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傳承的重要訓示蘇州幹部群眾記於心踐於行賡續文脈,繡出中國式現代化“姑蘇繁華圖”

江苏 42℃ 0
摘要:櫓聲欸乃,評彈悠揚。千年歲月所沉澱的江南文脈,綿延不絕、貫通古今。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7月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他說,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殷殷關懷暖人心,諄諄囑託催人進。

櫓聲欸乃,評彈悠揚。千年歲月所沉澱的江南文脈,綿延不絕、貫通古今。

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7月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他說,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

殷殷關懷暖人心,諄諄囑託催人進。6日上午11時許,循著總書記的足迹,記者來到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回訪在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幹部群眾,他們無不歡欣鼓舞、倍感振奮,激動地回憶一個個難忘瞬間——

一定保護好這座2500多年的古城

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歷經滄桑,至今仍保持著宋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保留著“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獨特風貌,是蘇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聽取蘇州古城保護及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利用情況彙報,步行察看古街風貌。

說起見到總書記的心情,平江街道鈕家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英纓連用了三個“非常”——“非常激動!非常幸福!非常榮幸!”

鈕家巷社區位於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覈心,0.37平方公里範圍內,生活著2000多戶古城高山族,保存著潘世恩宅、董氏義莊等一大批歷史遺存,各級各類文控保建築、文物登入點有32處。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道地“姑蘇人”,張英纓見證並參與推動了一系列古城保護工作——從“一塊匾”(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一隻桶”(古城居民甩掉了馬桶),到“一根線”(古城架空線整治工程)、“一口井”(古井老井保護)……如今,不僅古城保護得越來越好,古城居民的生活也越來越舒心。

“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總書記說的這九個字,深深印刻在張英纓心上。“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通過不懈努力和探索,帶領社區工作團隊更好服務居民,積極引導更多居民參與古城保護與傳承工作,共同創造古城更美好生活。”

從幹將東路進入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很快便能看見路邊的古城保護展示館。館內的一張南宋時期的《平江圖》複製品十分醒目。

“我向總書記報告,《平江圖》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市平面圖,由南宋時期的平江府知府李壽朋命人刻於石碑之上。總書記聽了之後,特意走近細看。”蘇州市委常委、姑蘇區委書記,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黨工委書記方文浜說,沒想到的是,總書記還細心地發現,蘇州正在打造的“平江九巷”和南宋時期的街道路網完全吻合,不少街巷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總書記對此予以肯定,一邊看圖,一邊仔細詢問,特別是對一些街巷的名字、從街巷走出的名人非常感興趣,對古城的歷史文化也非常瞭解。”

歲月流轉,江河不息。平江路的格局、格調千年不變,而今更在活化保護傳承中煥發新的活力——2002年,蘇州市啟動平江路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採取“修舊如舊,保存其真”的修繕管道,較好地保存了街區曆史風貌。去年,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今年6月18日,“平江九巷”都市更新專案啟動,將按照“城區即景區、旅遊即生活”的理念,對連接平江路和觀前商圈的9條東西向街巷進行活態保護、更新改造,建設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綜合性片區。

“總書記心系蘇州古城,專程來到蘇州考察,這是對我們的巨大關懷,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說,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諄諄囑託,言猶在耳。方文浜說,將錨定“面向世界貢獻古城保護的蘇州方案”目標,深入推進古城保護更新夥伴計畫,共同打造新時代的蘇州園林,絕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和重托,一定保護好這座2500多年的古城。

“當時我就在這個位置,遠遠地看到總書記從平江路南入口處走來,走上了壽安橋,儘管隔著一段距離,但我感覺到總書記的心和我們是連在一起的。”提起見到總書記的情景,蘇州平江歷史街區保護整治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瞿纓仍心潮澎湃,“大家都在熱情地喊‘總書記好’,我也非常激動,一個勁地拼命鼓掌!”

令瞿纓印象最深刻的是,總書記對古城保護特別關心和重視。“作為古城保護的參與者、踐行者,我感到滿滿的自豪。”瞿纓說,近年來,公司負責運維多處古建老宅,最近還與一批高端餐飲、飯店品牌合作,共同推進大儒巷丁宅、鈕家巷董氏義莊、方宅等項目,為古建老宅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更多“打開管道”。“總書記的到來,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把古城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的信念,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繼續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不斷擦亮古城名片。”

將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發揚光大

筆韻伴琴瑟,繡絲映飛簷。伴隨著櫓聲欸乃,一路走來,平江路上的蘇繡、宋錦、緙絲、蘇幫菜、制扇技藝、評彈等眾多非遺項目,隨處可見。這些珍貴的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

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總書記觀看蘇繡製作,體驗年畫印刷。他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表現出的韌性、耐心、定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在平江路的一家小店,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埋首錦緞之上,素手翻飛。“當時我正在製作新作品《桃花太平鳥圖》,一抬頭正好迎上了總書記溫暖的目光。”回憶起那個溫暖瞬間,盧建英依舊激動不已,“我向總書記介紹,新作品想傳遞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同樣體現在我們蘇繡工藝上,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創作出一幅幅優秀的作品。”

盧建英出身刺繡世家,八九歲便開始跟著母親學習。從母親手中接過“繡花針”後,盧建英不僅將蘇繡技藝傳給女兒,也帶動更多年輕人走上非遺傳承之路。“總書記的到來,給了我們非遺傳承人極大的鼓舞,我要繼續深耕蘇繡技藝,更要帶動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努力傳承技藝,讓傳統文化綻放更多榮光。”盧建英說。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桃花塢木版年畫蘇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喬蘭蓉回憶,她向總書記詳細介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團和氣》,刻畫了一比特“紮羊角髮髻,戴紅花,身著錦團服飾,滿面笑容,似稚童,又似老嫗”的人物形象。“總書記詢問畫裏的人物是男還是女,我說這是男女老少融合在一起的人物,總書記笑著說這個很好。”總書記溫暖的話語、親切的笑容,讓喬蘭蓉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下來。

介紹完作品,她鼓起勇氣,邀請總書記親自體驗木版年畫的印刷。喬蘭蓉看到,總書記拿起棕擦,認真地從右到左擦了過去,紙上立即就出現了鮮豔的圖案。“擦得斜了或者用力不勻,都會影響效果,沒想到總書記印得特別好。聽到我稱讚這是一張完美的《一團和氣》,總書記高興地說,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團和氣的氛圍。”總書記對非遺技藝的關心和肯定,讓喬蘭蓉備受鼓舞,“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我要更好地傳承發揚桃花塢木版年畫這一傳統技藝,將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發揚光大。”

平江河上,一座座古樸堅實的石板橋訴說著古城的滄桑,也見證著一河兩岸一處處古建老宅的蝶變。經過始建於宋代的壽安橋,步入鈕家巷,巷口建於清道光四年的董氏義莊,今年4月迎來一家品牌精選飯店簽約入駐,成為古城老宅以新業態煥新、活化利用的範例。街邊小廣場上,曲樂悠揚,當地居民和遊客正在欣賞蘇州評彈表演,總書記也饒有興致地同大家一起觀看。

“非常激動!”回憶總書記駐足欣賞的情景,當時正在現場表演的蘇州市評彈團青年演員吳嘉雯、張怡晟仍難掩興奮。當時,他們正在表演傳統評彈開篇《蘇州好風光》。

作為地方性傳統曲藝種類,蘇州評彈在傳承上一度遇到不小的挑戰。“我向總書記彙報,團裡的演員一直堅持在一線演出,經常深入到特色街區、景區、學校、社區等,讓評彈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基層、融入觀眾。”吳嘉雯說,最近幾年,很多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接觸到評彈,很快被吳儂軟語所吸引,對這門曲藝產生了濃厚興趣,“到了蘇州聽評彈”正成為一種新時尚。

堅持守正創新,是傳統曲藝走下去、走得好的關鍵。“作為曲藝演員,我們趕上了好時代,現在國家對我們艺文院團相當重視,扶持力度也很大,我們很有使命感,一定要堅持把傳統曲藝傳承發揚好,希望能創作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獻給大家。”張怡晟激動地說,總書記的關懷,將激勵大家在今後更有激情、更有動力來創作新作品,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

穿越千年時光,連接久遠的過去與美好的未來,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可謂是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生動現場。

在這裡,總書記對大家說,昨天我看了工業園區,今天又看了傳統文化街區,到處都是古迹、名勝、文化,生活在這裡很有福氣。

“當時,我們就站在第一排,離總書記最近時不到兩米。”回憶起與總書記“面對面”互動的溫暖時刻,蘇州市民劉開頌一家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天,66歲的劉開頌帶著10歲的小外孫女繆可言在壽安橋處轉悠時,聽到人群中傳來歡呼聲,就圍了上去,小傢伙跟著人群激動地大喊“習爺爺好”。“總書記一下就從人群裏聽到了孩子的聲音,笑著揮手回應。”

“習爺爺說,生活在這裡很有福氣。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繆可言說,“我會把習爺爺的話牢記在心裡,長大後,我也要繼承好發揚好非遺文化,成為非遺文化的保護者、文宣員。”

聽說總書記來到家門口,居民羣衆無不歡欣鼓舞。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鈕家巷住了近80年,85歲的朱金珍親眼見證了整個街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修整得這麼好,我們住在裡面舒心。這麼多年輕人每天從家門口經過,很熱鬧。多虧黨的好政策,老街巷裏生活肯定會越來越愜意。”

“總書記走過我們店鋪時,微笑著向我們揮手。他的笑容很慈祥、很溫暖。”回憶起這一幕,平江書苑負責人徐格格外激動。她說,總書記來到平江路小街小巷裏考察,讓我們特別暖心。“作為一名紫砂匠人、非遺傳人,總書記的關懷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要繼承發揚好中華傳統文化,將其推廣到更大更高的平臺上。接下來,我們將致力於打造蘇式生活的沉浸式體驗館,帶給全國遊客別具一格的蘇式文化體驗。”

平江路上一家老宅改造的青年旅社內,95後店員龍世西清楚記得,總書記從門前經過,親切地跟大家打招呼,並詢問遊客從哪裡來,讓大家倍感親切和溫暖。去年,蘇州在全市打造116個“蘇青驛”網站,為求職青年提供最長14天的免費住宿。這間青年旅社,正是古城最覈心區的一家“蘇青驛”。“現在每個月我們都會接待大量青年人才,不少人正是從這裡找到工作,紮根蘇州。”龍世西說。

唯美姑蘇與富庶蘇州雙向奔赴,融匯成生生不息的都市脈動,造就了蘇州獨特的氣韻。“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不僅有歷史文化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總書記的高度肯定,讓蘇州廣大幹部群眾倍感振奮、肩負重任。

歲月流轉,江河不息。新征程上,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想像的蘇州,將堅持像營造蘇州園林一樣精雕細琢一座城市,以文脈凝聚共識、以共識激發共為、以共為實現共亯,努力實現人文與經濟互促共進,讓璀璨千年的“雙面繡”綻放新時代的奪目光彩,繡出中國式現代化“姑蘇繁華圖”。


連結: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東起外環城河,西至臨頓路,南起幹將東路,北至白塔東路,面積約為116.5公頃,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蘇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作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古城的一部分,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存的整體佈局與宋代《平江圖》基本一致,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江南水城風貌,聚集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