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分享傳播世界遺產保護的知識與智慧,共同助力海南申遺
世界的遺產 人類的財富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陳雪怡
古往和今來、自然和文化,這個多彩地球上演繹過多少故事?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海口如期舉行。活動圍繞“多彩的地球多樣的生命”的主題,聚焦“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申報世界雙遺產,舉辦主題宣傳活動開幕式、世界遺產主題巡展、學術研討會及相關配套活動。
在當天活動上,來自國內外的與會嘉賓分享傳播世界遺產保護的知識與智慧,增進自然和生態保護領域交流與共識,推動中國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同時為“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申遺工作出謀劃策。
與世界遺產同行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輝煌歲月的結晶,它既是文明的注解、歷史研究者考察的分析依據,又是一段段文明光彩熠熠存於世間的見證……”在活動現場,一封致與會嘉賓的信件,將大家的思緒迅速聚焦到世界遺產這一主題上。
“今年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誕生51周年,也是中國加入《公約》38周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指導下,世界各地的遺產得以有效保護和傳承。”國家林草局世界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副教授宋峰指出。
各類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有56處世界遺產,其中14處為世界自然遺產地,4處為雙遺產地,數量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多。現時這些世界遺產覆蓋了數百個保護區,它們在解决各種環境問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未到現場,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主任夏澤翰線上視頻致辭時,用“十分激動”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袁小虹介紹,在中國,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載體,有效保護了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近30%的重要地質遺跡。“文化和自然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既承載著人類的精神文化價值,又關乎著地球生態安全。”她指出。
海南申遺底氣何來?
會場上,海南成為高頻詞,熱帶雨林景致、海南長臂猿等元素令人目不暇接。去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目前正在申報世界“雙遺產”。
“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被提名,它具有哪些魅力?又有何特殊之處?
先看“輪廓全貌”——位於海南島中南部,是諸多全球瀕危物種和海南島特有物種的庇護所,也是黎族人民在歷史上適應當地特殊自然條件、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舞臺。
再看“肌理細節”——區域內擁有中間高、四周低的環狀地貌結構,使得當地的氣候、土壤、動植物等資源呈垂直帶譜與水准環狀分佈,構成“萬物在一山,十裏不同天”的景致。
從垂直帶譜來看,區域內從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分佈了低地雨林、山地雨林、熱帶雲霧林等植被類型;從水准分佈來看,各大片區棲息著多樣的生物,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海南長臂猿為代表的珍稀瀕危且海南特有的物種。
海南島先民在這片雨林中留下一行行文明進步的足迹,從擇洞穴巢居,到棰木皮為衣、制土陶為器,再到用茅草、木頭、泥土搭建船型屋、金字形屋……黎族傳統聚落所反映的人地互動關係、生活習俗特徵和村落物質遺存,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與自然環境相互適應的生態智慧,是熱帶地區島嶼性部族聚落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代表性。
爭取實現“雙遺產”從無到有
以世界遺產之名相聚,關注海南申遺工作,這是與會嘉賓共同聚焦的話題。
“當我們面對像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這樣的一個龐大的社會經濟環境系統時,研究者常會遇到困境,就像人們在玩‘兩人三足’遊戲時的感覺一樣,要麼是自己不小心跌倒,要麼會由於不謹慎,造成了系統本身的退化。”英國皇家氣象學院院士、伯明罕大學教授羅伯特·麥肯齊比喻說道。
“世界遺產來自過去,也是面向未來的,未來有多種可能性,必須對稀缺性、確定性保持細緻入微的觀察研究,以及必須保持系統當中生態、經濟、當地文化傳統的均衡發展。”他說。
北京大學都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劉耕年認為,海南島有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及多樣化的民族構成,這是海南的自然本底。自然本底基礎上形成生態域,生態域產生獨特文化。“做好世界遺產工作,我們需要對研究的地區,甚至全球地理基本格局特徵要有一個全面的高度理解。”劉耕年說。
踏上申遺路,海南正積極爭取實現“雙遺產”從無到有,一步步往前進。
“海南已經正式啟動‘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項目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正委託專業科技團隊開展世界遺產申報材料的編制工作和相關配套工程。”開幕式後,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開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海南將充分尊重古老文明和生態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宣傳推廣,積極推動申遺工作。
(本報海口6月10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