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監測記錄到15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個個“小故事”成就生態之城

上海 38℃ 0
摘要:記者從日前由上海市林業總站等組織主辦的中小學生“自然有TA”主題活動中獲悉,現時上海監測記錄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50種,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超過325種,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6種。

  記者陳璽撼

  上海森林覆蓋率已從1999年的3.17%提升到2022年的18.51%,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記者從日前由上海市林業總站等組織主辦的中小學生“自然有TA”主題活動中獲悉,現時上海監測記錄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50種,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超過325種,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6種。在上海已建立的22個野生動物棲息地和4個自然保護區內,大多數野生動物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根據上海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到2035年,上海將形成系統高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基本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實現宏大願景,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尤其是青少年。

  莘莊鎮小學四年級的邵思齊分享了自己觀察夜鷺的有趣經歷。

  去年5月的一個傍晚,他和媽媽在社區散步時,目擊了一隻偷襲社區池塘中錦鯉的夜鷺。借助睡蓮的掩護,蹲伏已久的夜鷺迅速將嘴插入水中,精准地叼起一條20多釐米長的紅色錦鯉。緊緊叼住錦鯉直至其窒息後,夜鷺抖了幾下嘴,將錦鯉的尾巴朝外、頭朝內,一口氣吞了下去。

  “紙上得來終覺淺,細心觀察,會有更多收穫。”邵思齊說,以前自己搞不明白夜鷺為何姓“夜”,直到多次在晚上與它們邂逅,才知道這是一種喜歡夜晚出來活動的中型涉禽。多次目擊它們進食後,邵思齊否定了自己以前的想像:“原本還以為它們是啄著吃東西,沒想到幾秒鐘就把獵物吞下去了,好神奇!”

  奉賢區育秀實驗學校七年級的劉薛圓分享了自己第一次當“保姆”的經歷。

  去年初春的一個清晨,不停的“咕咕”聲把他吵醒,跑到窗臺一看,原來是兩隻恩愛的珠頸斑鳩在多肉植物上築巢。不幸的是,一場豪雨後,外出覓食的鳥爸爸杳無音信,窩中只剩鳥媽媽在孵蛋。幾天後,眼見守著鳥蛋不吃不喝的鳥媽媽太可憐,劉薛圓把糧食放到紙杯裏,沒想到一直對人保持警惕的鳥媽媽收下了這份心意。

  此後,劉薛圓一直為它們遮風擋雨、喂水餵食,成了“鳥爸爸”。鳥媽媽出去覓食時,會先“咕咕”朝他叫幾聲,意思大概是讓他看護一下孩子。

  “小鳥跟著媽媽離開的那天,我哭得稀裡嘩啦。”劉薛圓坦誠地說,他知道鳥兒終究要飛走,很可能再也遇不到了,但這段“保姆”經歷教會他:總會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裏,好好珍惜相遇,便不會在分別時留下遺憾。

  “我們將通過更多豐富的活動來引導、鼓勵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海市林業總站站長楊儲豐表示,上海今年將啟動首次全面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現時調查評估工作的方案已進入編制階段。編制方案的一項主要原則就是綜合相關領域的所有力量,提升調查的全面性、系統性、協同性,哪怕是不够專業的公眾,只要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感興趣、有熱情,也可以參與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

  據悉,由上海市林業總站、復旦大學保護生物學研究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發起的“貉口普查”項目,今年將繼續開展,並且把調查範圍從松江區擴大到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等上海已知野生貉分佈數量較多的區域。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在特大型都市以公民科學的組織管道進行的都市野生哺乳動物調查活動,公民的支持和參與是該項目得以開展和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根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