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更關注孩子的眼軸長度專家指出,該名額可輔助判斷近視進展並提示相關風險

上海 47℃ 0
摘要:報告主審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表示,眼軸長度作為客觀檢測名額,在輔助判斷近視進展情况並提示相關風險方面具備顯著的醫學意義。

  記者顧泳

  昨天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蔡司三度攜手發佈《給孩子一個清晰的世界——2023年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趨勢報告》。報告顯示,93.3%的醫生建議家長關注眼軸長度,而在眾多視力檢查項目中,62.2%的家長更關注裸眼視力,對眼軸長度的關注僅為44.0%。

  今年3月,教育部印發《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為兒童青少年近視精准防控工作指明新方向。教育部此前發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仍處高位,加之眼科醫療資源總量不足,防控工作任重道遠。

  此次報告突出醫療場景,覆蓋1500餘組家庭、15家醫療機構及28比特眼科專家,詮釋對近視精准防治的新認知,為公眾提供近視防控行為指導。

  報告主審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表示,眼軸長度作為客觀檢測名額,在輔助判斷近視進展情况並提示相關風險方面具備顯著的醫學意義。囙此,報告呼籲優化眼健康檢查結構,關注眼軸金標準,為近視防控關口前置打下基礎。

  93%的醫生在接診時經常遇到屈光發育檔案“不可用”問題。不完整、不連續的屈光發育檔案會直接影響診療效率及干預方案選擇。周行濤強調,建設標準化、數位化的屈光發育檔案刻不容緩,不僅能全路徑追跡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發展趨勢,實現精准個性化防治,同時也為推動優質資源下沉,促進各層級互聯互通及近視防治成效提升注入動力。

  報告還發現,部分家長在近視防控認知方面仍存誤區。60%的醫生觀察到,當家長首次關注視力問題時,孩子近視度數已發展至100度以上。由於大部分家長關注孩子視力問題時間較晚,加上篩查環節尚未有效發揮作用,影響了早期預防效果。談及近視防控目標時,58%的家長都期望能通過干預手段實現近視度數下降。專家表示,臨床醫生為患者選擇干預手段時會首先考慮安全性,其次是有效性和可行性。囙此,幫助家長樹立合理的防治預期,提供貫穿近視精准防治全流程的專業科普教育迫在眉睫。

  隨訪週期方面,所有參與調研的醫生均建議近視兒童青少年至少6個月要進行一次複查,而被訪患者中,孩子複查週期為6個月以內的比率僅為56.8%。報告呼籲應從提高家長認知、完善數位化輔助以及引導分級診療等多種途徑著手,提高患者遵醫囑複查的比率,助力近視長程管理。

标签: 長度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