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曄
時隔7年,在上月出臺的《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重提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要達25%以上。
上一次提還是2016年。當年印發的《上海市制造業轉型昇級“十三五”規劃》明確,到“十三五”末,保持25%左右製造業比重。
微妙在於,在2021年7月《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相關措辭表述為:“保持與上海城市功能和高品質發展相適應的製造業比重。”
再度明確25%,彰顯了上海愈發清晰堅定的高品質發展思路。那麼,製造業比重紅線何以重要?又將靠什麼守住?
體系
德琪醫藥差點“出走”。隨著研發管線增多,位於張江的1000平方米實驗室不够用了。2021年起,德琪醫藥開始在張江、金橋、外高橋尋找更大的實驗室,但久覓不到,公司高層一度考慮搬走。關鍵時刻,知名房地產諮詢機構搜遍資源庫,幫助德琪醫藥尋找到張江科學城板塊一塊3900平方米的可擴展面積。德琪醫藥終於松了口氣,上海作為其總部地位暫時穩住。
德琪醫藥是幸運的,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為卻坦言,前些年,部分在上海孵化的合成生物、細胞治療醫藥項目,因後期難獲高品質空間載體,被迫遷移。
國內製冷壓縮機行業龍頭海立集團同樣有過陣痛。約2016年,由於沒有擴產空間,加上上海人力資源成本高企,海立上海部分產能向其他地區乃至海外轉移。
這些企業真實案例揭示了上海之痛:在國際大城市做工業,成本不低。
上海非要製造業嗎?這類“去製造業”的主張一度盛行。然而從全球經驗來看,部分城市一味發展服務業,其“空心化”後果已經顯現。
世界銀行研究團隊曾做過調研,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型都市,製造業占比應在25%到30%之間。儘管國際大城市發展工業的成本不低,但不發展工業的代價更大。
在新加坡,看上去是辦公大樓的建築中,卻能聽到隆隆機器聲,當地從中國廣東進口零部件,組裝成集成電路專用焊接機後,再賣給全球。
千方百計維持一定比重的製造業,是因為這些都市認識到,有製造,才有更强的研發;有製造,生產性服務業才會蓬勃;有製造,方能更好地穩住就業。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能守住製造,上海沒理由做不到。誰來守?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堪當重任。
“十三五”期間,上海聚焦航空航太、汽車等六大重點產業,但到“十三五”末,以國家戰畧為引領,上海進行先導性佈局,創新提出“3+6”產業佈局。“3”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6”是電子資訊、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資料、時尚消費六大重點產業。2021年以來,上海又醞釀啟動四大新賽道和五大未來產業。四大新賽道是指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慧終端;五大未來產業是指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資料。再加上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位化、綠色化兩大轉型,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形成了如今“2+3+6+4+5”格局。
在上海做製造,土地資源有限是繞不開的痛點,總共就這麼點“麵粉”,到底給誰做“麵包”?
但代表上海產業今天的“3+6”、明天的“4”,以及後天的“5”似已給出答案——內涵式、集約型、高品質,是產業和規劃部門給“麵粉”的尺規。
智造
守住25%不易,“智造”或是一條出路。
海立的劇情已出現反轉。在幾乎騰空的上海工廠,海立原地建起4條智慧生產線,生產更為高端的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智慧工廠减少了對土地、勞動力的依賴,轉而對知識技能型人才、金融、產業鏈生態產生高黏性,而這些上海優勢明顯。”市經信委智慧製造推進處副處長吳春平說。
上海汽車產業更有發言權。在上海已建設的100家智慧製造示範工廠中,汽車領域獨佔22家,上汽乘用車臨港基地更獲評國家級標杆性智慧工廠。因“含智量”十足,上海8家汽車整車企業、61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去年貢獻了上海20%的規上工業總產值。
據瞭解,上海智慧工廠建設啟動於2020年,到去年末,已超額完成建設100家智慧工廠的目標。但智慧製造須久久為功,今年,上海乘勢而上,又描畫了到2025年再建成200家市級智慧工廠、20家市級標杆工廠的作戰圖。
先行者已嘗到甜頭。江南造船集團已交付可一次運載7800輛國產車的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受益於新基建、新智造,這一“大麦克”實現了萬餘家供應商的供應鏈協同,千餘臺焊機設備運行與質量毫秒級響應。在上汽變速器熱處理車間,佈局一張私人網路,設備設施實現“一物一碼”,兩條巷道部署10臺搬運機器人。由此,車間原45名操作工人减至3名維保人員,產能從每天250爐升至350爐。智慧製造投入不大,卻即刻見效。
越來越多“後浪”們開始加入,從“要我轉”變為“我要轉”。去年底以來,上海已逐批公示經認證的智慧工廠評估診斷機构及重點集成商推薦目錄,供上海近萬家規上工廠對接。入選首批目錄的評估診斷機构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忙到“飛起”,公佈後三周,接待了上百家企業。這些“搬救兵”企業往往具有兩大特徵:一線生產人員超過300人、當年產品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急需一場變革來實現產品創新和運營優化,幫助跨越成長門檻。
羚數智慧同在推薦目錄中,創始人郭文蔚一語中的。他說,借助數位化轉型,越來越多中腰部製造業實現“艱難一躍”,從“專精特新”小巨人進階為年產值二三十億元的頭部企業。“這是為上海工業增加值貢獻實實在在的增速。”
“上樓”
“工業上樓”是留住製造的另一條出路。
過去,工業廠房多是低矮“大平層”。而今,在閔行、嘉定、臨港等區域,動輒六七層甚至更高的樓宇內,企業研發設計、辦公需求和生產一應俱全。
這股工業“登高”浪潮,先行者是深圳。官方資料顯示,去年深圳規上工業增加值超1.1萬億元,居全國之首。但深圳產業用地僅為上海的40.2%。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是我國首個“工業上樓”項目,大樓外表如甲級寫字樓,但內裡的層高、柱距、荷載乃至客貨梯佈局等,都達到廠房標準。現時深圳已有數十個“工業上樓”項目,平均容積率4.2。
上海也正在發力直追。在金地威新園區中,“上樓”最積極的產業包括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檢驗檢測,以及較輕型的智慧製造,多屬於“精密小輕”產業。“從邏輯上講,所有行業都能‘上樓’,包括汽車整車。”金地威新產業研究院助理院長高曉偉說。
守住製造,現有政策必須破題。市經信委介紹,在去年9月發佈的《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幹措施》中,鼓勵工業和研發用地集約利用,工業用地、通用類研發用地容積率分別不低於2.0和3.0。市經信委正會同生態環境和規劃資源部門研究謀劃,允許在C65(科研設計)用地上開展風險等級低、環境污染小的中試項目。
種種迹象表明,一場志在必得的製造業保衛戰已經打響。在今年新版招商引資政策裏,最亮眼的莫過於針對三大先導產業,在2025年之前,確鑿拿出共計800萬平方米載體空間,巢等鳳來。其中生物醫藥占了500萬平方米,而且強調是低成本、具複合功能、可“拎包入住”的標準廠房。
“有了這些載體,前些年外遷的生物醫藥企業很可能批量回歸,它們完全能在上海實現從研發、小試、中試到驗證、規模生產、總部辦公等的全鏈功能。”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王東說。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