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連日來持續引發上海文化工作者熱烈反響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

上海 44℃ 0
摘要: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引發上海文化工作者熱烈反響。

  記者吳桐諸葛漪簡工博

  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上,66部宋元古籍無言訴說著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眾多觀眾排隊等候參觀。

  “總書記十分關心中華文明歷經滄桑流傳下來的寶貴典籍版本,強調要將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說,通過“千年典籍”向觀眾傳播、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能讓觀眾感受中華文明弦歌不輟的傳承,讓典籍裏蘊藏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不再囿於書齋及學術研究視野之中。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引發上海文化工作者熱烈反響。

  “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全面系統深入闡述,是振奮人心的號召,也為各項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注入澎湃動力。

  創作面向年輕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好作品

  上個月,上海歌舞團副團長、榮典·首席舞者朱潔靜與同事在西安演出原創舞劇《朱鹮》。在大唐不夜城,看到年輕人身著漢服從身邊走過,她也想要穿上漢服融入其中:“曾經的古都今日依然繁華,你能感受到古與今、歷史與現實的碰撞。年輕人身著漢服,不僅僅是為了拍一張照片,而是一種文化自信,他們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今天,當我們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和經濟、科技同樣重要,這也對我們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

  朱潔靜透露,上海歌舞團正在潜心創作一部聚焦中國傳統文化的全新舞劇,計畫明年上演。“如何讓當代年輕觀眾與傳統文化產生真正的共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總書記的講話啟發我們,中華文明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我們要不懼挑戰、勇於創新,用年輕人的創造力,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搭建橋樑,讓中華文明源源不斷向前流淌。”

  在《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之後,上海歌舞團全新作品已集結年輕的主創團隊,開啟新的創作旅程。朱潔靜說:“上海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文化大都市,這座城市給了我們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國際化的平臺。我們必須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豐富資源,同時敢為人先、引領潮流、不斷突破自我,創作面向年輕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好作品。”

  結合是一場深刻的“化學反應”

  “總書記的講話引發我們思考,中華文明為何源遠流長?因為我們一直在總結,一直在融合,一直在推陳出新,所以中華文明一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剛在北京參加完長城音樂會,與俄羅斯指揮大師捷傑耶夫率領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同台。捷傑耶夫不僅率團演奏了《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胡桃夾子》選段等多部俄羅斯作曲家的名作,還奏響了作曲家呂其明的《紅旗頌》。“通過這樣的音樂文化交流,增進友誼、增强互信,也激發新的創造。總書記強調‘第二個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一次思想解放。我們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也要珍惜和學習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在‘結合’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海派文化本就是東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產物,在上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繼續兼收並蓄,不斷進取。”廖昌永說,“總書記對上海的要求是,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我們將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不斷通過優秀文藝創作、演出,紮根中國、面向世界,不斷提升上海文化標識度,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

  褚曉波也表示,在文化傳承中,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充分發揮其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價值,努力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的文博智慧和力量,是當代中國博物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我們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切實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加強文物的研究闡釋和活化利用,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動‘大博物館計畫’的‘宏偉藍圖’,細化為‘施工圖’‘實景畫’。”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强則民族强。文化是根、歷史是魂,它們是國家和民族得以延續的精神內核。”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次極具高度的、系統而全面的引領和激勵。“作為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的戲曲事業中的一分子,我們深知這份歷史的責任與時代發展所賦予的艱巨任務,我們不僅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更要重視當下、未來的人才挖掘和培養,以‘精准傳承’為管道,‘德才兼備’為目標,將每一個舉措落實到‘出人出戲’上,為豐富中華戲曲藝術的寶庫、為使中華傳統文化熠熠生輝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王羲之寫下的《蘭亭集序》,從魏晋到盛唐,再到2022年被義大利太空人提及,盛名不衰。上海歌劇院正在創排的原創舞劇《永和九年》,靈感正來自於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張頌華說,《永和九年》是借由《蘭亭集序》對中華傳統文明的探源與展望,上海民族樂團全新原創海派民樂《雲之上》則讓聽覺從東方出發,加入多個地區的特色樂器,充分展現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需要傳承,繼而創新進取。我們將用創作與演出踐行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新高度。”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