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俱鶴飛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小店是烟火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都市經濟的“毛細血管”。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新開的特色小店數量超過3萬家,3月份新開小店數環比增速達43%,小店線上訂單量環比增長25%。
電商平臺如何為小店賦能?實體小店又該如何用好互聯網?近日,記者走進上海街邊小店,進行了一番調查。
小店馳騁“雙主場”
工作日的上午,路上行人不多。但是鄒幼華的店裡,並不冷清。“您有一條新的外賣訂單”提示聲頻頻響起,鄒幼華和母親忙著在貨架之間穿行,外賣小哥時不時前來取貨。
他的店鋪並不顯眼,位於靜安區蘇河灣附近的社區裏,是一家社區底商。“最早我也開過沿街商鋪,但是店鋪面積小、租金高,沒開多久就關掉了。”
現在,鄒幼華的店鋪比之前大了不少,有180多平方米,但依舊擺得滿滿當當,貨架間幾乎只能側身通行。鄒幼華介紹,現時店內的品類已經超過6000種,“但還是不够,還要繼續拓品類,要突破1萬種。什麼火就上什麼。”
這家天生帶著互聯網基因的量販店,90%的訂單來自線上。“我們的目標是3公里內10分鐘送達,10公里範圍內的訂單都會接。”很多像鄒幼華一樣的小店,客戶往往只局限於周邊社區居民,但通過互聯網賦能,服務半徑擴大了10倍。
這個月,鄒幼華在電商平臺累計做了8000多單。這種“亦店亦倉”的新模式,當下有了新名字:即時零售。
從實體小店到搭上新零售快車,以鄒幼華為代表的經營轉型之路,讓小店馳騁線上線下“雙主場”,更激發了市民消費潜力——既可以線上下採購,也可以在手機上下單。
“隨著數位化的推進,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已經呈現融合發展趨勢。”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董學兵說,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實體商鋪,互聯網平臺也賦能實體商鋪,實現線上引流、降本增效。
具體來說,互聯網不僅給小店帶來了新的銷售增量,還能够助力小店“數智”運營,實現從批發、支付到後臺管理系統“一條龍”數位化,使經營者精准化運營,獲取更多線上流量。“如果離開了實體經濟,互聯網經濟就失去了‘根基’,互聯網經濟也能够為實體經濟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並提高經營效率。”董學兵說。
抓住“流量密碼”
上海有繁榮豐富的社區實體零售生態。不過,繁榮生態的背後,也意味著曾經的藍海變紅海。
鄒幼華更懷念3年前剛剛接觸互聯網的日子。那時候,電商平臺流量大,競爭壓力小,一天能做四五百單,營業額有1萬多元。現在,小店生意也越來越“內卷”了。
“最近幾天,周邊新開的店就有五六家,大家都在做這樣的店,品類都很多,競爭也加劇了。”鄒幼華說。
為了流量,商家甘願做賠本的買賣。比如“零起零配”,指的是不設定起送價,即使是1分錢的商品,下單即可配送,而且配送費也是0元。這是很多小店的引流手段。鄒幼華起初也做“零起零配”,現在卻難以為繼。“很多人專為‘薅羊毛’而來,再加上每單平臺還要抽成5%左右,有時候一天可能虧損上千元,店鋪都快經營不下去了。”
對互聯網“又愛又恨”的,還有店主劉銀山。他的小店位於松江大學城附近,一天營業額能有七八千元。最近,他開出了一家“分店”,卻遭遇一些波折。
“新店上線十幾天了,營業額總共只有1000多元。”由於線上流量沒有做起來,他决定“推倒重來”,重新申請營業執照,把新店再上線一次,推出低價商品,爭取把店鋪推廣出去。
“電商平臺會給新店一些‘特權’,比如首頁展示的機會。只要前期能够引流,之後就自然會有流量。”如果線上做不起來,“一天營業額可能連1000元都到不了。”劉銀山說。
流量,成了小店的命脈。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表示,對於小店經營者來講,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囙此,經營者在觸‘網’之前,要提前準備好線上經營所需要的能力、資源儲備和風險預判。”
“引流是一時的,重要的還是沉澱好、維護好忠誠消費者,逐漸减少對流量的過度依賴。”董學兵也表示,經營者還是要專注產品力,保持自身獨特性,“這才是立身之本。”此外,小店也要根據自身特點,在開業引流、產品促銷、移動支付、售後評估等不同環節融入互聯網,著力提升用戶體驗,而非上線之後就“兩手一攤無作為”。
讓更多小店“被看見”
觸“網”小店為流量而爭,互聯網之外,還有一群走得慢的人。
位於石門二路的北京百貨商店,是一家經營了將近70年的老店,這家店前身是靜安區百貨修配商店,總經理張樂華在櫃檯後邊站了半輩子,用他的話說,如今已經落到“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境地。
張樂華這家店如今專為老年人服務,“針頭線腦這些一兩塊錢的東西,除了這裡,在上海很難找到了。不過這些東西老百姓都很需要。我的老顧客都跟我說,你千萬不要關店,不然很多東西都買不到了。”
不過,這家老百貨店的堅守,如今更顯無奈:為了活下去,張樂華這一間小店還要租出半間,尋找合作夥伴“抱團取暖”。既然如此,為何不上線?張樂華坦言:“心有餘而力不足。”
好在今年以來,北京百貨商店的故事被不少人發到社交平臺,不少年輕人在大眾點評、小紅書上自發推薦這家店鋪,網友紛紛留言:“這家小店像是童年縮影,看到假領子、蛤蜊油、湯婆子這些產品,親切又有趣。”“我們也變成‘網紅店’了。”張樂華說。
眾多街邊小店中,北京百貨商店是幸運的。不可否認的是,還有更多像張樂華一樣的小店,仍在艱難求生。
“很多特色小店的經營者可能是有情懷的老年人,互聯網對於他們本身就是新生事物,需要學習。”崔麗麗建議,如果小店具備一定人文底蘊,可以和上海特色的老街區、社區文化等進行結合。“政府相關部門、互聯網平臺最好能够形成合力,為小店進入線上市場之前做好充分的能力賦能,比如線上經營培訓,或者進行流量扶持,讓更多街邊小店‘被看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