個別時段有保潔員值守,垃圾箱房無人監督。

  愛博五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佳珠道出了這個“大膽”變化的原因:7個投放點有6個在主幹道旁或不遠處,符合居民的生活動線,出門扔垃圾屬於順路的事,所以很快就接受了“定時定點”,如今早已養成習慣。

  “定時定點只是手段,正確分類投放才是目標,既然目標實現了,手段就可以更加靈活、變通。”王佳珠表示,愛博五村的居民租戶占到三分之二,而且白領多、乘務員多,這些居民流動性大,近期大量新住戶入住,囙此以鼓勵引導為主,讓他們能方便地扔垃圾,條件是堅持分類好習慣。

  紡大居民區最近將晚上的垃圾投放時間延長了1個小時,“如果分類做得好,完全可以通過讓扔垃圾重新變得方便來激勵大家。”黨總支書記張婕妤表示,這份細緻體貼是社區鞏固垃圾分類實效的關鍵之一。

  更精細

  在許多更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國外都市,分類的不斷細化和調整是一個必然趨勢。這一趨勢在踐行“新時尚”4年的上海也開始顯現。

  6月26日早晨,日月華庭三期居民王君一如往常,拎著可回收物走向定時投放點,除了左手拎著捆紮過的紙板,他右手還拎著3個垃圾袋,分別裝塑膠、金屬瓶罐和舊衣物,“今天拎的不多,之前換季時最多能理出7類可回收物,扔進對應的智慧回收機。”

  2021年對垃圾箱房進行改造後,日月華庭三期嘗試“十分類”,除了有害垃圾、濕垃圾、幹垃圾不變,可回收物被細分為玻(璃)、金(屬)、塑(料)、紙(張)、衣(物)、木、複合材料(包含小家電)。

  無獨有偶,杜鵑路55弄社區也在嘗試生活垃圾的進一步細分。居民將濕垃圾分為“餐前垃圾”和“餐後垃圾”,每日清運,並將舊衣物(廢棄紡織物)從可回收物裏單列出來,定時定點投放、收集,每兩周清運一次。

  “在別人看來麻煩的‘十分類’,在居民看來反而更省心,這份認同感讓我們堅持至今。”繁盛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吳慧萍表示,“十分類”並非強制規定,要讓居民充分瞭解並認同其意義,才可能持久自覺地“多此一舉”。

  在浦東新區花木街道,169個社區已全部推行杜鵑路55弄社區這樣的“六分類”,之所以能够風靡整個街道,關鍵也在於居民實實在在體會到“六分類”直接帶來的益處:廢棄蔬果花草等作為“餐前垃圾”,在降解機內變成有機介質,“反哺”社區公共綠地、窗陽臺;减重的“餐後垃圾”減輕末端處置壓力,高效變成綠電,同樣“反哺”居民。

  讓居民在“家門口”實在感受到了垃圾分類帶來的改變,形成“認同閉環”,對於垃圾分類意義與價值的困惑、懷疑便煙消雲散,這也是上海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讓大家持續的付出不白費。

  2019年以來,上海已完成2.1萬餘個居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升級改造、2.7萬組道路廢物箱投放口的二次升級改造,全市超過80%的集中投放點配寘了洗手、除臭裝置。同時,更新收運裝備、改造轉運設施,推進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建設,建成一批處於領先水準的焚燒和資源化利用設施,上海幹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已超過3.6萬噸/日。

  更低碳

  “新時尚”用4年時間,潜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許多人不再滿足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將這股熱情帶入生活中的更多領域。

  開展“光碟行動”、减少非必要的塑膠製品消費、堅持公車出行……垃圾分類吹響了上海市民踐行綠色生活理念的號角,也有了更多全新的深刻內涵。

  這個月,陽光綠園的居民發現老滬閔路上多了一座碳匯科普體驗館,除了深入淺出地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知識,還可以投放可回收物,按品類、重量得到“减碳積分”。

  際霖環保專案經理徐明寬表示,在投放可回收物時,除了現時的收購單價,居民還能看到對應種類可回收物的碳减排量,讓他們意識到這些可回收物進入迴圈處置鏈條相比直接當幹垃圾焚燒或填埋處理减少了多少碳排放。

  很多人並不清楚垃圾分類能够發揮怎樣的减碳效益。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表示,扔濕垃圾時破袋(濕垃圾袋丟進幹垃圾桶)可以在源頭减少80%的微塑膠進入濕垃圾處置體系。

  同濟大學一項研究顯示,2018年前,運至濕垃圾資源化利用末端處理廠的濕垃圾進廠物料中,雜物含量高達20%至35%,而居民破袋投放濕垃圾後,運至老港的濕垃圾中的雜物含量僅為3%至8%,這讓許多濕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不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進廠物料的淨化,還能提高生物轉化單元效能,從而產出更多沼氣,獲得更高的經濟、環境和减碳效益。

  “需要將低碳行為名額化。”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唐家富表示,只有具備了相對公認的記錄計量方法,才具有衡量比較减碳貢獻以及將這些貢獻轉化為積分等形式從而兌換交易的基礎,否則,每天參與垃圾分類與每天堅持公車出行是否具有一樣的减碳價值,就是筆糊塗賬。

  讓更多人認識到垃圾分類的新價值並從中獲益,有助於構建一個新的垃圾分類價值認同閉環,既能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垃圾分類實效,還能讓更多人將低碳生活理念化為實際行動。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