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大省,江蘇以占全國1.1%的國土面積承載了6%的人口,產出了超過全國10%的經濟總量。如何在生態環境高水准保護中協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成為擺在江蘇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今天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讓我們一起來看,江蘇如何以改革創新之舉為高品質發展“增容擴綠”,不斷擦亮發展生態底色。
江蘇臺記者畢然:“這裡是常州市新北區沿江複綠生態廊道,在我身後就是滾滾長江。江堤南望,千畝綠地格外醒目,讓人心曠神怡。但你可能想像不到,在3年前,這裡還是化工企業聚集的地方。”
幾年間,常州將“手術刀”對準了年產值達數百億元的濱江化工園區。在沿江一公里範圍內,45家化工企業已全部關停騰退並連片複綠。既要“破”、更要“立”。對這裡來說,“涅盤之道”在於從低端產能轉向綠色發展。走訪調研中,記者瞭解到,常州濱江開發區不斷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編制轉型陞級規劃,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重點招引培育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創新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含綠量”賦能發展“含金量”。
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沁怡說:“在項目招引上,我們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六度招引法’。比如說它包含了產業定位的匹配度,還有安全和環保的可靠度、工藝裝備設備的先進度等。通過打分和一票否决項來不斷抬高我們項目准入的門檻,來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的盲目上馬。”
提高門檻,精選項目。不僅倒逼園區企業綠色轉型,也為企業後續發展提供機遇。作為一家從事驅蟲藥生產的企業,江蘇齊暉醫藥面對走與留的抉擇,最終選擇“壯士斷腕”,全面淘汰對環境不友好的落後工藝、設備和產品,並與園區新材料產業園簽訂高品質轉型協定,重點研發綠色仿製原料藥、高壁壘原料藥、寵物製劑新藥,實現了銷售、利潤穩步增長。
江蘇齊暉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祥宜說:“轉型過程雖然有陣痛,但是卻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企業也實現了向下游完成產業鏈的延伸,實現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發展。”
2022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055億元,同比增長15.9%。規模工業實現稅收31.5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擴大環境容量、做好“加法”。為此,江蘇創新開展“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在江蘇省泗洪縣龍集鎮的成子湖“生態島”,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對已經栽種好的生態林進行日常管護。這個生態島項目總面積約一萬畝,栽植水杉、池衫等23.5萬株,總投資5000萬。當地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覈心,構建了四個大類7項具體工程項目,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宿遷泗洪縣龍集鎮生態環境和建設局局長金殿平說:“林區動植物品種顯著增加,震旦鴉雀、東方白鸛、野生大豆等國家保護類物種成群聚集,生物多樣性恢復成果顯著。”
“只此青綠”映底蘊,“美麗江蘇”入畫來。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現代化試點省,江蘇知重奮進,在GDP連跨多個萬億元臺階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創本世紀以來最好水準——PM2.5濃度下降33.3%、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提升30.4個百分點、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連續五年保持Ⅱ類……錦繡江蘇,高品質發展綠意正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