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四川高品質發展觀察

四川 41℃ 0
摘要:在共和國的版圖上,四川既是西部經濟一個龍頭,也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重點省;既有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也有剛剛脫貧的偏遠山區;既有門類齊全的工業,也有資源豐富的農業;既是中國戰畧縱深,也是內陸開放前沿……

在共和國的版圖上,四川既是西部經濟一個龍頭,也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重點省;既有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也有剛剛脫貧的偏遠山區;既有門類齊全的工業,也有資源豐富的農業;既是中國戰畧縱深,也是內陸開放前沿……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2022年6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四川考察調研,為新征程上四川擘畫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今天,巴蜀大地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在推動治與興中站上發展新起點

——“堅定不移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5月29日上午,由國產大飛機C919執行的東航MU9197班機,搭載135名旅客抵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啟滬蓉航線常態化商業運營。

C919首條常態化運營線路落子成都,從一個側面印證四川作為西南交通樞紐的重要區位優勢。而C919和四川的緣分不止於此:

航空工業成飛民機公司研製機頭,同在成都的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提供航電資訊等系統,位於德陽的中國二重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主起落架鍛件……一個個“四川造”護航國產大飛機騰飛,成為四川製造强省的縮影。

觀察四川的高品質發展,必須在國家發展版圖上找准其方位。

歷史上,四川歷來被視為戰畧大後方,秦國首先攻取巴蜀,才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抗戰時期,這裡成為接收中國工業、文化資源轉移的主陣地。三線建設時期,全國八分之一的工業投資彙集於此。

今天,四川在中國經濟版圖上依然不一般:這裡是西部唯一經濟總量跨入5萬億門檻的省份,是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三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是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到四川考察調研,多次就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堅定不移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治蜀興川指明方向。

寫好新時代治蜀興川篇章,協調發展是關鍵字。打開地形圖,四川一省之內既有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又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山。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長期積累的發展差异,形成了四川區域經濟明顯的不協調不平衡:

區域之間,成都“一城獨大”,去年2萬多億元的經濟總量占全省36.7%,排名其後的綿陽為3600多億元,還有12個市(州)經濟總量不到2000億元;城鄉之間,城鄉二元結構明顯,農村在資源要素配寘、公共服務供給、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與城鎮仍有較大差距。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楊繼瑞說,四川既有城市化進程較快、經濟發達的成都平原,又有凉山、甘孜、阿壩等後發展地區,在外人看來“安逸”的四川,面對的實際是“底子薄、欠發達、不均衡”的省情,發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

從短板薄弱處治蜀,以高品質發展興川。

以2020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畧為總牽引,四川省提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製定差异化政策,促進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協同共興。

6月的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兩個百億級項目建設力度和氣溫一樣火熱。

“政府全力幫助我們提速項目建設,從打下第一根樁到中試只用了10個月,創了業內紀錄。”埃克森公司生產運營負責人童雙龍說:“今年企業預計產值達10億元,訂單已鎖定,現在全力以赴趕進度。”

綿陽速度,彰顯出真抓實幹、擔當奮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的决心和定力。

綿陽是中國科技城。“我們堅定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用好獨有的科技創新資源,聚力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四川省委常委、綿陽市委書記曹立軍表示,“依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畧機遇,我們加大走出去、引進來力度,去年引進7個百億級工業項目,其中3個已實現投產。”

行走在巴蜀大地,四川在著力解决掣肘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全域性問題中不斷實現新跨越。

經濟總量不斷攀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經濟總量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2022年達5.67萬億元,連續6年穩居全國第6比特、西部第1比特,進出口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糧食產量連續3年超過700億斤;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四川省研發經費投入居中西部首位,綜合創新能力躋身全國第一方陣;高速公路達到9179公里,鐵路運營里程超過5800公里;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西部第一,落戶世界500强企業達377家;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40%,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穩定在9成左右,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養老、醫療、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同軌同享……

“天府之國,真是一個好地方”,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激勵九千多萬巴蜀兒女在治與興中砥礪奮進、向美而行。

在統籌破與立中重塑發展新優勢

——“我們不能滿足於此,還要勇往直前,更上一層樓”

宜賓,“萬里長江第一城”。岷江和金沙江在此交匯,長江始稱“長江”。

站在三江口向北眺望,5公里內曾是宜賓沿江工業區,沿線化工、熱電、水泥、造紙等工業企業多,始建於1943年的宜賓天原化工廠距離長江岸線一度不足百米。

2018年6月26日,宜賓沿江工業集中區內一根高120米的大煙囪轟然倒下,這是天原等5家工業企業3000多畝老廠區內的最後一根煙囪。

今天,長江岸邊,昔日廠房變身長江公園,步道蜿蜒、水清魚躍、人來人往。

51歲的漁政巡護員唐勝容依然記得,幼時住的那艘搖搖晃晃的漁船和江上父親打漁的身影。

2019年,宜賓在全省率先啟動長江漁民退捕上岸,唐勝容夫妻倆一起從“打魚人”成為“護魚人”。3年來,唐勝容親眼見證著母親河的變化:紅嘴鷗一年比一年多,白鶴、野鴨子成了常客。“江裏游泳的人經常能遇到大魚,前些年不敢想像。”

遠處,新成立的三江新區日新月异,天原化工已將產業延伸到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電池資料,走上新的產業賽道。

一個家庭之變,一家企業之變,一條岸線之變,映射四川在統籌破與立中的發展之變。

“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都是拼來的。同時,我們不能滿足於此,還要勇往直前,更上一層樓。”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時,如是強調。

實現高品質發展,要統籌好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解决“大而不强”問題,正是四川的攻堅方向。

工業“未强先降”,“四川製造”的老底子如何煥發新活力?

6月8日至11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召開。2019年寧德時代的子公司——四川時代的落戶,讓宜賓再添新名片。

10年前,煤炭、白酒“一黑一白”產業佔據宜賓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除了五糧液、天原、絲麗雅“老三件”外,宜賓鮮有拿得出手的其他新興產業企業。

成功引入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宜賓邁上轉型之路。

如今,四川時代的“鏈主”作用日益凸顯,落戶3年多來,天宜鋰業、鋰寶新材料等一大批配套細分領域企業紛遝而至,其中上市公司32家,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以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為指引,宜賓一手抓新興產業築巢引鳳,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陞級,站上了以動力電池、晶矽光伏為主的綠色新能源產業新舞臺。”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說。

如今的四川,雖然已建立起涵蓋41個工業大類的現代工業體系,但工業化率於2011年達到40.9%的峰值後就開始下降,2022年工業化率僅為28.9%,工業“未强先降”問題突出。

此外,四川龍頭領軍企業偏少、關鍵覈心環節欠缺、產業集群發育不足等結構性問題,也引起了四川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

在去年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實施製造强省戰畧”的部署引人關注。隨後,四川宣佈實施電子資訊、裝備製造、先進資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畫,並在今年初提出到2027年全省經濟總量超過8萬億元、再上3個萬億元臺階,工業化率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每天都在出現新的變化:

成都未來醫學城裡,天府錦城實驗室首批4個科學家團隊和兩個平臺已經入駐;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智慧製造產業園建設一年來已吸引30家企業入駐;“重裝之都”德陽佈局燃氣輪機現代產業鏈……

今年前4個月,四川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4%、14.8%,晶矽光伏、動力電池增加值分別增長61.5%、33.3%,新能源汽車產量、零售額分別增長61.1%、65.5%——發展新動能正在見效成勢。

農業“大而不强”,天府糧倉如何擦亮金字招牌?

四川是我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西南唯一的糧食主產省,也是活豬出欄第一大省,素有“猪糧安天下”美譽。但光環背後,從農業大省到農業强省仍有距離。

四川7800多萬畝耕地中,位於2度以下坡度的耕地面積占比不到14%,而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占比超70%,被形容為“一平二坡七分山”,先天不足的“巴掌田”“雞爪田”,嚴重制約四川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此外,四川有25項農業資源位居全國第一,但產業鏈不完善、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參差不齊、“叫得響”的農業品牌相對較少。

“四川要把農業搞好,把糧食生產抓好”“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四川“三農”工作做出重要訓示。

守牢“天府糧倉”,“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是關鍵。

走進地處四川盆地西北的中江縣永太鎮西溝村,淺丘環繞中,多臺收割機正馳騁在麥田裏,金黃的麥浪、紅白相間的農機繪就一幅田間“豐景”。

“以前這裡全都是地塊散碎的二臺土,利用率低,效益差,不少地囙此撂荒了。”永太鎮鎮長林曦說,進行宜機化改造後,許多耕地可實現全程機械化工作,可有效提升糧食生產效益。

建設高標準農田、整治撂荒地、推進丘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四川努力讓地塊“小變大”“短變長”“陡變緩”“彎變直”,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截至2022年底,四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400萬畝,今年還將新建和改造425萬畝。

擦亮金字招牌,還要做好“土特產”大文章。中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在眉山,泡菜製作已有1500多年歷史,更因眉山人大文豪蘇東坡的鍾愛,形成“東坡泡菜”特產,成了當地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如何把小泡菜做成大產業?上世紀80年代,眉山泡菜產業開始起步,但長期處於“規模小、佈局散、鏈條短,品種、品質、品牌水准都比較低”的狀態。

針對產業發展無序狀態,當地啟動打造中國泡菜之鄉行動,告別家庭作坊式生產,挖掘農產品深加工的價值潜力,打造泡菜產業集群。現時,眉山發展蔬菜原料基地40餘萬畝,帶動約20萬戶農戶增收。2022年,眉山泡菜銷售收入達到223億元,市場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並遠銷海外。

“眉山以中國泡菜城為依託,串聯起一二三產業,年加工泡菜150多萬噸,提供就業崗位2.5萬個。”眉山市東坡區副區長王志丹說,如今,眉山東坡泡菜已經走向世界,一同出海的還有中國的泡菜文化。

破除粗放發展觀念,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以新發展理念推進高品質發展,四川正在破與立中重塑發展新優勢。

在把握時與勢中融入國家發展大棋局

——“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

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科研樓宇林立,一座未來科技之城拔節生長。

如今,這裡不僅成為生態秀美的網紅打卡地,還聚集了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成都超算中心等科研院所、“國之重器”和知名企業。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圍繞成都天府新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都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四川天府新區在公園城市建設中先行先試。

從繪就藍圖到先行先試,成都發展的新篇章正是四川邁向未來的生動注腳。

處一隅而觀全域。四川如何把握時與勢,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把握四川的未來,要放眼整個西部——今天,走在川渝各地,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工地。

4月22日,隨著一輛怪手掘通隧道最後的岩體,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的首座隧道——青山隧道貫通。成達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成渝地區將打通東出北上、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的高鐵“大動脈”。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近期發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3年將實施重大專案248個,涵蓋現代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科技創新、文化旅遊、生態屏障、對外開放、公共服務七大重點領域。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從2021年的67個到2022年的160個,再到2023年的248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專案建設持續提速。

“整個西部約占國土面積的71%卻僅貢獻了20%左右的GDP。成都、重慶經濟總量已分別超2萬億,作為西部最大最有活力的經濟體,成渝地區承擔新增長極使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强認為。

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車間,每小時130臺新車下線,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

“我們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受益者,公司95家覈心供應商中,12家來自重慶,川渝汽車產業深度合作,有效降低了風險和成本。”公司生產製造部部長李志强說。

把握四川的未來,要融入全國一盤棋——4月26日,首列“法國郵政DPD號”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鳴笛發車,駛向遠在9800多公里外的波蘭馬拉舍維奇,列車搭載的小家電、數碼產品、定制服裝等跨境電商貨物將在那裡向歐洲各地進行分撥。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歐快鐵(現中歐班列)開啟了成都國際班列常態化運行的歷程,如今成都國際班列已成為支撐四川區域經濟轉型陞級的重要通道。

這些年,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到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再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標定了四川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畧地位,也為四川走在前列、多作貢獻創造了重大機遇。

內陸腹地變身開放高地,四川未來發展必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全國大棋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專家指出,新發展格局要求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經濟總量已跨過5萬億大關、擁有41條進出大通道的四川,地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交匯點,對內打造新增長極,對外成為開放新支點,將極大拓展我國戰畧迴旋空間。

把握時與勢,堅定邁向未來的底氣與信心。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眉山市考察三蘇祠時強調:“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

“入地”,在三星堆考古挖掘中探尋古蜀文明;“飛天”,在西昌一次次發射中觸摸“九天攬月”夢想;奮起,在汶川地震等一次次災難中屹然挺立……深厚的歷史底蘊、不服輸的川人氣質,為四川高品質發展彙聚强大精神力量。

“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四川時說的話溫暖人心、催人奮進。

從歷史深處走來,今天的四川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胸懷、敢為天下先的豪情壯志,以高品質發展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四川答卷,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新華社記者王丁車玉明任硌韓潔江毅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