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正吸引越來越多中轉航線

上海 41℃ 0
摘要:上海港愈發卓越的營商環境,使得外資船公司越來越重視中國國內市場,開始積極優化航線佈局,靈活配寘航運資源。

  記者李曄

  去年6月,馬士基公司旗下貨輪,載著725噸青豌豆,從洋山港出發,前往目的地天津港,標誌著我國首單外資班輪“沿海捎帶”業務正式落地上海。6月12日,88個集裝箱由“曼徹斯特馬士基”號貨輪從洋山港捎帶至天津港進行中轉,成為該公司第65船在洋山港“沿海捎帶”貨物。

  洋山海關副關長李春陽介紹,自去年首單落地以來,洋山港“沿海捎帶”業務規模逐月攀升,截至今年5月底,業務運輸總量已達1.6萬標準箱。

  “沿海捎帶”,即在中國沿海港口之間從事外貿集裝箱的國內段運輸,這是我國國際航運領域開放的一次重要突破。根據以往規定,外國國際船舶經營者不得經營中國港口之間的船舶運輸業務。以一艘美國洛杉磯開往中國的外資班輪為例,在我國可依次靠泊寧波、上海、青島、天津。若該輪能做“沿海捎帶”,就可在寧波港裝載目的地為青島港的內貿貨物,提升貨物周轉和運輸效率。而在原來“內外有別”情况下,這批內貿貨物只能通過內貿船運輸,且必須停泊在專門的內貿碼頭。

  上海港集裝箱輸送量已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2022年輸送量突破4730萬標準箱。但與此同時,上海港也在利用航線網絡密集、班期密度大的優勢,强化資源配置能力。據介紹,現時洋山深水港國際中轉、國際集拼箱量占比已達17%,“沿海捎帶”業務的落地,能吸引境外船公司將國際中轉業務從釜山、新加坡等傳統中轉港轉移至上海,上海港樞紐能級無疑再獲加强。

  上海洋山港的洋山四期,是當下全球單體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去年輸送量達635萬標準箱,以一己之力,扛下整個上海港13%的集裝箱輸送量。這是在航線密集、政策創新之上,再疊加“智慧港口”優勢。上海港愈發卓越的營商環境,使得外資船公司越來越重視中國國內市場,開始積極優化航線佈局,靈活配寘航運資源。據洋山海關綜合業務二科二級主辦楊冀鯤統計,“沿海捎帶”落地一年間,外資班輪不斷調整中轉航線,現時上海海關備案船舶數已從最初的44艘增長到94艘。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