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海南長臂猿保護的“海南樣本”

海南 45℃ 0
摘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黨委委員、宣教科普科科長齊旭明創新海南長臂猿保護的“海南樣本”海南日報劉婧姝 特約符文倩6月19日上午,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宣教科普科辦公室,齊旭明沏好一杯濃茶,將自己埋進厚厚的資料堆裏,對組建海南長臂猿專職監測隊所梳理出的詳細監測資訊反復推敲。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黨委委員、宣教科普科科長齊旭明
創新海南長臂猿保護的“海南樣本”

海南日報記者劉婧姝 特約記者符文倩

6月19日上午,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宣教科普科辦公室,齊旭明沏好一杯濃茶,將自己埋進厚厚的資料堆裏,對組建海南長臂猿專職監測隊所梳理出的詳細監測資訊反復推敲。

齊旭明現任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黨委委員、宣教科普科科長。以海南長臂猿為主的科普宣教、棲息地修復、生態保護就是他平日裏最重要的工作。

早年間,他和護林員一樣,對海南長臂猿進行過日復一日的監測。一般在淩晨6時左右,長臂猿開始鳴叫。由於住宿駐點離監聽點還有幾公里山路,他常常需要在淩晨4時起床,帶著手電筒,摸黑趕往監聽點。“山裡潮濕,很容易被山螞蟥叮咬,有時候忙著趕路顧不上,下山檢查才發現脚脖子已經被咬出了傷口。”齊旭明回憶,海南長臂猿的監測工作非常辛苦,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精力,但得到的資訊往往很有限。

“過去我們的監測工作主要靠人工,始終停留在監測長臂猿食性、家庭群是否完整、是否有新的嬰猿出生、有無獨猿等層面,科技手段也有限,而且沒有對監測記錄進行系統整理,沒有形成系統性的報告。”在一次又一次監測工作中,齊旭明發現問題所在。

不僅如此,現時霸王嶺分局參與海南長臂猿的監測工作的24名護林員,普遍教育程度不高,而且身兼森林防火、巡護等多項工作,導致野外監測數據不規範。齊旭明囙此有了新的想法——組建一支海南長臂猿的專職監測隊伍,通過項目形式保障人員日常工作所需經費,吸納高校專業人員參與日常監測,並且在監測過程中對現有監測隊伍人員進行培訓。

“如今,在我們的職工當中,共有18名專職隊員通過專業培訓後上崗,負責調查掌握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和結構動態,與高校專業監測人員一起,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長臂猿研究提供翔實的基礎數據。”齊旭明說,人才梯隊建設好後,還需要强化與高校之間的科研合作。

2021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得到國務院準予正式設立,成為中國首批成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隨著熱帶雨林保護的加强,海南長臂猿已新增到2022年的6群37只,海南長臂猿保護的成功經驗得到了國內國際的普遍認可。

“海南長臂猿保護工作開展至今已經40多年,海南長臂猿的數量也逐漸恢復,人們對海南長臂猿的習性也越來越瞭解,但當大家都以為足够瞭解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齊旭明舉了個例子,2019年來,東五區存在的兩隻獨猿至今沒有成立家庭群,這是何原因?沒有人能回答。

這一切問題的出現,都促使齊旭明在海南長臂猿保護工作上繼續深耕、創新。為此,他推動將《海南長臂猿種群監測規範》的製定納入省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計畫,執筆起草《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准入管理辦法(暫行)》,從根本上規範了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的准入活動,向世界展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智慧”“海南樣本”“霸王嶺模式”。

“下一步保護工作的重點在於棲息地的修復,海南長臂猿的種群還在擴大,但我們不能等,一定要為長臂猿的棲息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齊旭明說。

(本報石碌6月19日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